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敬畏之心
★智慧之路
★三病合并
★谁来买单
★请你来坐

-----第2帧-----

3月22日 星期五
农历癸巳年二月十一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转晴
5℃~-8℃
西北风4-5级转3-4级
宣化:多云转晴
6℃~-10℃
西北风4-5级转3-4级
万全:多云转晴
5℃~-8℃
西北风4-5级转3-4级
怀安:多云转晴
6℃~-8℃
西北风4-5级转3-4级
阳原:多云转晴
9℃~-9℃
西北风4-5级转3-4级
蔚县:多云转晴
9℃~-9℃
西北风4-5级转3-4级
涿鹿:多云转晴
9℃~-7℃
西北风4-5级转3-4级
怀来:多云转晴
8℃~-8℃
西北风4-5级转3-4级
赤城:小雪转晴
2℃~-13℃
西北风4-5级转3-4级
崇礼:小雪转晴
1℃~-16℃
西北风4-5级转3-4级
沽源:小雪转晴
-3℃~-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康保:小雪转晴
-2℃~-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张北:小雪转晴
-1℃~-14℃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尚义:小雪转晴
2℃~-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过敏气象指数:易发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良
感冒指数:极易发
穿衣指数:冷
紫外线指数:弱
晨练指数:较不宜

-----第3帧-----

【小小说】
唐小虎的理想
------------
□王海椿

唐小虎经常被周围的人们戏称为唐伯虎。但唐小虎既不会写诗,又不会作画,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调。但唐小虎有一个习惯或者叫爱好,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唐小虎特别爱干净,爱整洁。

他的举动起初被同事们认为是洁癖,甚至认为他是爱表现。比如,有的同事打扫自己的办公室,走廊上会留下一些拖把没有拧干滴下的水渍,唐小虎就会默默把水渍拖了。单位厕所有雇用的钟点工早晚各清理一次,但单位二十几个人你冲我洗,洗手池难免有污渍,唐小虎经常顺手把洗手池的污渍擦了。

使同事惊诧的是一天唐小虎和同事去银行办事,银行门口有一泡狗粪,很多路过的人都绕开走,银行的保安也视而不见。唐小虎让同事等一下,他跑到马路对面的报亭买来一份报纸,把狗粪包了,扔到垃圾箱里。

还有一次另一个同事也发现了唐小虎的怪癖,那是个周末。这个同事去看朋友,因为好久没去看这个朋友了,加之街道改建,到了朋友家附近,却找不到路,于是停下来问旁边一个正在清理墙上广告单的人。众所周知,大街上、巷道里常见疏通下水道、代办证件之类乱七八糟的广告。当时这个人正在揭一个医疗广告,同事在后面叫:“师傅,请问兰花巷58号怎么走?”这个人回过头来,吓了同事一跳--却是唐小虎。同事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唐小虎却像没事人似的,说看着碍眼。还感叹道,唉,哪一天这些乱张贴的事才能彻底管好呢?同事哭笑不得,说唐小虎,这么大的城市,你管得过来吗?

其实,同事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唐小虎家附近有个公园,他每天晚饭后喜欢到公园散步,看到有人随手丢弃的纸巾、易拉罐、饮料瓶,他都弯腰一一捡起扔进垃圾箱。时间久了,他逛公园仿佛不是为了散步而是专为公园打扫卫生的。许多人误认为他是捡垃圾的他也不生气。

-----第4帧-----

这个城市有一条城中河,河两边的护栏上装了几排霓虹灯管,有关部门称之为“亮点工程”。时间长了,缠绕霓虹灯的铁丝锈蚀脱落,有些灯管就下垂,不在一条线上。一次唐小虎路过城中河堤,发现了这个情况,就取来了钳子、铁丝把灯管一一扶正,重新绑好。恰巧这一天一位领导在一行人陪同下视察市政工程,看到唐小虎的举动,领导亲切地握着唐小虎的手说:小伙子,干得好,我们市政部门就需要像你这样一丝不苟敬业的人!

