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打狼英雄俞昌 ★张家口的通桥 ★李密牛角挂书 ★东坡与东坡酒 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生肖为蛇,顺居第六位。那么,蛇最早记于哪部古籍呢?详情请看第三帧。 -----第2帧----- 2月20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正月十一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 1℃~-13℃ 西北风4-5级 宣化:多云 2℃~-15℃ 西北风4-5级 万全:多云 1℃~-14℃ 西北风4-5级 怀安:多云 1℃~-14℃ 西北风4-5级 阳原:多云 2℃~-12℃ 西北风4-5级 蔚县:多云 1℃~-13℃ 西北风4-5级 涿鹿:多云 4℃~-10℃ 西北风4-5级 怀来:多云 3℃~-11℃ 西北风4-5级 赤城:多云 -2℃~-20℃ 西北风4-5级 崇礼:多云 -4℃~-21℃ 西北风4-5级 沽源:多云 -7℃~-23℃ 西北风5-6级 康保:多云 -7℃~-14℃ 西北风5-6级 张北:多云 -5℃~-20℃ 西北风5-6级 尚义:多云 -5℃~-21℃ 西北风5-6级 过敏气象指数:极不易发 空气扩散条件指数:中 感冒指数:极易发 紫外线指数:弱 穿衣指数:寒冷 晨练指数:适宜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短信“zjkb”到10086,每月3元。 -----第3帧----- 蛇最早记于哪部古籍 ------------ 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生肖为蛇,顺居第六位。“巳”是蛇的象形字,是记时间的专用字。巳时是每天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是一天中最浪漫的时间,也是蛇最温顺的时间。 蛇的最早记载见于《史纪·三皇本纪》,书中说伏羲氏与女娲氏都是人首蛇身之物。我国最早的神话集《山海经》里的神,也多是蛇。因此有“深山大泽,必有龙蛇”之说。对生肖中的蛇,也昵称为“小龙”。 生肖蛇的特点是:“六六大顺是巳蛇,身圆体长势婀娜,小龙无足行千里,为求发展把皮脱。”“六”寓意顺利,六在《易经》中是阴数的代表,有顺乎自然的意思;在神秘文化中又含有“六神”、“六亲”等内容,大体意思遇到“六”时序是“顺”的,空间是“六合”也是顺的,因此叫大顺。蛇的形象虽凶,但是它的体形身圆体长,寓意圆 满,长寿。交配时间长且生殖力强,寓意幸福和人丁兴旺。人们用成语“画蛇添足”寓蛇无足,天然形成: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又用“蛇毛马角”比喻世上根本不存在之事。 蛇年有浪漫情结。癸巳年五行为水,水寓财。蛇每年要蜕皮,是成长和新生。蛇又称小龙,在佛经中蛇是水神无量大龙王之子。蛇沉默寡言,是一种有神秘感的动物。蛇顺行向前,非常执著,因此有“属蛇的,盘住不放”的谚语。蛇本身形象不美,但与鱼相配而成的“鱼龙变化图”,与龟相配形成的“玄武”图,与兔相配而成的“蛇盘兔”均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图案。中国人善于辩证思维,蛇有毒,但可以毒攻毒,所以各地的端午“五毒”中尽管因地域不同内容不同,但全都有“蛇”。(北京晚报) -----第4帧----- 打狼英雄俞昌 ---------- 俞昌(18 99-1975年),河北怀安县人。 俞昌自幼家境贫寒,靠当长工打短工糊口度日。1942年,他5岁的女儿被一支狼冲进屋内叼走,从此,俞昌立下誓言:不打完天下的恶狼誓不为人。于是他带上干粮,背起工具,整天在荒山野地里寻找狼的踪迹。半个月后,他终于用铁夹子打住了第一只狼,接着又连续打住几只,消息传开,四乡轰动,俞昌成为远近闻名的打狼英雄。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冀、晋、内蒙古交界地区,恶狼活动频繁,人们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据记载,怀来县一天内被狼咬死咬伤6人,龙关县一冬天被狼吃掉小孩40人,俞昌的家乡怀安县,狼害也十分猖獗,恶狼经常跳墙入院伤害人畜,一时间,人们谈狼色变,人人自危。当时虽然各地也组织巡逻围猎,但是,因狼生性狡猾,出没不定,收效甚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邀请俞昌出山打狼,俞昌也决心再度为民除害。仅数月内,就在怀安境内打狼21只,他还接受各地的邀请,带领儿子、徒弟,前往察哈尔省各地和内蒙东北的一些县打狼,每到一地,他都口传身教,介绍经验。几年间,他就带出徒弟4000多人,带领徒弟们打狼8800多只。为表彰俞昌为民除害的功绩,他先后被评为县、省和全国劳模。 1950年9月25日,俞昌出息了全国劳模大会,登上天 安门,参加了国庆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 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3年,俞昌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受到金日成的接见。 