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三千首歌曲的快乐与哀愁 ★贴身感觉:我在餐厅等你 ★过年的烦恼:娘家和婆家 ★网文:小孩的问题伤脑筋 ★品鉴:爱,永远不说再见 ★战争横财之一牙医也疯狂 -----第2帧----- 2月22日 星期五农历癸巳年正月十三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转多云 5℃~-6℃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宣化:晴转多云 6℃~-7℃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万全:晴转多云 5℃~-6℃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安:晴转多云 5℃~-6℃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阳原:晴转多云 6℃~-5℃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蔚县:晴转多云 5℃~-5℃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涿鹿:晴转多云 8℃~-3℃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来:晴转多云 7℃~-4℃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赤城:晴转多云 2℃~-10℃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崇礼:晴转多云 0℃~-11℃ 西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沽源:晴转多云 -3℃~-15℃ 西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康保:晴转多云 -3℃~-15℃ 西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张北:晴转多云 -1℃~-11℃ 西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尚义:晴转多云 -1℃~-13℃ 西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过敏气象指数:极不易发 空气扩散条件指数:良 感冒指数:极易发 紫外线指数:弱 穿衣指数:寒冷 晨练指数:较不宜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短信“zjkb”到10086,每月3元。 -----第3帧----- 【名家】生活是一种态度 ------------ □莫言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悲与乐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想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萧十一郎说,他从小就失去了爹娘,与狼生活在一起,狼是最忠贞的动物,就好像他一样,从小,他就学会了在苦中做乐,他清楚地知道世界的现实,他想要逃避,想要过宁静的生活,可是现实却逼迫着他向前,不允许他停止脚步。 我知道萧十一郎本就是古龙想象中的一个人物,可是这也是他自己形象的一种典范,年轻的时候受尽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老通过酗酒来度过余生,这也导致了他英年早逝。其实,比起金庸我是更加地喜欢古龙的,至少说,比起古龙,金庸是幸运的,所以,这也是他们写作创作风格的不同之处。 古龙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能有家的温暖的生活,就好像就是小说中的萧十一郎,正因为如此,所以萧十一郎喜欢上了沈碧君而不是风四娘,因为沈碧君代表着善良、美丽、真诚。 