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傅作义夜袭五原城
★北魏第一功臣卫操
★昔日张家口展览馆
★封建帝王大多短寿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

-----第2帧-----

4月17日 星期三
农历癸巳年三月初八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转阴
10℃~0℃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宣化:晴转阴
11℃~-1℃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万全:晴转雨夹雪
10℃~0℃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安:晴转雨夹雪
10℃~-1℃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阳原:晴转雨夹雪
13℃~1℃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蔚县:晴转雨夹雪
11℃~1℃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涿鹿:晴转阴
13℃~2℃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怀来:晴转阴
13℃~2℃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赤城:晴转阴
8℃~-3℃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崇礼:晴转阴
7℃~-6℃
西北风4-5级转东南风微风
沽源:晴转阴
5℃~-7℃
西北风5-6级转西南风3-4级
康保:晴转雨夹雪
5℃~-7℃
西北风5-6级转西南风3-4级
张北:晴转阴
7℃~-6℃
西北风5-6级转西南风3-4级
尚义:晴转雨夹雪
8℃~-7℃
西北风5-6级转西南风3-4级

过敏气象指数:较易发
空气扩散条件指数:优
感冒指数:极易发
紫外线指数:最弱
穿衣指数:冷
晨练指数:较适宜

-----第3帧-----

【史海探秘】
朱棣缘何没继承皇位
------------
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 班人。

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动中国”的孝子人物。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火文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
朱标不幸早逝,对于勤恳的老皇帝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 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但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火文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火文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火文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 据《参考文摘》

-----第4帧-----

【碎片】
傅作义夜袭五原城
------------
回顾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傅作义将军的功绩永垂青史。

1939年冬,日军为夺取河套这块“西北粮仓”分三路西犯,其中一路配备装甲车1500辆,于五加河口搭桥强渡,疯狂扑来。傅部郭景云团在河西岸扼守。日军以密集炮火轮番轰炸,掩护架桥。我军爬在雪地,看到敌人修桥过半,麇集桥上时,便出其不意猛烈射击,敌亡桥塌,给侵略军以重创,致使日寇气急败坏黔驴技穷,以此为我军赢得时间在通往宁夏的公路两侧布防设伏,分段歼灭敌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最后日军只得龟缩到五原城不敢出来,并增派200名警察指导官给其壮胆。在陕坝和临河等城镇拉锯战中日寇白天占领,我军夜间夺回,墙上的“抗日救国”标语敌人改成“抗日亡国”,我们再改回“抗日救国”。

傅作义带领骑兵团在五原城附近与日寇周 旋。并选派郭景云团在城西数十里处佯攻,再选精兵交安春山指挥,轻装疾进,绕道夜袭五原城。实行“掏心战术”,突入城中登上屋顶向室内日军扫射,日军惊惶赤足逃窜,以为天兵天将。我赵寿江营三进三出,歼灭大量敌人,赵营长壮烈殉国。逃窜日军尽数被俘,包括不可一世的警察指导官和伪蒙军副师长李根车。此役共歼敌寇4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河套地区的民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以大无畏英雄主 义精神配合战斗,五原城收复。

-----第5帧-----

【张垣人物志】
北魏第一功臣卫操
----------
卫操(-310年),字德元,西晋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魏书》有传。

卫操年少时就显示出过人的才略和侠气,而且由于家住北地,自小与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多有交往。成年后,他投奔到离家乡不远的护乌桓校尉府(驻今张家口万全县一带)。当时的校尉,后为征北将军的卫guàn很欣赏他,任命他为牙门将军。卫操还多次出使鲜卑族拓跋氏,并和他们的首领结下了很好的友情。

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居于代郡一带的鲜卑拓跋氏开始强盛。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的卫操带着从子卫雄、同乡姬澹等十几个人来投奔拓跋氏。卫操向部族首领拓跋猗拖、拓跋猗卢兄弟建言,多招纳晋人。之后,在卫操的影响下,从晋朝赶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拓跋兄弟为表彰卫操的功劳,任命他为辅相,委以国事。卫操也为之尽心尽力,为拓跋鲜卑在国家政 权的确立、法律的制定和官吏的设置等方面贡献了才智,从而为拓跋什翼犍正式确立国家规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所以,北魏建国后把卫操等人视做第一功臣。《魏书》中,宗室传之后就是《卫操传》。(刘徙)

-----第6帧-----

【老照片】
昔日张家口展览馆
----------
1968年是个特殊年代,新成立的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为了突出宣传毛 泽东思想,通过了《关于隆重举办毛 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大型照片展览的决定》,决定在石家庄、唐山、邯郸、张家口和保定市兴建5座大型“毛 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按照省的安排,张家口地区革委会于1968年6月11日决定,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大河套处兴建“毛 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1968年7月4日展览馆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展览馆,被当时的张家口地区革委会定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建成,向国庆献礼。因此,全市各机关、团体、厂矿、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居民、驻张解放军部队都把为建设展览馆出钱、出物、出力看作是对毛主席表现忠心,争着献物出力。建设工程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砖石等大部来自各个方面的无偿“支援”。

1968年9月28日,在国庆节前夕张家口市“毛 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提前建成。张家口地区革委会举行大会,全市8万军民集会,热烈庆祝展览馆建成。整个工程建筑面积(含地下室)共12329平方米,耗资251.42万元。展览馆大楼是“凹”字型,外身着墨绿色,长162米,宽48米。主楼3层,大厅高23米,楼顶上立着“毛 泽东思想胜利万岁”9个红色大字。广 场中央矗立着5.16米高的毛 泽东主席立姿挥手全身雕像。展览馆建成后,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建设需要,举办了不少展览活动。

-----第7帧-----

【历史人物】
文武兼备的辛弃疾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军事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第8帧-----

【野史逸闻】
封建帝王大多短寿
------------
帝王是古代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在一般人心目中,帝王住的是豪华宫殿,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其衣食住行都有很多人侍候,即使生病,也随时有御医为其治疗,照理说他们的寿命应该比普通人要长,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据统计,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1911年清朝灭亡为止,经历了2100多年,大约有60多个王朝、400多位帝王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如此众多的帝王中,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只有汉武帝刘彻、三国吴大帝孙权、梁武帝萧衍、改唐国号为周的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高宗乾隆等9人,其余的帝王大部分都是短命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

封建帝王平均寿命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日夜操劳而损寿;或因宫廷斗争而死于非命;或因纵情声色而夭折;或因服食金丹而暴亡;或因饮食无度而诱发致命疾病……

有不少皇帝迷信道教的炼丹术,以为服食道士用秘方炼成的“金丹”就可以延年益寿,殊不知这些经过数十日烧炼的“金丹”燥热异常,毒性极大,对人体有害而无益。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都是吃了道士炼制的“金丹”后中毒身亡。

明朝大部分皇帝都信奉道教,明孝宗整天和道士在一起研究如何炼丹成仙,自称“玄谷帝君”、“紫极真仙”,希望长生不老,只可惜事与愿违,只36岁就一命呜呼了。明世宗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奸相严嵩打理,自己在宫中终日炼丹服药,祈祷长生,后来服食“金丹”后腹胀而死。

-----第9帧-----

【稗官野记】
王玉凤
------------
王玉凤,1924年生于上海。16岁陪朋友去电影公司而被导演相中,进入演艺界,改名王 丹凤。1948年迁居香港;1951年回上海举行婚礼并定居,《青青电影》杂志两整版报道。后受到毛主席接见;文 革间被江 青封为“十大毒草”并劳 改。改革放开后证件丢失,后凭影迷保留的《青青电影》证明而获得签证,迁居香港。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张家口手机报制作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