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宋代公务员带薪休假110天
★秦始皇迷收藏女人财富宫殿
★北齐皇帝为何个个都是疯子
★冯玉祥强硬驱逐溥仪出宫
★宋高宗生母遭金人掳掠生子
★唐代公主为何爱与男人偷情
★令人无比惊奇的死刑幸存者
★曹操为何非要置孔融于死地

-----第2帧-----

10月18日 星期四
农历壬辰年九月初四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17℃-4℃ 东南风微风

过敏气象指数:不易发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中
紫外线指数:中等
穿衣指数:温凉
晨练指数:适宜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 动用户发送短信“zjkb”到10086,每月3元。

★敬告广大读者、网民:张家口新闻网网址变更为http://www.zjkrbsnews.com,欢迎登陆。

-----第3帧-----

【本期主打】
让今人自叹弗如的1934年素质教育
------------
对于“素质教育”这个词儿,一直不甚了解,及至看到一份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后,才若有所悟。

这所小学是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来办学的乡村小学,是陶行知的弟 子汪达之创办的。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大纲》分四部分:经费、生活、环境、口号。最吸引我的是第二部分,亦即最有特色的“生活”部分。此部分下列五项生活目标: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自 由、平等、互助的精神。

为了保证这五项目标的切实贯彻,大纲又详细制定了“生活的方法”,下分“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前者共29项,其中包括: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每天整洁一次;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但没有提每天要做多少功课。

《大纲》在规定了每个学生“每天”要做的事之后,进一步扩大到人对环境的认识上: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各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对人类的关系;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

此外还有五条颇具体的要求:会弄一种乐器;会制科学玩具及动植矿物标本各十种以上;会开留声机、电影机和无线电收音机;会摄影和冲洗晒印照片……

而最后三条既实在又颇有意味:会运用十种以上的普通药品;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蒲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要学会游泳和撑船。

此外,在“团体生活”部分,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内容,如,“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每年长途旅行一次”、“养鸡五对狗两只”、“捕灭蚊虫、并懂得蚊虫何以为人类大敌”、“征集社会的批判”等。

透过这份《大纲》,能看出制定者的良苦用心:试图由此来建构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等的关系。而这样的教育,比之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无疑是大大地改进了,也比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更明晰、更切实。

-----第4帧-----

【博文】
古代带薪休假:宋代公务员能休110天
------------
我国休假制度由来已久,最早始于汉代。因为汉朝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便称休假日为“沐休”。当时还具体规定,朝中官员每五日返家沐休,故称之为“五日休”。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则改为“旬休”制度,即官员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一年三十六旬,可休三十六天。
  
在古代,除平时的休息日外,也有节假日。唐朝时期,中秋节放假三天,寒食、清明放假四天。明代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为了鼓励朝中官员尽心国事,晋代还定有“急假”,即让官吏处理紧急家事。不过,一年不得超过六十天。后晋时期,家在外地的官吏探亲路程所耽搁的时间也算为假期。
  
到了宋代,除这些常规假日外,法定的节假日更加丰富多彩: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这就有点类似如今的“黄金周”;天庆节、上元节、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立春、人日、中和节、清明、上巳、天祺节、立夏、端午、天贶节、初伏、中伏、立秋、七夕、末伏、秋分、授衣、重阳、立冬等等也都放假,合计法定假日有七十四天,加上三十六天旬休日,共一百一十天,与今天的节假日总数非常相似。基于人伦血缘和宗法观念,宋代还有许多“人性化”的假日,比如父母住三千里外,每隔三年有三十日定省假;在五百里外,则每隔五年有十五日的定省假。儿子行冠礼时有三天假期;儿女行婚礼时有九天假期。父母亲去世,官员需丁忧三年。

-----第5帧-----

【碎片】
秦始皇痴迷收藏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
------------
嬴政是个贪婪无度的收藏家。他一生最着迷的收藏主要是三样东西:女人、财富、宫殿。

据记载,每消灭一个国家,嬴政要求秦军所要做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其最具特色的宫殿绘制成图,然后在秦国首都咸阳附近临摹修建。同时,将其积攒了数百年的珍奇国宝、金银财富作为战利品运回秦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战败国的后宫佳丽和王宫贵族的子女悉数劫掠,奉献给秦王。