俞昌的事迹还上了《人民日报》,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坝上坝下家喻户晓。 -----第5帧----- 张家口的通桥 ---------- 张家口通桥建于1925年。是当年建黄河大桥时,拨给察哈尔都统部分钢材建成的。1999年拆除。 有关通桥的历史资料: 张家口市内分为桥东、桥西,它的称谓是以哪座桥为参照系呢?那就是清河桥,民间也称通桥。 1600年(明万历二十八年),由当时镇守张家口的都督梁秀倡导捐资组织修建的。张家口众多义民慷慨解囊积极出资出力,终得建成。建成的石桥共七孔,长25丈,宽2.2丈,高1.8丈,取名为普渡桥。 1924年7月14日夜(农历6月13),一场特大洪水将普渡桥冲垮成为断桥。这场洪水来势凶猛,使桥东成为一片泽国,淤泥几尺厚。毁塌房屋1万余间,失踪死亡两、三千人。 时任察哈尔都统的张之江,报请西北五省边防督办冯玉祥批准,决定在原桥之南修建新桥,取名叫清河桥。 1925年9月7日《民 国日报》刊登了张家口市政七项工程其中之二:“改建通桥防桥东及全市之水患。通桥原为七孔石桥,泄洪量为35m3/秒,本年改建为6孔铁桥,泄洪量为150m3/秒。” 桥梁建设由察哈尔市政厅技政工程师赵世忠负责。工程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5万两银元。工程施工经协商由平绥铁路局负责,并承担不足资金的补足。 新的通桥(清河桥)经过一年的建设于1926年初竣工。从建成的桥梁现存的资料分析,此桥为六孔,其中,由东侧起一、二、三、四孔为钢架桥,五、六孔为石桥(靠桥西一侧),采用的设计风格为当时流行的下承式铁路钢架桥。施工的工艺技术为铆接结构。 钢架通桥(清河桥)建成后,历经了7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张家口的历史变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它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加宽阔的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大桥(桥名仍沿用过去的清河桥)。 -----第6帧----- 李密牛角挂书 ----------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第7帧----- 东坡与东坡酒 ---------- 据《郏县志》载,早在千年之前,郏县就盛产一种名叫“襄陵”的美酒。中国文坛泰斗苏东坡路过郏县时,热情好客的郏县人便以“襄陵”美酒相待。苏东坡品尝之后,连称“好酒,好酒”。后来,郏县人为了纪念东坡先生的这次不寻常的郏县之行,便将“襄陵”酒更名为“眉山春”。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世纪末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郏县人对“眉山春”从酿造到勾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生产出一种香、甜、绵、纯,爽神可口的佳酿美酒--特制“东坡粮液”。 东坡先生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虽然酒量不大,也并不善饮,但却喜酒、爱酒,颇识饮酒的学问,而且还深谙许多酒的酿造方法,他能从多种酒中--品出质量的等次。在他的诗文中,提及的各种酒的名称就有27种之多。他还给后人留下了《酒经》、《酒子赋》、《真一酒歌》、《饮酒诗》等极为珍贵的酒文化瑰宝。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颇能说明他既是一位很懂得享受酒后趣味的酒仙,又是一位极会领悟“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仙境之人。 -----第8帧----- 【奇趣妙谈】牙刷 ---------- 一位女士对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说:“我和一位男士相处很久,可是不敢断定,我是不是爱上了他.”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对恋爱的考验有非常独特的看法,他说:“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测验你是否真正爱上他:你愿意不愿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 -----第9帧----- 郑成功 ------------ 郑芝龙,明末泉州人,他是大东亚的超级海盗,发迹于日本平户,取了日本妻子田川松,并生下两个儿子福松和田川七左卫门。福松7岁后来到中国,21岁把母亲也接到中国,后母亲遭清军强 奸,自缢而死,福松大恨:用日本方法剖开母亲肚子,把内脏洗净,重新入殓,从此“反清复明”。福松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本手机报由张家口日报社和张家口移动联合出品。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张家口手机报制作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