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胡程利 宋利
在古北岳恒山(大茂山)东南侧、唐县县城西北,一个名叫和家庄的小村庄静静地躺在崇山密林之间。
1939年春,聂荣臻率部队从平山县转战至此,建立起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内,使这里一度成为了晋察冀边区的政治、文化及抗战指挥中心。
70多年后,当“重访重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采访团来此缅怀追忆时,这里的一花一木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往事。
从村口进村,一路上坡,唐县委宣传部的张松涛介绍道:“这里是贺龙的旧居,是白求恩大夫住过的地方,这里曾是一个大伙房……”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在村东头北台上一个三面环山、像圈椅似的小院前,张松涛推开门引采访团一行进入,他介绍说,当年,八路军在和家庄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全村仅800多人,却住着500多名八路军,老百姓都是把家中最好的房间腾出让给子弟兵。这个小院原本是“老秀才”史景相刚盖好的新房,听说八路军要来打鬼子,毫不犹豫地让聂司令员及其司令部住了进去。小院至今仍保持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样子,屋子的西墙上挂着聂荣臻元帅的大幅照片。分前后两院,前院有西房五间,后院有北房七间、东厢房六间、西厢房三间。前院为洗澡间、马夫宿舍;后院七间北房的中间三间为作战室,东边两间为聂荣臻的宿办室,西边则是参谋长唐延杰的居室;西厢房为机要科;东厢房为侦察科、作战科及通讯科等。
说起这里的旧事,和家庄村支书史全好讲得头头是道。他说,晋察冀军区的司令部曾在这里驻扎了近两年时间,着名的黄土岭、井陉、涞灵战役都是在这里指挥部署的。走进房间记者看到,里面陈设几乎都是仿照当年的模样。作战室内,硕大的作战地图挂在墙上,当中的木桌上,油灯、茶壶一应俱全;在聂荣臻的宿办室,则是一桌两椅,床铺整齐……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由想起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的景象。那是一种系国家与民族命运于一身的责任与坚韧,又是一份困难面前从容淡定的洒脱。这,值得我等后辈永远铭记!
晋察冀烈士陵园
采访团到达第六站保定满城区
张家口新闻网讯 (记者胡程利)8月19日,在顺利完成对保定唐县的采访后,“重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采访团一行来到了本次采访活动的第六站——保定满城区,将分别前往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部旧址、无名烈士墓、晋察冀一分区指挥所旧址等地进行走访。
满城区刘家台乡是红色革命老区,1939年11月至1944年11月,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部便驻扎在刘家台乡慈家台村,采访团将分别对一分区司令部旧址和指挥所旧址进行寻访,重温杨成武司令员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收复涞源城等战役的光辉历史,并通过走访无名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革命精神。
在完成对满城区的采访后,采访团将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七站——保定市易县狼牙山进行寻访。
【重访随笔】
军城浩气贯云霓
随队顾问陈韶旭
我们采访团一行,拜谒了位于保定唐县军城镇的晋察冀烈士陵园。军城青山环绕,大河旁流,为军事要地,据传曾经为宋代名将杨六郎阅兵练兵之所,残墙夕照,故垒犹在。
陵园之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坟冢碑廊纪念塔形制齐备,晋察冀将士英灵安卧其间。行走陵园,仿佛听到了70多年前晋察冀战场上的战鼓声声,仿佛看到了晋察冀将士喋血前赴后继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万里云天携手共担的国际主义精神。每一座坟茔,都是一个悲壮的家国故事。一个个名字,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晋察冀英烈们无言地安眠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寇的壮丽史诗。
仔细想来,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谁不渴望平安祥和,谁不渴望天伦之乐?但,外敌入侵,国土沦丧,学生没有安静的书桌,田园没有欢畅的牧歌。晋察冀抗日烈士,为了让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可偷生而不偷生,知其死而不畏死,牺牲小我之性命,成就大我之大境,诠释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凛凛气节。
静默陵园,吊我国殇,哀之痛之,可敬可仰。青山埋忠骨,军城葬军魂,座座墓碑,就是丰碑。
摄影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