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一代名伶侯俊山
★梅兰芳访美惹怜惜
★臭豆腐的由来
★旧时的女生校服
★毛遂自刎为哪般
★孙中山的酒量
★文人萧军的拐杖

-----第2帧-----

1月31日 星期四
农历壬辰年十二月二十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5℃~-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宣化:晴
-6℃~-16℃
西北风5-6级转4-5级
万全:晴
-5℃~-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安:晴
-6℃~-16℃
西北风5-6级转4-5级
阳原:晴
-3℃~-14℃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蔚县:晴
-4℃~-14℃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涿鹿:晴
-4℃~-14℃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来:晴
-5℃~-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赤城:晴
-7℃~-19℃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崇礼:晴
-8℃~-20℃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沽源:晴
-10℃~-2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康保:晴
-10℃~-2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张北:晴
-7℃~-22℃
西北风5-6级
尚义:晴转多云
-8℃~-24℃
西北风5-6级

过敏气象指数:极不易发
空气扩散条件指数:良
感冒指数:极易发
紫外线指数:最弱
穿衣指数:寒冷
晨练指数:较不宜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 动用户发送短信“zjkb”到10086,每月3元。

-----第3帧-----

【张垣人物志】
一代名伶侯俊山
------------
清末民初,北京演艺界梆子腔鼎盛,名伶辈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十三旦”侯俊山。时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有人说:“状元三年一个,十三旦盖世无双”。

侯俊山两岁时母亲病故,父亲把他寄养在怀安县两旗屯村的姥姥家中。两旗屯秧歌剧兴盛,每逢过年过节,必定要唱戏闹社火,侯俊山看戏如痴如醉。舅舅看他是个唱戏的苗子,就让他拜村里的秧歌艺人为师,并登台演出。

侯俊山9岁时进了张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戏班,学旦角。他技艺提高很快,10岁便登台演出了一出小戏《鬼拉腿》,博得满园观众喝彩。13岁时,侯俊山出科,“十三旦”的艺名传遍张家口。

同治九年(1870年),侯俊山到北京搭全胜和班在庆和园演出,表演了《辛安驿》、《打金枝》等剧,演出成功,声震京都。光绪十八年,被选入升平署,为慈禧和光绪唱戏,深得慈禧的欢心。

侯俊山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是其隔辈弟 子,荀的《小放牛》、《花田错》等都是侯俊山亲授的。侯俊山对戏曲表演技艺和音乐做了大胆改革尝试,如旦角兼演生角、文戏串演武戏、名角演折子戏、废除跷功便利舞蹈、晋剧北路梆子中引进板胡等,为戏曲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4帧-----

【张垣影像】
------------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1909年6月拍摄的宣化街景,宣化城门外,街道上的小脚女人及城门上的石刻门神清晰可见,古风古韵令人回味。

-----第5帧-----

【大千世界】
“魔镜”杀人之谜
------------
★杀人“魔镜”
这面可以杀人的镜子出厂日期是1743年,路易斯·阿尔泼是制镜工匠的名字,也是首位被害人。这位做了一辈子镜子的匠人,在制作完这面镜子的两天后,突然一头栽倒在工作房内。经医生检查,他死于脑溢血。

在之后漫长的时间,围绕这面镜子,陆续又有30多人死去,且死亡原因出奇的一致。最后的死者是史密斯博士,他费了很大周折才弄到这面镜子,但三天后,史密斯在书房突然被一阵眩晕袭倒在地,他用最后的力气交代家人,将那面镜子密封起来,千万不要再让它害人了。

★迷团解开
2005年4月,考古学家怀思博士找到了史密斯博士的孙子,想对“魔镜”进行研究。征得同意后,把镜子带回实验室。他对镜子做了测试,发现镜面仅有不到100年的历史。秘密不在镜面上,难道镜框才是杀人的真凶吗?

于是,怀恩去图书馆想查些资料。晚上,当他打开实验室的门时,竟然发现镜子对面的两只小白鼠全身僵硬死在铁笼里。怀恩对死去的小白鼠做了解剖,他发现两只老鼠脑内都积存着大量的血液,它们也都是死于脑溢血。怀恩小心地从镜框上刮取了一些样本,然后把这些样本送到了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两天后,样本检测结果出来了,原来制作这面镜子的木材是一种极罕见的库拉树,其木材中含有一种巨毒物质,在接受强光照射后会大量释放有害气体,可导致吸入者脑部血管在短时间内爆裂,引发脑溢血。怀恩平日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候都习惯拉上窗帘,所以缺乏光照才使他死里逃生。

-----第6帧-----

【历史博览】
------------
★【可惜】梅兰芳访美时,一位美国贵妇人十分痴迷,每场必到。后来这位高雅雍容的外籍妇人终于得到了与梅兰芳见面谈话的机会。她拉着梅兰芳的手赞叹不已,竟然喃喃自语地说:“这是多么好看的一双手啊!柔似女人的乳肤膏脂,可为什么演出的时候要用袖子遮起来呢?可惜了!”

