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说到女性的权利平等,除了大家都熟知的“三八”节外,世界各地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节庆活动和民族传统文化,他们有趣的妇女文化也让人啧啧称奇。请看第3帧,一女可嫁多夫,探秘女性有特权的节日和民族!

【导读】
★专家发现以植物为食素食蜘蛛
★非洲原始部落佩戴硕大的唇盘
★揭秘海地巫毒教男女瀑布洗礼
★日本女人华丽和服背后的秘密
★尼加拉瓜复活节吃蜥蜴可壮阳
★印度神庙里让人面红耳赤雕像

-----第2帧-----

4月2日 星期二
农历癸巳年二月廿二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
18℃~5℃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宣化:多云
18℃~6℃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万全:多云
18℃~5℃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安:多云
18℃~7℃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阳原:多云
20℃~6℃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蔚县:多云
20℃~6℃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涿鹿:多云
18℃~6℃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来:多云
18℃~5℃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赤城:多云
16℃~5℃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崇礼:多云
14℃~2℃
东南风3-4级转东南风微风
康保:多云
13℃~-3℃
西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沽源:多云
13℃~-3℃
西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张北:多云
15℃~-1℃
西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尚义:多云
16℃~-2℃
西南风4-5级转西南风3-4级

过敏气象指数:极易发
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指数:中
感冒指数:易发
紫外线指数:中等
穿衣指数:冷
晨练指数:较适宜

-----第3帧-----

【特别策划】
探秘女性有特权的节日和民族
------------
1.瑞士妇女掌权日:男人统统“闭嘴”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嘴”。

2.西班牙女市长节:“围攻”不听话的男人
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3.尼泊尔妈妈节:丈夫变煮夫
4月,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

4.印度棒打男人节:已婚男子排队挨棒打
在印度,一向地位低下的妇女,每年夏季都有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男人将全身涂上鲜艳的色彩,而妇女则会穿上五颜六色的服装,头上裹着彩色的头纱,手拿竹竿“棒打男人”。

5.德国妇女狂欢节:不得查探妇女隐私
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男人们不得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当天,女人们还有个重头节目就是,剪断男人的领带!

6.希腊主妇休息日:家务男人全包揽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腊的“主妇休息日”。这天,妇女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一切家务全由男人承担。

7.法国女性地位高:男人不能容rěn女性开车
法国的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只有在一件事上,法国男人对女人是不能rěn让的,那就是开车。只要看到有停放不规则的车,他们一定就会说,“那一定是女人干的。”

8.昆明女儿国:舅管礼仪母掌财
位于昆明市云南民族村的“摩梭人家”被称为昆明的“女儿国”,在摩梭人家庭内部,女性的地位很高,“舅管礼仪,母掌财”,家庭成员相伴终老。

9.非洲图阿雷格人:男子面纱头巾半遮面
图阿雷格人起源于今天的利比亚,他们有与很多非洲地区传统不同的一夫一妻制,还有与很多伊斯兰教国家不同的男子戴面纱、围头巾的习惯,而女子却不用戴面纱。

10.四川女王谷:女性可以嫁多夫
这里的女性地位较高,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文化元素。

11.基里维纳群岛卡图马族:女人可以强 奸男人
在卡图马族甘薯节里,女人们在节日庆祝仪式中可以强行与她们碰上的外族男性发生性关系。

-----第4帧-----

【生物传奇】
科学家首次发现以植物为食的素食蜘蛛
------------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素食蜘蛛,并给它取名Bagheera kiplingi(出自吉卜林的小说《丛林之书》,故事中善良的黑豹名为Bagheera)。

这种蜘蛛生活在中美洲的树林中,虽然它们是“素食主 义者”,但偶尔也会嚼两个蚂蚁的幼虫打打牙祭。不过,金合欢树上的贝尔特体(长在树叶的顶端,富含胶质和蛋白质)才是它们的主食。

在此之前,人类还未在蜘蛛界发现过“素食主 义者”,尽管有些蜘蛛会摄入少量的花蜜,但并不将其作为主食。

此外,这种素食蜘蛛的雄性是蜘蛛界的“好男人”、“好父亲”,他们会帮助“蜘蛛妈妈”一起照顾卵以及年幼的蜘蛛,这在蜘蛛界是闻所未闻的。

-----第5帧-----

【探奇天下】
非洲原始部落佩戴硕大唇盘
------------
在奥莫国家公园里,穆尔斯人(Mursi)因佩戴餐碟大小的唇盘而最为出名,该部落的女性从十几岁开始佩戴这种东西。穆尔斯人居住在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约1840公里的奥莫河谷。据估计,现在该部落成员不超过1万人。

作为由女孩向女人转变的标志,女孩从13岁开始通过佩戴唇盘来拉伸她们的下唇。刚开始时,她们会在下唇切开一道1厘米长的口子,然后插入一个木栓,这一过程非常痛苦。经过几周,等到伤口愈合,木栓会换成更大的,她们的下唇会变得越来越长。

当这个洞变得足够大时,她们就会把直径大约是4厘米的第一个粘土或者木盘放进去。经过1年的时间,随着下唇的长度不断增加,她们会用更大的唇盘更换原来的。女人决定唇部被拉伸的程度,因为有些人的不适感会比其他人更强一些。

