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生活中,如果我们曾经说过谎话鬼话坏话,曾经做过肮脏事卑鄙事见不得人的事,这些“石头”,会悄悄地蛰伏在岁月深处,有一天,它会借着时光的风,“咣当”一声打过来,打伤我们自己。以史为鉴,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与王安石是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

【导读】
★曾国藩烦官气重的人
★1957年上海服装样本
★你所不知的外国历史
★女王身后的幽默男人
★刘绍棠先生的字条
★有权时忠言才逆耳
★被误解的西方贵族
★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第2帧-----

1月17日 星期四
农历壬辰年十二月初六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0℃~-15℃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宣化:晴
1℃~-16℃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万全:晴
0℃~-15℃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怀安:晴
0℃~-16℃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阳原:晴
1℃~-16℃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蔚县:晴
-1℃~-17℃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涿鹿:晴
2℃~-12℃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怀来:晴
2℃~-13℃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赤城:晴
1℃~-18℃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崇礼:晴
-1℃~-21℃
西北风转东南风微风
沽源:晴
-7℃~-24℃
西北风转西南风3-4级
康保:晴
-7℃~-24℃
西北风转西南风3-4级
张北:晴
-5℃~-22℃
西北风转西南风3-4级
尚义:晴
-4℃~-22℃
西北风转西南风3-4级

过敏气象指数:极不易发
空气扩散条件指数:良
感冒指数:极易发
紫外线指数:弱
穿衣指数:寒冷
晨练指数:较不宜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 动用户发送短信“zjkb”到10086,每月3元。

-----第3帧-----

【轶闻】
历史深处的凄凉
------------
近来读史,读到两个有意思的故事。

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太子身边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这棵大树靠着,别人再咬牙切齿,也奈何不了他。秦孝公一死,他的灾祸便来了。

太子的党羽们告他谋反,于是,新秦王举天下之力追捕他。商鞅如丧家之犬,一口气从都城逃到关下。疲惫至极的他,找到一家客店,想住下来,躲避一时。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说:“对不起,这位大人,按照商鞅的法令,想住宿的人如果不验证身份,就要被连坐的,你不能住在这里。”商鞅仰天长叹一声,苦啊!他没想到,他制定的律令,最后,竟自食其果。

另一个相关的故事,是说王安石的。据说,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招致好多骂名。有一次,他和一个仆人相伴,微服回乡。晚上,住在一个老婆婆家。第二天早上,老婆婆蓬着头赤着脚,赶着两头猪出了门外。老婆婆一边用木勺搅拌盆中的泔水,一边喊:“拗相公来。”两只猪听懂是在喊它们,一溜烟冲过来。

然后,老婆婆给鸡喂食,又喊鸡:“王安石,来。”没想到,她这么一招呼,所有的鸡都跑了过来。王安石满脸的疑惑与不快。婆婆说:“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当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浑名,我恨他,所有以畜牲唤之。”

王安石容颜大变,忙问究竟。婆婆说:“我是一个寡妇,已经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个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却要我们出这样那样的赋税钱,出了钱,差役还一样不少。我养桑麻,全交给了官府,我养猪鸡,自己却从来吃不上一块肉。说实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王安石,我立刻把烹了,以解心头之恨。”

听完老婆婆的一番话后,据说,王安石当下须发皆白。

-----第4帧-----

【历史博览】
------------
★【奥巴马:白宫每天收到大约4万封信,有一半骂我是“白痴”】每天,白宫工作人员从中挑出10封,送给奥巴马看。但他们并未帮他“过滤”,因为他看到的半数信件都在骂他是白痴。奥巴马说:读这些信能帮助自己刺穿“总统的肥皂泡”,让自己与普通民众保持联系!

★【话说买房!】在京想买套100平米的房子:①农民:种三亩地每亩纯收入400元,要从唐朝开始至今(不能有灾年)。②工人:月工资1500元,需从鸦片战争上班至今(双休日不能休)。③白领:年薪6万,需从1960年上班至今。

★【曾国藩的用人标准:看不上官气重的人】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后,掌握几省人事大权。曾国藩提出:一个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官气很重,这个人的发展就已经受到局限,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所有的讲话都是由秘书写出,讲官话,说官气,这种人一个都不能用。

★【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好比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径国贸,羡慕繁华;途径天 安门,幻想权力,途径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乘客您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人生一切的繁华,只是途经,终点站都一样……

★【这下你该明白了吧】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诘问者大声喊道,“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道。会议厅内一片极度不安的寂静,没有人敢动弹一下。最后,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了吧?”

-----第5帧-----

【老照片】
------------
1957年的上海服装样本,告诉你何为海派文化,什么是优雅。1957年上海市服装公司的一本服装样本,很摩登很复古。手绘水彩画的也很有味道。网友们rěn不住赞叹:美极了!那份精致的美即便和现在的国际品牌服装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呢。

-----第6帧-----

【天下奇观】
你不知道的外国历史
------------
★纳粹德国兵员最多时达1300万。

★希特勒之所以没来得及打下莫斯科是因为之前在罗马尼亚发生了2个月的叛乱,否则在9月份即可发起莫斯科战役,以当时德军攻势之盛来看,苏联必败。

★日俄海战中俄波罗的海舰队之所以覆灭,是因为它从欧洲到亚洲经历万里奔波,船身上附着了太多贝壳,船速减慢了。

★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诱捉了印加(今南美秘鲁)国王,把他关在一间100平方米的房间里,允诺只要房间填满了金子就释放国王,当房间真被印加人堆满金子后,国王立即被杀。

