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晋察冀日报社旧址 战火中不倒的旗帜

发布时间: 2015-08-17 10:28
岁月荏苒,如果不是事先已经知道,即使站在马兰村的土地上,也很难把它和《毛泽东选集》诞生地联系起来,因为这个村子实在太普通,和大多数北方山村没什么两样。

1空中俯瞰马兰村.jpg

  红色马兰

  张家口新闻网 记者 王守刚 宋维根 冯海潇

  岁月荏苒,如果不是事先已经知道,即使站在马兰村的土地上,也很难把它和《毛泽东选集》诞生地联系起来,因为这个村子实在太普通,和大多数北方山村没什么两样。

  就是在这个村子,诞生了影响深远的《毛泽东选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也是在马兰村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邓拓之女邓小岚的指引下,采访团一行从村口沿着南北向用水泥打磨的街道前行,大约5分钟后,来到了一条窄巷,走进去,几出土坯房院落就是邓拓故居和晋察冀日报社旧址,再往上,便是晋察冀报社编辑科、报社秘书处和报社印刷厂。

  这些房子位于村子正中间,就在山坡脚下。1939年3月至1948年,《晋察冀日报》在此办报达十年之久;1944年,为配合当时正在进行的“整风”运动,第一次出版《毛泽东选集》,也就是说,马兰村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

  由于当时条件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先后有7位报社战士长眠于此,有19位村民为掩护报社同志而惨遭杀害。村口的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后来,邓拓写《燕山夜话》时,署名“马南邨”,便是马兰村的谐音,以志不忘那段岁月。

  战火中不倒的旗帜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起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7年12月11日,《晋察冀日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创刊,原名《抗敌报》。1938年4月成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1940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1937年至1948年,邓拓在这个小山村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根据地办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张报---《晋察冀日报》。

  这张党报是当年飘扬在华北地区军民心中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战火中不倒的旗帜”。因为日寇把这张报纸看成眼中钉,不惜使用快速部队对它施行长途奔袭。然而,在日寇飞机轰炸扫射时,报社的编辑记者躲在山崖的岩石缝中编稿写稿。日寇驻扎下来想长期围困时,就在离日寇不到十里地的一个小山村中老乡的牛圈里,报社的工人们正在排字印报。

  在邓小岚的指引下,从一座小房子里应声走出一位老人,他问明情况,回屋取了钥匙,便带我们来到报社旧址的小院儿。

  老人叫王世亮,正好出生于报社成立的1937年,出生时他家在报社的东侧,他现在的住房在报社的西侧,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热情义务接待来访者。他说,从记事起他就和报社的人们在一起,一直到1948年报社离开。他带我们参观各个房子,介绍每个房子过去是干什么用的,还介绍说谁谁哪年回来过,他到城里去看过谁。他神采飞扬地说,当年报社有个小战士和他特别好,没事儿时常带着他玩儿。

  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10年里,生与死只在一线之间,报人们在社长邓拓的带领下,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用八匹骡子驮着印刷器材,冲破了日寇一次次的“扫荡”,坚持出报打击敌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还在1944年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这支新闻队伍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一边战斗,一边办报。只要有24小时的连续时间,就出一期报纸。在生死关头,及时传播中共中央发出的坚持抗战的声音,从思想上武装了边区人民。不但报道了国内各抗日战场的胜利消息,而且对国际新闻及重大事件也作出了及时报道,极大地鼓舞了边区人民和全国人民抗日斗志,更增强了广大军民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晋察冀日报》是“边区人民向新中国前进的灯塔”。

  1945年8月15日,邓拓率报社新闻工作者进入张家口,在张家口继续办报,为《张家口日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天《张家口日报》很多办报原则和理念都是那时从《晋察冀日报》传下来的。

  离开的时候,太阳已渐西沉,马兰村更显安静祥和。但,从这里传承发扬的抗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