所谓三百里的阿房宫,就是在这个宫殿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为了安全起见,嬴政命令将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宫殿群用二百七十条甬道相连接;每个宫殿群除了珍宝美人以外,各自有独立完备的为皇帝服务的官署和宦官及各种勤杂人员,这样,嬴政可以随时随地轻车简从地去任何一个宫殿,既享受到周到奢华的服务,也不会再让人根据皇帝的庞大随从车队而判断出他的具体行止。

女人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满足感官快乐的玩物,显示至高无上地位的装饰。且不说那些几十年连皇帝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女人是如何的可怜,就连那些为他生儿育女的后宫佳丽,也并无任何名分。

嬴政是否改变了秦的后宫制度,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奶奶、妈妈还保留着太后的名号,与各自的夫君合葬在一起,可谓阴阳相配,合于人情,合于制度。但是,考古证明,秦始皇陵园中万物皆备,却偏偏没有为皇后预留陵墓。任何一部史书都没有记载有关秦始皇的皇后、夫人、嫔妃等后宫的资料。(杨小光)

-----第6帧-----

【揭秘】
北齐皇帝为何个个都是疯子
------------
北齐一共有六位皇帝,除了高欢基本正常,高演还没来得及表现出异常就匆匆病死外,其他几位都动不动就能干出些禽兽不如的行为来。

文襄皇帝高澄变态出少年,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高欢的爱妾勾搭成奸。高澄掌权后,风流本性被他很好地“发扬光大”,他经常调戏大臣们的妻妾,甚至内淫不避亲,连弟媳也不嫌弃。

高澄死后,他的弟弟高洋即位。天保五年后,北齐京城的百姓们经常会在繁华的街道上遇到一个人,他有时身着节日盛装穿梭于大街小巷,有时又裸奔在十字街头;他有时驾驶稀有动物如白象招摇过市,有时又骑乘在随从肩膀上鼓噪而行;他夏天时光着屁股在太阳底下暴晒健身,冬天时不穿衣服于暴风雪中跑步取暖。

公元559年冬,疯癫皇帝高洋因嗜酒成疾,无法进食而死,享年仅为三十岁。皇位落到了他弟弟高湛的手中。

高湛的异常行为和高澄非常相似,都是淫人妻子,而且尤其偏向于本家亲戚。但高湛对北齐王朝的最大贡献不是乱伦和残杀,而是生养了一个“天才”的神经病患者高纬。

高纬即位后,他的弟弟南阳王高绰为定州刺史。高绰出行时,路见一个抱小孩的妇女,高绰上前一把夺过婴儿喂了他养的狼狗。婴儿的母亲号啕大哭,对高绰又拉又扯,高绰把婴儿的血涂在妇女的身上,纵狗活活把她给咬死了。高纬听说后,马上让高绰进京。当时大臣们都以为高绰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没想到高纬见了高绰,第一句话就是问高绰:“你在定州什么事情觉得最好玩啊?”高绰顿时来了精神,回答道:“把人放到蝎子池中,观之极乐。”高纬听了后,当夜就让人抓了一堆蝎子。第二天一早,高纬把蝎子倒进大浴盆,然后把一个人扒光衣服扔了进去,只听那人来回翻滚,声音凄厉,画面声效无一不佳。高纬回过头责备高绰道:“如此乐事,怎么不早告诉我?”

北齐统治时间不长,但皇帝们却个个荒淫残暴,以至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素有“禽兽王朝”的别称。(刘杰)

-----第7帧-----

【史实】
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限3小时搬不然开炮
------------
◆当旅长时,冯玉祥就下决心驱逐溥仪出宫
冯玉祥是出名的爱国将领,从参加滦州起义时起,就一贯痛恨封建帝制。他认为,民 国要与清朝决裂,不应该保留溥仪的小朝廷。1917年,张勋率辫子军入京,冯玉祥参加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收复北京后,他极力主张铲除祸根,驱逐溥仪出宫。但当时他只是一个旅长,人微言轻,没能实现这一愿望。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他取得北京政 权后,就决心驱逐溥仪出宫。紧急内阁会议将清室优待条款修改后,决定由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会同社会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宫执行。

◆对方的强硬态度让溥仪慌了
此时,溥仪正在储秀宫和皇后婉容吃着水果聊天,只见内务府的大臣们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溥仪夺过绍英手上的《修正清室优待条款》,看了一遍,感到这些条款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但当他听绍英说“他们说限三小时内全部搬出去”时,他急了。连忙令绍英再出去和鹿、李等人交涉。

