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润洲:与《张家口日报》的两代情

发布时间: 2015-09-30 08:01

  屈指一算,我和父亲与《张家口日报》的缘分已有61年了。所以,听到《张家口日报》创刊70周年的消息,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坐到电脑前快速敲击键盘,一口气将涌上心头的桩桩往事记了下来,分享给那些关心关注《张家口日报》的粉丝们。

  我父蒲游江,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即开始学习给报纸写稿。1954年春天的一天,正在赤城县君子堡村下乡做扫盲工作的父亲,接过投递员送来的4月7日的《长城报》(张家口日报前身),认真地翻阅着。看到三版时,一行“生产不误,学习不停——赤城君子堡民校想出了办法”的大字标题跳入眼帘,他不由得楞住了。20多天前,他写过一个小稿,壮着胆子寄给了报社。至于是否能够发表,他并没抱多大希望。他屏住呼吸往下看,在稿子末尾果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是这篇300字的小稿子,给了父亲极大的鼓舞。从此,他把写作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一直写了一辈子。《张家口日报》是他登稿最多,也是感情最深的一张报纸。1969年,赤城县革委成立报道组,调父亲去专门写报道,他由此成了《张家口日报》的通讯员、特约记者。他每年见报的几十篇稿件,绝大部分发表在《张家口日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面对农村改革的巨大变化,父亲的写作热情也更加高涨,他秉承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理念,主动下基层,接地气,搞调查研究,为《张家口日报》写了多篇典型报道。编辑分别为《西红石窑大队巩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经验》之一、之五加了编者按。父亲对《张家口日报》有感情,对《张家口日报》的编辑更有感情。一开始,父亲看到自己的习作经编辑修改变成了铅字,心里充满感激之情,他很想知道为自己做嫁衣裳的“老师”是什么模样的。1956年他借到张家口出差的机会,和另外一个通讯员一起来到报社编辑部。编辑问他们有什么事,他们说是通讯员,想见见编辑的面。编辑马上把政教组长罗亚儒找来接见他们。罗亚儒个子不高,敦敦实实,待人真诚而热情,给父亲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父亲到报道组工作后,认识了更多的编辑,互相之间就象亲人和朋友一样。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开始给《张家口日报》写稿。1983年8月31日,我写的一条小消息《徐广荣冒充公安人员扰乱牲畜市场被收容审查》登在《张家口日报》“我区简明新闻”专栏。后来,因为我比较爱写文艺和历史方面的稿子,所以多数作品发表在《张家口日报》“长城”版和“大境门”版上。如《在山路上》、《那里,闪耀着灯光》等。

  我感到,《张家口日报》的编辑都是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好编辑,他们或写信,或打电话,或当面指导,都程度不同地给过我鼓励和扶持。象吴德源、刘兆祥、张美华等老师,虽然已退休多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培育之恩。特别是刘兆祥老师,曾几次约我到报社谈稿子,到了中午,就到报社食堂打饭,让我和他一起吃。如今,我和他还保持着联系,延续着师生之谊。

  写作,是我和父亲的共同理想,《张家口日报》是实现我们父子理想的“乐园”。值此《张家口日报》70华诞之际,我要代表已故的父亲,向承载了我们两代人理想的“乐园”,郑重地道一声“谢谢!”。


新闻中心:0313-2011753 Email:zjkxmt@163.com 商务合作:0313-2051987 
冀ICP备13000906号-1 冀新网备:132012008 张家口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隆业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08-2012 By www.zjk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