因为看清了世界真实的面目,所以他总是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保持在安全线内,他的要求不多,只想着平静的生活,想要一个家,这也导致了邪 恶派连城壁的出现,其实连城壁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作为一个保养的孩子,没有受到过一点的亲情,知道遇上沈碧君,这而,也是问题的根源。 多次被误会,不解释,因为时间会证实一切,多次想要了断自己的生命,可是使命却让他不能如此。所以他就这样的坚强的活了下来。原著中,本来萧十一郎的结局本不是很好,这也让大师古龙很是不满,于是又着手写了续《火拼萧十一郎》,于是有了完美的结局。其实这也是古龙自己想要有的生活的结局,可是都不能如愿。 生活其实就是如此的现实,现实得让人可怕,可是我喜欢萧十一郎的那个角色,苦中作乐,也许我是应该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学习他对于生活的态度,虽然我是没有什么护刀家族的使命,但是至少我应该为我的事业想一想。世界上的人那么多,品种又是那么的多,我能考虑的又能有多少呢,学着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至少不要让自己受伤,不要让自己轻易的受伤。 -----第4帧----- 林夕:三千首歌曲的快乐与哀愁 ------------ □何言 他用多愁善感的笔触替我们去轻碰着人生的点点滴滴,那些因为林夕的词句而辗转反侧的日子,亦同时印证着香港流行乐的璀璨与辉煌。 2009年1月18日,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现场,颁发代表香港乐坛最高荣誉的大奖--金针奖。这一年的得奖者,是时年47岁的林夕。 当林夕走到台上,从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手中领取这个代表音乐人终身成就大奖的时候,台上台下,所有的歌手和创作人都起身鼓掌示意,掌声经久不息。 林夕本人显然也是激动万分,站在台上的他显得瘦小,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拿过奖杯,他略带颤音地说了下面这段话: “上星期收到一位陌生读者的电邮,她对我说,听到我写给陈奕迅的一首歌--《黑择明》,那首歌的意思是从黑暗中选择光明。她凭着这首歌,陪伴她度过了抑郁症;也因为这首歌,将她从自杀的边缘拉了回来。只要我以前所写的任何一首歌,即使再悲伤的歌,能够令大家认识到悲伤,然后再写些励志的歌,能够在了解悲伤,发泄出来之后,懂得怎样去为自己的心灵保温,我觉得这才是最大最高的荣誉,才是值得我为乐坛所付出的半生……” 香港乐评人冯礼慈曾经充满感慨地断言,在一、二百年后,大家认同代表香港这时代歌词文学创作的,将是以林夕为首的、充满现代意象的歌词。 这就是林夕,这就是最能代表港乐的创作者。 少不经事的我曾经一度坚信,“林夕”就如同“佚名”一样,是一群人的指代,甚至可能是一个创作团队。直到后来真的明白,林夕就是林夕,这些歌词都出自于这个其貌不扬、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儒雅男子笔下,才不得不开始佩服起他的伟大。 林夕迄今为止,已经写了超过三千首歌词。这个纪录足以载入史册,已空前,且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也绝后了。(摘自《夜话港乐》) -----第5帧----- 【茶座】贴身感觉:我在餐厅等你 ------------ □张小娴 我们都经历过在餐厅等待情人的岁月。 初次约会、初次剖白、示爱、吵架、忏悔、分手、和好如初。恋爱离不开餐厅,回忆从这一间到另一间,等待的日子总是患得患失。 相约等候的餐厅,最好有落地玻璃,可以一边等他,一边看街外人来人往,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在等待心爱的人出现。我才是餐厅里最有希望的人! 然后他来了,抱歉来迟了,我心甘情愿说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刚刚才到。” 再好一点的餐厅,是可以看到海景和日落,最好有厢座,如果不幸厢座给别人占去了,侍应请你坐在另一张台,总是有点忐忑不安,紧盯着四周的厢座,希望他们快些结账,那么,在他来之前,可以换一张厢座,他来了,才不好意思提出呢! 如果是厢座,就可以坐在他旁边,方便他拉着我的手。如果觉得自己的左边脸比较好看,当然要坐在他的右边。 