当时端康太妃刚死去不久,宫里只剩下敬懿和荣惠两个太妃,她们俩表示宁死也不肯离宫。绍英拿这个做理由,去和鹿等商量。鹿见事不能决,就故意大声告诉其他随从人员说:“快去告诉外面,时间虽然到了,但事情还可商量,先不要开炮放火,再延长二十分钟。”绍英听后大惊,连忙跑回去对溥仪说:“说再限二十分钟,不然的话景山上就要开炮啦……”溥仪赶忙答应了鹿即日出宫的要求。

溥仪随即传知各宫太监、宫女,要各人收拾细软物件,准备出宫。他又命人取出现洋,每个太监发洋10元,宫女发洋8元。当时宫内有太监470余人、宫女100余人,一片混乱。于是,溥仪又召开第二次“御前会议”,讨论移居地点问题,结果决定迁居德胜桥醇王府。溥仪在鹿、张、李等人的监视和保护下,离开了故宫。(王晓莉)

-----第8帧-----

【浮沉】
靖康之耻:宋高宗生母遭金人掳掠生子
------------
靖康二年(1127)春,金人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北宋灭亡。破巢之下,焉有完卵?接下来,便是一场对汉人、汉文化的摧残和洗劫。除了疯狂抢掠金银,野蛮的金人还大肆搜捕帝后、帝妃、王后、王妃、帝姬、郡主以及大臣妻妾子女,并将所有被俘人员的姓名、年龄、户口、职官、封号详细登记,分类造册,然后分批押赴北地,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氏也在其中。(上图为宋高宗)

韦氏被俘后,与成千上万的北宋男女一样受尽了折磨和蹂躏。三十八岁的女人只要保养得当,韵味依然十足;而对于在后宫养尊处优的韦氏来说,这个年龄必定风情万种,何况她能成为宋徽宗的女人,貌美指数自然不低。韦氏被俘后,被遣送到洗衣院,洗衣院实际上是金国贵族淫乐的场所,类似妓院。从洗衣院出来后,韦氏嫁给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为妾。

嫁给完颜宗贤期间,韦氏生有一子(一说二子)。韦氏在金国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传。为了掩饰宫廷丑闻,宋高宗便在韦氏的年龄上做文章,将其虚增十岁。

随着宋高宗议和路线的确定,绍兴十二年(1142)八月,韦氏带着宋徽宗的梓宫回到江南。归国后,韦氏非但没有提及自己在金国的遭遇,反而叮嘱宋高宗“两宫给使,宜令通用;不然,则有彼我之分,而佞人间言易以入也”,意思是说,我们母子之间要多联系,多通气,不然,小人会恶语中伤,从中离间。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韦氏这番话很奇怪,如同“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也恰恰印证了她心里有鬼。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面对辱母之仇,丧国之恨,宋高宗不致力于收复失地、直捣黄龙,而是关起门来耍威风、饰太平,无不反映了他的昏庸和软弱。有仇不报,有苦说不出,而是煞有其事地为受辱的生母改年龄,混淆视听,掩耳盗铃,正是宋高宗缺少民族气节、一贯屈膝投降的真实写照。(刘继兴 刘秉光)

-----第9帧-----

【秘闻】
唐代公主为何爱与男人偷情
------------
有趣的是,男女“偷情”也是有历史渊源的,翻开《资治通鉴》和《新唐书》,但凡涉及唐朝公主的内容,大多贴着“偷情”的标签。公主们在外“偷汉子”,或者明目张胆地与丈夫之外的男人幽会,却如同家常便饭了。比如,太宗的高阳公主下嫁房遗爱,与僧人乱搞;高宗的太平公主不但与宰相“有一腿”,还养了许多小白脸;肃宗的郜国公主与彭州司马李万有私情;顺宗的襄国公主热衷于携帅哥逛街,“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等等。

难道唐朝的驸马不够优秀、或房事能力差?当然不是。由于公主是皇帝的女儿,所谓的金枝玉叶,所以,朝廷为公主遴选驸马,条件是相当苛刻的,绝不会萝卜白菜随便挑。若不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你想都别想能娶公主做老婆,这是作为一种机制来执行的。这些未婚男青年必须个个年轻俊美、学识出众,才能配得上花容月貌的公主。既然驸马爷都很优秀,怎么可能结了婚全都变成了武大郎?在笔者看来,唐朝公主对驸马爷的情感背叛,问题并非出在驸马的身上,而是有着其他的深层次原因。

