古老文化“捅袖袖”
简介:张家口日报社视觉中心副主任。2012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走转改”先进个人,先后被市政府、市委组织部给予嘉奖、被日报社评为:“最吃苦的摄影记者”、“最佳摄影师”等荣誉称号。
前言:早在明末清初就形成集散的张北县牲畜交易市场,一直活跃着从事牲畜交易的中间人“牙纪”。新中国成立后,坝上以及内蒙周边的牲畜交易一直在此地进行,最繁华的时候,曾有66位牙纪(俗称马牙子)在此拴绳。1993年,改称“华北牲畜交易中心”。
如今繁华的牲畜交易市场,有200多名“牙纪”仍使用着有几百年历史的“捅袖袖”暗语交易方式进行牲畜交易。“捅袖袖”由说合买卖双方成交的中间人与卖主讨价还价时使用,双方都不说话,而是各用一只手藏在袖筒里,互相用手指触摸示意。这种暗语交易方式可以防止别人知道价格后诈价,有利于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沿用至今的“捅袖袖”已不再局限于袖筒中,有时会在衣襟或草帽等物品下交易。
“捅袖袖”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牙纪”们用这种古老的诚信经营方式,使具有现代气息的牲畜交易市场异常繁荣,每天吸引着来自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北,北京等二十一个省近百个城市的近千人次客商来此进行牛、马、驴、骡、骆驼等牲畜交易。
“袖筒筒”里“捅袖袖”成为交易市场的一大景观,从每位“牙纪”交易中的笑容、严肃、瞪大眼睛等不同表情中,读出了谈价中的各种变换和喜怒。
文字/摄影:武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