最终她们佩戴的唇盘直径大约在8厘米到20厘米以上。为了适应唇盘的存在,一些女性不得不拔掉下颌上的部分牙齿。

在奥莫国家公园里,穆尔斯人(Mursi)因佩戴餐碟大小的唇盘而最为出名,该部落的女性从十几岁开始佩戴这种东西。穆尔斯人居住在距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约1840公里的奥莫河谷。据估计,现在该部落成员不超过1万人。

-----第6帧-----

【神秘礼仪】
揭秘海地巫毒教男女震撼瀑布洗礼
------------
海地,以巫术和神明法力为主的巫毒教,是当地两大官方信仰之一。海地在每一年都会为了庆祝巫毒节而放假一天。

海地,以巫术和神明法力为主的巫毒教,是当地两大官方信仰之一。在海地圣水镇举行的年度庆典上,数以百计的巫毒教徒聚 集在瀑布下沐浴。在海地圣水镇举行的年度庆典上,数以百计的巫毒教徒聚 集在瀑布下沐浴。

“巫毒”(Voodoo),原意是“精灵”的意思。它原来是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16世纪时,海地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的白人殖民者把大量非洲黑奴贩卖到海地的同时,也把流行于非洲的原始宗教带到了海地,后来这些非洲黑奴将罗马天主教许多繁杂的宗教仪式与当地土教混合,便形成了神秘、诡异、令人恐怖的巫毒教。

在海地圣水镇举行的年度庆典上,数以百计的巫毒教徒聚 集在瀑布下沐浴。信徒们全身几乎一丝不挂,手舞足蹈地站在瀑布下净身,相信这可以洗去他们的罪恶,同时带来明年的好运和健康。有许多海地人相信,如果不参加巫毒教的祭礼,便难免被其所害!

-----第7帧-----

【国际花边】
日本女人华丽和服背后的尴尬“秘密”
------------
日本和服是日本的民族传统服饰。在中国,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喜欢旗袍,也不是平时常看到的。而在日本,和服却是每个女人的最爱,而且常常穿着和服“招摇过市”。

和服是每个日本女人的最爱,为什么呢?原来这美丽的和服里面,隐藏着一个秘密。

日本女人并非天生丽质,她们不仅不能与欧美的女人相比,就是比起中国的女人来,也占不了上风。这首先要怪她们的身材,她们既无欧美女人高大,也不及中国女人匀称,若是参加世界级选美大赛,恐怕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

与身材瘦小不成比例的是,日本女人的腿部却是不恰当地“高度发达”,尤其是小腿,其粗壮强大,令人望而生畏。对此日本男人有个形象的称呼:大根腿,即“萝卜腿”的意思。

日本女人长成这样,应该怪罪于“榻榻米”这种特殊的起居方式,世代相传的跪坐与盘腿坐,使日本女人的双腿受尽扭曲和压迫,就像过去我们中国女人裹小脚。

东瀛女子就是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的。这种叫作“和服”的美丽服装,就是这样被发明创造出来的。

尽管艺伎的服装被归类为和服,但事实上却与传统的和服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和服后领很高,通常能把妇女的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艺伎所穿着的和服的衣领却开得很大,并且特意向后倾斜,让艺伎的脖颈全部外露。

-----第8帧-----

【奇闻异事】
尼加拉瓜复活节吃蜥蜴大餐可壮阳
------------
当地时间2013年3月19日,尼加拉瓜马那瓜,Garrobo汤或牛肉汤里放一些鬣蜥蜴和海龟可以壮阳,这是尼加拉瓜复活节最为特别和盛大的美食,虽然政府一再禁止猎捕食用这些稀有动物,不过还是敌不过人们的口腹之欲。

-----第9帧-----

【趣看天下】
印度神庙里让人面红耳赤的雕像
------------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方大约600多公里的中央邦北部有一个小镇--克久拉霍Khajuraho,这里曾是公元九世纪盛极一时的昌德拉王朝都城所在地。

昌德拉王朝的100年间,在克久拉霍方圆10公里建起了85座风格各异的印度教与耆那教石雕神庙,并在神庙的外墙上雕刻了许多男女寻欢的性爱场面。至于当时为什么统治者要在神庙外墙上雕刻这样的雕像,至今仍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昌德拉的国王们都荒淫奢靡,他们用这些雕刻来刺激自己的性 欲,及时行乐;另一种说法是,印度传统认为,“爱”是与生俱来的,可以无师自通,但“性”却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因此,这些神庙雕像是用来对婆罗门男孩进行性教育用的,因为多数人都要到庙里拜神祈祷,因此这是开展性教育的理想场所。

第二种说法:在古印度文化中,性与宗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印度教注重性能量和性信仰,在宗教教义中,是依靠性来达到获取终极快乐的目的的。印度教认为,通往“摩克沙”——“解脱”,有四个途径,也就是责任、钱财、瑜珈和性爱,而这些雕刻就是用来帮助人们通过性爱这个途径达到“解脱”的目的。根据这种理论,人可以从性 交所带来的愉悦中获得解脱和救赎。

第三种说法:在昌德拉王国时期,佛教盛行,许多人整日沉湎于修行之中,希望能早日实现转世和轮回。大批男子都去当了僧侣,整日在庙里念经拜佛,导致田地荒芜,经济停滞,生育率和人口下降,国力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国王为了让这些清心寡欲、不思凡尘的男人重返社会、回归家庭,于是就拨款修建大批庙群,并在庙墙上雕刻一些性爱的场面,撩拨那些成天在庙里潜心修行的男人的情欲,好让他们动凡尘之念,回家生儿育女,这样人口上升,社会稳定,国力方可重振。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王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