★【过去并不重要,它不能说明什么。】①他迷信巫医,两个情 妇,嗜酒如命有多年吸烟史;②他曾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午饭时才起床,每晚喝许多白兰地还吸食鸦片;③他曾获国家“战斗英雄”称号,素食,有良好的艺术天赋,青年时没做过违法的事。第①位罗斯福,第②位丘吉尔,第③位希特勒。

★【人物志】张国荣对《霸王别姬》剧组的感情极深,拍摄结束时他恋恋不舍,又一次请全剧组吃饭。席间难过得几度泪下,跟每个人对饮,喝了三杯茅台十二杯白酒,素来不擅饮酒的他回房间后呕吐了四个小时爬不起身。张丰毅和巩俐劝他说以后还有相聚的机会,他说:不同了,以后就算再见,也寻不到这份心情了。

-----第7帧-----

【揭秘】
臭豆腐的由来
------------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王致和的人,在北京前门外延寿街开了一家豆腐坊。一年夏天,王致和因要给儿子娶媳妇,急等着用钱,就让全家人拼命地多做豆腐。说也不巧,做得最多的那天,来买的人却最少。大热的天,眼看着豆腐就要变馊,王致和急中生智,怀着侥幸心理,端出盐罐,往所有的豆腐上都撒了一些盐,为了减除馊味,还撒上一些花椒粉之类,然后把它们放入后堂。

过了几天,他到后堂一看:呀,白白的豆腐全变成一块块青方!他信手拿起一块,放到嘴里一尝:竟然特别美味。王致和喜出望外,立刻发动老婆孩子,把全部青方搬出店外摆摊叫卖。摊头还挂起了幌子,上书:“臭中有奇香的青方”。

市人从未见过这种豆腐,有的出于好奇之心,买几块回去;有的尝过之后,虽感臭气不雅,但觉味道尚佳。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一上午,几屉臭豆腐售卖一空。

消息传进皇宫,勾起慈禧太后的馋虫来。一日,她半夜用膳,忽然要吃小窝头就臭豆腐,立即遣人到王致和豆腐店买青方。自那以后,王致和的臭豆腐名气大振,买卖也越发兴隆了。

-----第8帧-----

【老照片】
旧时那别具风情的女生校服
------------
中国学校的校服一直贫乏,很多人儿时对校服的记忆是,每逢六一儿童节就要穿上白衬衫蓝裤子白球鞋,男女不辨,让人厌烦。有机会接触到电影里的日本女生校服后,才知道小学女生中学女生都可以这样美,及膝袜短裙种种上身,随便一穿就可以成美少女,让人心生艳羡。翻开中国的校服史,民 国时的新潮文艺女孩们似乎都曾有一张让人难忘的清新校服照,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幅吧。

图为1916年,北京培华女中学生校服照,培华女中是当时教会的贵族学校,中式上衣配西式百褶裙,时髦清丽,右一是12岁的林徽因。

-----第9帧-----

【史实】
毛遂自刎为哪般
------------
毛遂自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知道毛遂自刎的或许并不多。

公元前257年,秦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相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他的门客毛遂自我举荐要求随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没能说动楚王。毛遂此时此刻挺身而出陈述利害,通过杰出的谈判能力和非凡的外交智慧,最终促成了楚国与赵国“合纵抗秦”的战略,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然而,就在毛遂自荐立功的第二年,燕国派大将栗腹大举进犯赵国,赵国危在旦夕。平原君派毛遂迎战。他没有认识到毛遂只是一个能言善辩、谈判能力卓越的外交人才,并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更不是一个领兵作战的将才,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存,一向争强好胜的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

同一个毛遂,在两年时间内,先大胜扬名,后大败亡命。先自荐,后自刎。这并非因为毛遂本身的情况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平原君。前一次用毛遂善于外交之长,后一次用毛遂不能统兵之短,用人失误导致了一场悲剧。

-----第10帧-----

【名人轶事】
孙中山的酒量
------------
孙中山喜欢喝洋酒,而且酒量大得惊人。据他的老友戴季陶记述,1916年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曾和日本青木宣纯中将在寓所聚谈甚欢。青木中将善饮,酒量很大,他想与孙中山较量一番,于是问孙中山:“听说中国人有汉书下酒之说,是用汉书来就酒喝吗?我对此不甚明白,请先生赐教。”孙中山说:“所谓汉书下酒,并不是把汉书撕了就酒,而是一边喝酒,一边读汉书。”

青木恍然大悟:“这原来是一种喝酒助兴的方法,不知孙先生这里是否有酒?我们边喝边谈,岂不是更好?”孙中山起身,走到柜子拿了两个酒杯,然后取出几瓶白兰地,与青木一边喝一边谈,越谈越尽兴,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孙中山不知不觉喝了36杯,约有五斤多酒,却丝毫没有醉意,再看青木,已是昏昏欲睡。(王卫国)

-----第11帧-----

【文人风骨】
萧军的拐杖
------------
我一度和萧军同住在团结湖小区。有一次与萧军树荫下不期而遇,我们坐在一条临街的长椅上说话的时候,我无意间拿了拿他随身带着的拐杖,未料竟把我吓了一跳。

这根拐杖的扶手,镶嵌着一块圆而亮的铸铁,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它出来散 步,简直是个沉重负担。我对萧老说,它重得就像是我在劳 改矿山使用的挖煤铁锤。萧军的回答,再一次显示出老人在黄昏斜阳年纪,仍没有消失他个性中的阳刚:“我拄着它出来,除了健身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在街上碰到社会的蛀虫或流氓一类的东西,欺压善良时,可以拔刀相助,教训他们做守法公民。”

我rěn不住笑出声来:“萧老,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办呢,人的性格难以重塑。”萧老为我解疑道,“为真理呐喊了大半辈子了,积习难改。”(从维熙)

-----第12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李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