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占胜:我的良师益友

发布时间: 2015-09-10 08:33

  我与《张家口日报》,相识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我正在村里的小学读书,因为我的哥哥是生产队队长,我经常去找他,所以我就能经常见到村大队订的《张家口日报》。每当看到《张家口日报》,我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总要反反复复地翻看,爱不释手,同时我还特别喜欢嗅报纸上那独特的油墨味。

  1971年,我考上了初中,当时陪伴我上初中的除了上课用的书本,再就是《张家口日报》了。那时家里很穷,买不起其它书籍,课外时间我的唯一读物就是《张家口日报》了。我觉得《张家口日报》刊登的每一篇稿件都是那么的好,我非常羡慕稿件上的每一个作者,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给《张家口日报》写稿的念头。每当在《张家口日报》看到自己非常喜欢的稿件时,我就用剪刀剪下来,贴到剪报本上,有的还抄到笔记本上。我记得念初二的时候,班里开设了各种学习班,我不加思索的报了通讯报道写作班。当时,邻村有个农民通讯员,叫忻庆胜,他写的稿子经常在《张家口日报》上发表,他在当地知名度挺高,我对他很是敬佩。有一天,我胆怯怯地找到了他,“忻老师,我也想写通讯报道,您就教教我吧。”我对他恳切地说,“行。”他很爽快的答应了我。此后,每逢周末,我都要去找他请教写通讯报道的知识,他也总是不厌其烦的教我,帮我修改稿子,尽管我写的稿子没能见报,但我充满了信心,坚信自己写的稿子一定会发表在《张家口日报》上。

  1982年,我考入了宣化师范学校,这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我利用课余时间,一方面广泛涉猎通讯报道的知识;一方面坚持写作。不久,我梦寐以求的新闻稿件终于在《张家口日报》上发表了,当时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它像一根火柴点燃了我的通讯报道之路。此后,我又相继在《张家口日报》发表了几篇稿件。让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几篇影响不大的小稿,却引起了县有关部门领导的注意。当我毕业后一回到县,县文教局的领导就让我到局办公室搞通讯报道工作。从此,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闻的采写上,白天采访,晚上伏案写作。几乎每天都要给《张家口日报》投寄稿件。我不断带着稿子、带着问题,到《张家口日报》社向编辑老师请教,请编辑老师提意见、挑毛病、帮助修改。

  我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前夕,全国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8月5日,《张家口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出“康保县积极为教育办实事,全党抓教育雷厉风行”这一消息。接着,我又广泛收集素材,写了第二篇消息,“康保县尊师重教成绩显著”,又被刊登在《张家口日报》头版头条位置上。教师节过后,一些地方出现了尊师重教“一阵风”的苗头。对此,我又根据康保的实际情况及时写出了“康保县尊师重教不搞‘一阵风’”,再次被《张家口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连续三个头版头条都加了社论或短评。

  此后不久,我被调到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科,成为了一名专职通讯员。之后,我又被《张家口日报》聘为特约记者。这样一来,我与《张家口日报》联系的更加紧密,每次去《张家口日报》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我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写作。星期天、节假日从不休息。从1985年至2000年我先后在《张家口日报》上发表各类稿件500多篇,其中有30多篇稿件被评为“好新闻”、“好作品”。

  衷心祝愿《张家口日报》越办越好。


新闻中心:0313-2011753 Email:zjkxmt@163.com 商务合作:0313-2051987 
冀ICP备13000906号-1 冀新网备:132012008 张家口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本网法律顾问:河北隆业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2008-2012 By www.zjk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