★“一战”时100万德法军僵持于凡尔登,一天法军一个小兵试炮,一炮命中德军隐藏在森林中的火药库,造成60万发炮弹和几十吨火药大爆炸,法军由此扭转战局。

★德军在“二战”前发现一本书(《未来的陆军》),讲述如何以机械化部队进行机动作战,德军据此建立了庞大的装甲军团,仅仅用了6个星期就打败了法国,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第7帧-----

【不朽传奇】
他幽默地藏在女王身后
------------
菲利普亲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英国王室中那位最尊贵也最幽默的公爵。2012年6月2日,在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之际,当整个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于女王和菲利普亲王时,人们才发现,这位91岁依然妙语连珠的亲王,已经悄然陪伴威严的女王愉快地走过了65年贵族模范婚姻生活。半个多世纪来,世事变迁,多少风雨沧桑,但是风趣的亲王用幽默守护着他们不平凡的生活,留给这个世界无数快乐的瞬间。

★笑谈婚姻
有一天,当传记作家格蕾丝-布兰德雷斯采访菲利普亲王,询问亲王如何保持美满婚姻,半个多世纪里没有产生过一丝绯闻,菲利普亲王幽默地回答:“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自从1947年以来,日日夜夜都有个卫兵跟着我。”

★调侃妻子
菲利普亲王在澳大利亚认识了一对夫妇,他们向亲王介绍自己是“罗宾逊先生和罗宾逊博士”,丈夫解释说:“我太太是哲学博士,比我重要多了。”菲利普亲王一听,马上应道:“我们家也有这个问题……”

★戏谑儿女
菲利普亲王是个爱开玩笑的人。1948年11月14日,菲利普亲王迎来他的长子--查尔斯王子的诞生,初为人父的亲王看到孩子时,马上对自己太太说:“他看上去就像李子布丁!”

有一次,当他谈起爱马出名却对结婚不感兴趣并选择不婚的女儿安妮公主时,这位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摇头说道:“如果对方不放屁、不吃草,她是不会感兴趣的。”

★直爽公爵
有一次,一个13岁的小胖墩儿告诉他说:“我以后的理想是当宇航员。”菲利普亲王马上答道:“那你可得减减肥!”小胖墩顿时jiǒng了。

在1956年爱丁堡公爵会议上,当时有一个企业家热情澎湃地在台上做了3分钟关于工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报告,结束时,一脸疑惑的菲利普亲王皱着眉头说:“很遗憾,我是真的没听懂您的演讲到底想讲什么,您能再重复一遍吗?”

-----第8帧-----

【趣闻】
刘绍棠先生的字条
------------
1995年的某一天,我利用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去红顶子楼作家公寓拜访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去之前,文友告诉我,刘绍棠先生在两年前得过一场大病,至今没有痊愈,行走仍需家人搀扶。当我来到绍棠先生家门前的时候,看到门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四类皆全;医嘱静养,金玉良言。上午时间,不可侵犯;下午会客,四时过半。人命关天,焉敢违犯;请君谅解,大家方便。”(郑士良)

-----第9帧-----

【浮沉】
有权时,忠言才逆耳
------------
当年袁世凯称帝,就整个过程而言,还是很谨慎的,走一步看一步,小心翼翼。可是,自家的心思一旦被人看破,攀附之人就会越来越多。耳朵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顺着自己心思来的。洪宪帝制闹得正火的时候,遍地都是拥戴声,连后来举旗造反的云南,也发来拥戴电报,几乎举国一致把袁世凯推动到火炉上,生生烤焦了。

在举国一致的拥戴声中,也不是没有人持异议。持异议者,恰是袁世凯的几位老朋友。一位是段祺瑞,一位是徐世昌。对于袁世凯称帝,这两位觉得不妥,但没有深劝,只是用消极的行动表达他们的不满。另外有两位老朋友却没有这样矜持,他们在帝制闹得最火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见了袁世凯,苦劝袁世凯不要走这步棋。

这两个人,一位是张一,袁世凯曾经的机要秘书,当时政事堂的机要局局长,属于袁世凯幕僚中排在前列的亲信。另一位则非同小可,他名叫严修,是晚清鼎鼎有名的人物,因支持变法而丢了官;朝廷新政期间,再次起用他为学部(即教育部)侍郎。西太后死后,摄政王当政,强行将袁世凯开缺回籍。袁世凯走的时候,没几个人相送,但严修去了。第二天严修还上奏,批评朝廷这样做不合适,要求收回成命。结果,朝廷的成命没有收回,严修的乌纱帽丢了。

这样拼将一死酬知己的朋友,人生一世能碰到几个?袁世凯再度出山,一直想报答严修,可是严修一直不肯接受,坚持以民间身份从事教育事业。这样的老朋友,闻听恢复帝制消息,进京来劝,按道理,袁世凯该听进去才是,可是他偏偏没听进去。

就这样,帝制告成了,蔡锷反了,各地独立了,袁世凯一气之下,重病缠身,行将不救。这时,袁世凯感慨道,张一和严修两人,从来不在乎功名利禄,乃国士也;这样的国士苦劝我不要称帝,我没有听,却被一群利禄之徒牵着铸成大错,真是羞愧。(张鸣)

-----第10帧-----

【往事】
被误解的贵族
------------
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荣誉比生命更重要
西方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教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为公众服务,义不容辞
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 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

★恪守规则的精神
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

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用手枪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张醉轩)

-----第11帧-----

【秘闻】
朱元璋到底长啥样
------------
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座南薰殿,清朝的时候,这里是收藏皇帝、皇后画像的地方。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皇帝63幅画像中,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如今,这13幅画像1幅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2幅画像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

一种画像,朱元璋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另一种画像,朱元璋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黑子,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哪个是朱元璋的真颜还有待考证。

-----第12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李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