谁也没想到唐小虎会出意外,事故就发生在城中河堤边。这一次唐小虎又发现河堤护栏的霓虹灯管有几处因铁丝脱落下垂了,就去重新捆绑,结果有一处漏电,他被电倒后跌落水中,当时没人发现,不会游泳的他就再没能起来!

人们在整理唐小虎的遗物时,发现了他小学时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我们小时候差不多都写过这样的作文,理想大多是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等。我当时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的售货员,因为我有几次都在我家附近的商店看到一个售货员阿姨随手从大玻璃柜里摸出一颗糖就吃,我想当售货员就可以天天吃糖。当然我不会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而是说当售货员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唐小虎这篇作文,让我震惊了!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环卫工”。我们不知道小小的唐小虎怎么没听老师的教诲,写上当“科学家”之类的伟大理想,而写当一名环卫工。毕竟我当年写当售货员还有糖吃,而当环卫工除了起早摸黑、流大汗、吃灰尘外还会有什么好处?而那时候他怎么就想起当环卫工呢?难道他所有的行为,业余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圆环卫工的梦?

可惜,唐小虎死了,这成了解不开的谜。

-----第5帧-----

【点滴】
敬畏之心
------------
□阎崇年

皇帝有敬畏之心吗?有,我举两个史例。

一次康熙帝在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到第四日,步诣天坛,大雨如注,水满两靴,衣尽沾湿,步行回宫。其敬诚之心,诸臣莫不感动。

唐太宗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所以,唐太宗时以“常谦常惧,日慎一日”自警。然而,明君有畏,昏君无惧。

总之,做帝王将相,做平民百姓,常敬常谦,日勤日慎,都是应当去做的,也是很难做到的。人,不可没有敬畏之心。(摘自《大故宫3》)

智慧之路
------------
□尼采

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

一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

二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

三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由于在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

-----第6帧-----

【茶座】
三病合并
------------
□杨朝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对“手机依赖症”这一颇为“文艺”的描述,透着许多无奈。

其实,“手机依赖症”并非孤立存在,往往和“网络性格说”“下班沉默症”连在一起。在现实与虚拟的角力中,人们宁可去体验“镜中我”,却不愿意扮演“真我”,在时间分配上厚此薄彼,在角色转化上含糊不清,由“手机依赖症”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再重复上演。

当一些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玩手机”的时候,手机这一通讯工具摇身一变,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性格。

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认为过分依赖手机而忽视当面交往的现象普遍存在。

“手机依赖症”在关上一扇社会互动之“门”的同时,也建构了一道社会排斥的“心墙”。“手机依赖症”也是“网络性格说”的载体延伸,浏览网页、上网聊天、刷微博、搜索成为手机的新兴功能。换言之,如果脱离了网络,“手机依赖症”就成了水中花、雾中月。

在网络提供的匿名空间里,人们乐此不疲地获取信息、发泄情绪、塑造角色、建构关系;网络既满足了人们尊重和交往的需要,也为人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平台。依托网络的手机之所以有吸引力,就在于它提供了另类的社会空间和新潮的互动平台,符合一些人的性格特征和消费旨趣。

因此,“手机依赖症”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但如何消除和减缓“手机依赖症”的负面影响,每个人的自我克制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社会活力的进一步激发,促进社会互动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新。只有现实空间的吸引力增强了,才会将人们从手机的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来源:《中国妇女报》,画:Killian)

-----第7帧-----

【驿站】
谁来为失误买单
------------
□睿雪

在德国多特蒙德的一家博物馆内,珍藏着德国已故艺术家马丁·基彭贝尔格的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黑盆。黑盆被固定在一个高约2.5米的木架上,盆里的白色物质体现的是从屋顶滴落下来的液体,整个作品的主题是“当屋顶开始滴漏时”。

不久前,这个作品被一个名叫约翰娜的清洁工毁坏了。原来,约翰娜被博物馆聘用不久,她在打扫展区卫生时看到了被“弄脏”的黑盆,于是非常认真地用抹布将盆里的白色粉末擦去了。

