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随笔】热血马兰

发布时间: 2015-08-17 10:30
马兰村口,醒目地矗立着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给马兰村农会公正状的雕塑和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

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jpg

  特约记者胡强

  马兰村口,醒目地矗立着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给马兰村农会公正状的雕塑和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

  村民王世亮指着“公正状”雕塑说,当时建设报社印刷厂的木料,都是乡亲们提供的,报社在撤退前,将所有东西归还。这一纸公证状,赢得了乡亲们对报社的信任。

  王世亮回忆说,报社进驻村里的那几年,他还是个小孩,经常出入报社玩耍,对报社的人特别有好感。1939年的一场水灾,将报社和乡亲们拉得更近了。那年夏天,山洪暴发,报社编辑、记者捐献出仅有的口粮、衣物支援。同时,还帮乡亲们整修被冲毁的滩地。

  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的碑身后,镌刻着19位遭难村民的名字……说起70多年前的“马兰惨案”,老人很激动。

  那场惨案发生在1943年11月17日,当时下着大雪。在报社人员安全撤离马兰村后四个小时,鬼子就侵入马兰村搜寻,32名群众被抓。鬼子逼问报社机器掩埋地址,村民均回答“不知道”。鬼子气急败坏,当即枪杀了两位村民。此时,村里游击队队长万寿山挺身而出,假带鬼子来到自家地窖,被鬼子识破后,不幸被杀。鬼子把剩下村民一并押到附近的下庄村,18日,又继续杀害了16名村民。自始至终,村民们都没有供出报社的人和设备。

  “这19位被害的村民捍卫的不仅是报社,更是那些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王世亮说。

  身为一名现役军人,不禁被马兰村村民与报社的这种割舍不断,甚至交付生死的情谊所打动。细细想来,报社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贫苦农民出身,他们自然会把百姓当作亲人,也更能感受百姓的疾苦。也正如邓拓之女邓小岚所说,“这份报纸代表着党和政府,把老百姓的事都当作自己的事去做,老百姓也就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