最坏是在人太多的餐厅等待,他因为某些原因,迟到一小时,众目睽睽,整间餐厅的人都目睹我孤单失望沮丧地等了一小时,无论如何,我不得不向他发脾气,别让旁人以为我是一相情愿爱他,所以不敢向他发脾气。其实,我心甘情愿在餐厅等你,等待的时刻也是甜美的。 -----第6帧----- 过年的烦恼:娘家婆家 ------------ □黄晔 父母都是外地人,家里的亲戚隔得远,逢年过节,一切该准备的东西都只适量准备,一家人习惯了安静的日子。 婆家却很热闹,公婆在小镇工作,亲戚都在本地。先生有两个叔、三个舅一个姨,堂、表兄弟姊妹十来人,各自成家、生子,队伍十分壮观。从初一开始就互相走动,中午在你家,晚上又去我家,他们乐此不疲,常常所到之处人声鼎沸。 亲戚的称呼很热闹。把叔叔叫爹,公公是老大,接下来是二爹、幺爹。你听听,连爹都有几个,热闹。把小姨叫姨儿,也更热乎。开始,不习惯叫爹,叫姨儿,很多年都是见面笑笑算作打招呼,幸而,他们也不见怪。 婆家的菜都是热闹的。我习惯了清淡,他们却喜欢大味,不咸不辣就吃不下。当地还讲究八大八小,凉菜热菜蒸菜,摆满大圆桌。婆婆一边招呼客人吃菜,一边说:没有什么菜啊,你们吃好。 这些热闹,我却一直很不适应。婆婆很照顾我,在家专为我做菜,出去一定事先提醒主人要准备清淡口味的,吃饭时还要坐在旁边,为我夹菜;公公甚至还特别从图书馆借书,亲戚们来了,打过招呼,也可以关进房间看书。可每年春节我都还是会被热闹得犯一次头疼病,在床上躺一天。 怕去婆家过年,却不能不去。今年去之前,先生说:年文化本来就是俗文化,你就把自己当本地人,当俗人,置身其中也许还可以找到写作的题材呢。此言有理,依计而行。 除夕,帮婆婆支桌子摆碗筷,一碗碗菜端上桌,电视声音很大,屋子里人挤挤挨挨,热气蒸腾,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满足。晚上,乡下二爹一家过来,很自然地叫出了二爹二妈,又陪着他们闲聊,才知道,他们的日子比往年好了许多。初二,陪公婆去看外婆,又去二舅家,舅舅又说到他家委屈我了,还说特别做了清淡菜。公公说:她现在慢慢适应了。吃完饭,接着打牌,闲聊,看电视。晚上发现,这次居然没有头疼。 细说起来,安静有安静的好,热闹有热闹的妙。关键在,做媳妇要练就一身百变功夫,能尽快将自己真正融入婆家。(今日早报) -----第7帧----- 【网文】小孩的问题很伤脑筋 ------------ 带五岁的小侄子去了趟公园,碰见好几对热恋中人,小侄子好奇得不得了,提出了若干问题,现摘录如下: 问:那个阿姨为什么坐在叔叔腿上? 答:因为阿姨讲究卫生,那凳子又不干净,阿姨怕把裤子弄脏,只好坐在叔叔腿上了。 问:叔叔为什么亲那个阿姨? 答:叔叔说自己每天都刷两次牙,阿姨仔细闻闻,检查叔叔有没有撒谎。 问:那个叔叔干吗抱着阿姨走呀? 答:阿姨穿那么高的高跟鞋,肯定把脚扭了,穿高跟鞋多危险呀! 问:那个阿姨怎么拧叔叔的腿啊? 答:那个阿姨是医生,他在给叔叔检查身体呢! 问:我可以给我们班的小朋友检查卫生、检查身体吗? 答:不可以!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细菌,离得近了就会传染,就会生病,就得打针吃药,所以跟别人一定要保持距离! 问:那叔叔阿姨为什么可以? 答:因为他们正在谈恋爱。谈好了就可以结婚,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互相习惯了就不会传染了。但不应该在公共场所这样,不礼貌! 问:谈恋爱是干什么用的? 答:结婚以前互相了解一下对方是不是臭脚、睡觉打不打呼噜、挣的钱够不够买房子吃麦当劳会不会照顾孩子等等。 问:为什么要结婚了才能有孩子? 答:因为养孩子费钱又费力,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需要两个人分工合作。 问: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还亲嘴了呢,他们是在谈恋爱吗? 答:(汗)胡说!看电影要买门票,找工作要有学历,谈恋爱也得有资格呀,你们班小朋友会自己做饭吗?能挣钱给自己买房子吗?啥都不会就会亲个嘴怎么能叫谈恋爱呢?那叫不讲卫生! -----第8帧----- 爱,永远不说再见 ------------ □方卫平 小猪汤姆第一天上学,他多么不想和送他到学校的爸爸说再见。告别的时候,他向爸爸要了一个吻,一次拥抱,又请他念了一个故事,挠了一记痒痒,荡了一个飞摆,蹭了一下鼻子……猪爸爸怎么rěn心拒绝这些爱的请求呢?