这件艺术品的保险金额是80万欧元,也就是说,约翰娜一抹布就把80万欧元给“擦”掉了。

媒体很快针对这件事情采访了馆长维腾格尔,80万欧元的保险金将由谁支付?清洁女工约翰娜将承担什么责任?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维腾格尔扛下了责任。他声明,这笔费用将全部由博物馆支付。至于对约翰娜的处置,维腾格尔的回答更让人意外:“除了将打扫展馆卫生时该注意的事项传达给她之外,我们不会追究她的任何责任。”

“为什么?”所有记者都不解。

“每个人看待艺术品的眼光不同。在清洁工约翰娜眼里,这个盆仅仅是一件需要打扫的物品。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不能被大众理解的作品,有没有必要展出?另外,失误是由于我们内部管理不当而发生的,因为我们在招聘她后还没来得及交代更多细节。所以,责任不在清洁工。”维腾格尔坦诚地回答道。

他的话,赢得了记者们的阵阵掌声。的确,对于很多所谓的艺术品,清洁工往往只有4个字可以想,那就是“需要打扫”,而维腾格尔也理应为他们的失误买单。(摘自《环球人物》)

-----第8帧-----

【书斋】
请坐啊
------------
□刘墉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街头,看见高楼下面伸出一个长长的消防栓,粗粗的水管前面有两个开口,想必失火时可以供两个救火用的水管连接在上面。

奇怪的是,那消防栓上焊了5排尖尖的锯齿。我停住步子,盯着看,想那锯齿的用处。

旁边一个街头的流浪汉冲我一笑。“想不通,对不对?”他哈哈大笑两声,“告诉你,是为了防止我这种人坐在上面,所以焊了锯齿。”

想起有一次去欧洲,导游带大家经过一处国家公墓。上千个墓碑,整整齐齐地立在如茵的草地上,像是穿着白色制服的军人,肃立着。

“你们看!”导游指指墓碑,“每个墓碑都是尖的,知道为什么做尖吗?因为那些墓碑都不高,他们怕有人坐在墓碑上。”

93岁的母亲过世了,依她的遗愿,就葬在离家不远的教堂墓园。

“墓碑不必高,上面也不要做尖。”我对墓园的人说,“要宽宽大大的,我不怕人们坐,相信我母亲也不在乎。”“哈哈!”墓园管理人一笑,指指远处,“你该去参考一下那边的那个。”当时因为心情不好,又值隆冬,我没过去看。

直到今年春天去扫墓,经过他指的地方,才发现有个墓,居然没有碑,只有个石椅子。厚厚的花岗石的椅子正在路旁,好像是特别为人休憩设置的。再仔细看,椅子的侧面刻着一个人的名字和生卒年:1956-1998。

他只活了42个年头。那椅子就是他的墓碑。(摘自《精品故事吧:人性之光》)

-----第9帧-----

【言论】
◎男人一直无法做到的一件事,微博做到了,那就是让女人的唠叨止于140个字。--微博的力量。

◎发微博和检查电子邮件比咖啡、酒精、性、工作、消费更具诱惑。--德国最近一项调查记录人们每30分钟产生的欲望,样本为18岁~85岁的205人,结果令人非常意外。

◎有一个投行菜鸟问:“什么是投行?”前辈拿了一些烂水果问他:“你打算怎么把这些水果卖出去?”菜鸟想了半天说:“我按照市场价打折处理掉。”这位前辈摇摇头,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烂水果去皮切块,弄了个漂亮的水果拼盘:“这样,按照几十倍的价格卖掉。”--什么是投行。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的美好回忆,让泪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尔想起,记忆犹新,就像当初,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三毛谈失恋。

◎30年来,我信守一条原则:主宰世界的是利益。在我面前,人们总是用最高尚的动机来标榜他们的行为。而我只是心不在焉地听他们说,心里却想:找出利益之所在。--萨特戏剧《魔鬼与上帝》中,一个银行家这样表达自己对世界与人的看法

◎死亡如此紧紧地跟随着生命,并不是因为生理需要,而是因为嫉妒。生命太美了,死亡爱上了它,这是一种充满嫉妒心和占有欲的爱,它紧紧抓住所能抓住的一切。--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这世上最不容易的感情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一向只知流泪的男人,为你流了血;第二种是一个只懂流血的男人,竟然为你流了泪。--不论哪种,唯有珍惜。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