和现在的许多夫妻一样,公主和驸马之间,也存在“家庭优越感”的概念。妻子家里有钱有权,往往会在婚后的小家庭里要求当家做主,压制丈夫。

唐朝公主们结婚以后也一样,常以君臣尊卑等规范来要求自己的驸马爷,我是公主,是君,你是驸马,是臣,你得听我的。可是,中国毕竟是个历史悠久的男权社会,驸马爷是男子汉大丈夫,他们娶了公主,虽然获得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和一日千里的仕途大道,但是,夫权意识是不会轻易泯灭的。在电视剧《醉打金枝》里,就多次出现了公主与驸马之间关于“自 由”的较量,虽是戏说,却不乏历史依据。公主具有的“家庭优越感”,最终导致了夫妻情感的破裂。于是,她们只好移情别恋,去外面和别的男人偷情了。(赵炎)

-----第10帧-----

【奇闻】
令人惊奇的死刑幸存者
------------
◇1915年3月18日,文瑟斯拉尔-蒙加利在墨西哥革命的斗争中被捕,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他被直接判处枪毙。他身中9枪,其中一颗子弹还接近他的脑袋,之后还有一位专门的官员确定他的死亡。但是最后他又活过来并且逃跑了。

◇来自英格兰的约翰-史密斯由于抢劫而被判处绞刑,当他被吊了15分钟之后,群众开始喊“缓刑”,之后绳子被割断,他被送往附近的一座房子,不一会他就缓过气来。

◇22岁的英格兰女孩安妮-格林被她雇主的外孙诱奸,之后格林怀孕,她隐瞒怀孕并生下小孩,但孩子不久夭折,之后她隐藏小孩尸体时被人发现,随后她以谋杀罪被判处绞刑。被吊了半个小时之后,格林的尸体被装进棺材送往当地大学进行解剖研究,当解剖设备都已准备好,打开棺材时,医生惊奇的发现“死尸”居然在呼吸,并且她的喉咙还有声音发出。最后安妮-格林被改判为死缓,之后的15年里,格林结婚了并且拥有3个孩子。

◇约瑟夫-塞缪尔出生于英国,1801年由于抢劫罪而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在悉尼塞缪尔又卷进了一个犯罪团伙,并抢劫了一位富女人,之后派去保护富女人的警察也被杀。不久,犯罪团伙被捕,在审判中约瑟夫·塞缪尔承认抢劫但否认谋杀,最终犯罪团伙头头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而塞缪尔被判处绞刑,在绞刑的过程中,第一次,绳子断裂;第二次,绳子滑落;第三次,绳子再次断裂。政府官员认为这是神的旨意:他不该死,于是将他改判为终身监禁。

◇1945年16岁的威利-弗朗西斯因为谋杀一位药店老板而被判电刑,1946年5月3日,在执行电刑的过程中,由于安装电椅设备的人喝醉酒,电刑没有执行成功,当时观看电刑的人听见这位年轻人大叫:“放开我!放开我!我没有死!”

-----第11帧-----

【点滴】
曹操为何非要置孔融于死地
------------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天下,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知识分子,让曹操给杀了。

现在提到孔融之死,人们还指责曹操专横独断、摧残人才。这些指责是对的。但从孔融方面总结教训,孔融摆不正知识分子的位置,性格太张扬,也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深层原因。

曹操手下有很多知识分子。有的很老练,比如徐庶,低调极了,一句话都不说。孔融就不一样,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处处想让人觉得自己比领导高明。有一次曹操颁布一条禁酒令,说酒可亡国,非严禁不可。孔融居然跳出来说,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好色的曹操无言以对。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要发兵南攻荆州刘备。他知道孔融和刘备的关系一向亲密,于是决定干掉孔融。

曹操先是派素来与孔融关系不和的光禄勋郗虑出任御史大夫。郗虑一上任,曹操就指使他搜罗孔融的罪证。

很快,郗虑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证据。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看到皇室不安宁,召集徒众,图谋不轨,后来和孙权的使臣谈话时,又毁谤朝廷。

这还不够,曹操督促郗虑继续调查。于是,郗虑又收集到孔融两大不孝的言论。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回赞祢衡,说你是“颜回复生”。另一个是不遵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更狠、更绝的是曹操在判决书上的批语: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这个批语一落笔,孔融人头落地。被杀的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全家。(胡宏文)

-----第12帧-----

欢迎您加入张家口手机报读者QQ群:238858195;关注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将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告诉我们!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张家口手机报制作
责任编辑:李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