他给了小猪一个吻,又一个吻,再一个吻……当他最后终于决定和儿子挥手道别的时候,却遗憾而又惊喜地发现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于是,父子俩还没有来得及道完别,就欢欢喜喜地走在了一起回家的路上。 打开荷兰作家南茜-考夫曼与韩裔荷兰插画家琼-希-斯佩特合作的图画书《再见》,我们一度以为它所要处理的是一个古旧的幼儿成长话题,令我们想起在幼儿故事中得到反复演绎的“第一次上学”的母题与情境。不过,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作者在结尾处以一个文学味儿十足的漂亮转折,把一个几乎被讲滥了的教育故事变成了一则充满情味和意味的生活童话。故事里的汤姆到最后还是没有爱上学校,这使得我们原本期待见到的教育意义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地落空了。 毫无疑问,一种难以抗拒的温暖的情愫在瞬间淹没了我们此前所生的关于它的教育意义的一切期待。尽管汤姆最终并未能完成他学习独立的第一课,然而在他与爸爸以彼此之爱为圆心所展开的妥协游戏之间,有一种比暂时的成长目标更打动我们的内容,使我们不但对他的所有任性的行为给予真诚的理解,更为他所得到的这样一个欢欣的结尾感到由衷的快慰。 所以,这是一个关于深情、关于眷恋、关于爱的故事。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显然需要放弃有关幼儿故事的某些过于功利的想法,专心去体味它所包含的叙事技巧与动人深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故事里那头终究也没能走出情感依赖的小猪所享有的那份珍贵的人间欢乐。虽然一天一天,我们总是要和身边所爱的人们作暂时或长久的道别,但彼此之间的那份深情牵连,却从不曾因为别离而告退。爱,就意味着永远不说再见!(中国教育报) -----第9帧----- 滑铁卢战役以法军全线崩溃而结束。这场战役中,法军死伤约3万,联军死伤2万。此后,欧洲整整一代人都靠着从这5万多亡者的口中拔下来的牙齿来微笑与进食。 战争横财:牙医也疯狂 ------------ 拿破仑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却有一批人为此而大发横财,这就是如同幽灵般游荡在欧洲的牙医们。 ●战场幽灵 在近代欧洲,人牙比人造牙的价格要高出4倍左右,人牙从来都是供不应求,牙医们总要想点其他办法才能够把生意做下去。 正常情况下,牙医们的二手牙主要来自停尸间、解剖室和绞刑架,当然,要是坐等这些渠道的人牙就跟坐旱地等雨一样不靠谱。实际上,最大的牙齿供应商是那些盗墓人。 正因为如此,富人们始终不惜高价以获取人牙。而牙医们最终发现,战争才是获取牙齿的最佳途径。一场战争下来,牙医们攫取的人牙足以用上多年。 ●滑铁卢牙 滑铁卢战役后,战场上遗留了5万死伤士兵。夜色笼罩大地,大群的攫牙人踏进这片死地,在死尸中来回转悠。 在滑铁卢战场上攫取的牙齿数量是空前的,此前,人牙是如此稀缺,但经滑铁卢一战,流入欧洲市场上的牙齿简直不计其数,以致于这一大批人牙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品牌:滑铁卢牙。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与其用那些从腐烂死人或绞刑架犯人身上的牙齿,那些死于刀枪的士兵身上的牙齿要好得多。因此,滑铁卢牙不啻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大笔横财,不但供应了整个欧洲,让牙医们大发横财,甚至还漂洋过海,满足了大西洋彼岸美洲国家的需求。 但是,很多人对于这种残rěn暴虐的逐利行为深恶痛绝。1837年,英国的一位制造商克劳迪厄斯-阿什完善了瓷牙的制作工艺,并开始了商业化生产,希望以此改变这种不人道的行为。 即便这样,很多牙医依然不愿意使用瓷牙。于是,不论是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还是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这些牙齿掠夺者依然如同幽灵一样,游荡在硝烟刚刚散尽的战场上,残rěn榨取着那些可怜的战争幽魂。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张家口手机报制作 责任编辑:田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