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历史上的便便样本,能够给科学家提供有关便便主人生活方式的许多线索。不过图中这么大坨的便便,并非来自人类,而是来自某种巨大的树懒,与本文内容无关。请看第3帧!

【导读】
★土耳其阿尼古城遗址濒临消失
★大熊猫保护区发现可爱迷你蛛
★美国打造蜂城居住5000只蜜蜂
★俄举办极具争议防腐人体展览
★日本发明最小红外遥控直升机
★乌克兰木匠打造“全木”手表
★美18岁大学生发明神奇充电器

-----第2帧-----

5月28日 星期二
农历癸巳年四月十九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23℃~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宣化:晴
22℃~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万全:晴
23℃~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安:晴
24℃~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阳原:晴
24℃~16℃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蔚县:晴
23℃~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涿鹿:晴
24℃~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来:晴
25℃~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赤城:晴
21℃~12℃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崇礼:晴
18℃~11℃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康保:晴
15℃~9℃
西北风5-6级
沽源:晴
15℃~10℃
西北风5-6级
张北:晴
16℃~11℃
西北风5-6级
尚义:晴
18℃~10℃
西北风5-6级

-----第3帧-----

【特别策划】
史前“遗”迹:便便书写的人类历史
------------
正常人类在收到的邮件里发现一坨便便时,都不可能会感到高兴,但考古学家皮尔斯·米切尔(Piers Mitchell)是个例外。他高兴地表示:“我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样本。”

邮递员应该感到庆幸,至少这些人类的便便都不是新鲜的,而是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被拉出来的。对米切尔及其同事来说,这些古代粪便记录了人类历史中一些重要的瞬间,揭露了传统考古学无法触及的、有关古人生活方式的故事。从卫生习惯到农业之滥觞,我们的生活--恕我直言--皆记录在我们的便便之中。

过去,考古学家倾向于无视古代茅厕或者木乃伊肠道中的内含物,但是应用现代化学分析方法,这种情况已得到改善。比方说,在粪便中发现烃类就能揭示古代人开始刀耕火种的时间。

灌溉证据:在英国剑桥大学,米切尔研究了来自叙利亚Tell Zeidan遗迹的一具有着6500年历史的遗骨,在它的肠道内残余物中发现了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一例血吸虫感染案例。“我们认为这可能和世界上最早的灌溉系统有关,”他说,“只有在缓慢流动的温暖水体内涉水的人,才有可能感染血吸虫。”果真如此的话,史上最早灌溉系统的证据就有可能再往前推一千年。

农耕时代:回到便便的历史,考古学家已经注意到,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便便就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古代狩猎-采集者的粪便样本中几乎没有寄生虫--感染率不及1%。但是到了7000年前,蛔虫和鞭虫之类的粪便蠕虫便开始大面积扩散。蛔虫和鞭虫都寄居在人的胃肠道内,在那里产卵,然后顺着肠道内棕色的浪潮排出体外。

时至今日,寄生虫阙如的摩登便便已不太可能以同样的方式,给未来的考古学家提供关于我们生活方式和习俗的线索了。 不过他们仍有可能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会为我们如此多样丰富的食物而着迷,为我们消耗那么多的肉类而诧异,为我们摄取如此少的纤维而震惊,他们可能会正确地得出西方人群普遍便秘并且肥胖的结论。”

到时候,这些未来的考古学家或许也会对我们皱起眉头,就像我们对污秽的祖先皱起眉头一样。我敢打赌,他们也会像今天的考古学家一样,为收到的邮件里发现便便而雀跃不已。

-----第4帧-----

【地理时空】
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土耳其阿尼古城遗址
------------
阿尼古城位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界,属于土耳其北部城市卡尔斯地区管辖。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时亚美尼亚人曾在阿尼古城居住,14世纪在土耳其的统治下被迫离开,古城就此废弃。由于未能妥善保护,阿尼古城经常遭到洗劫和破坏。2010年全球遗产基金将阿尼古城列为全球12处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之一。2013年以来,当地文化部门陆续开始整理阿尼古城城墙遗址和部分原亚美尼亚教堂遗存。

上图是5月13日拍摄的土耳其阿尼古城遗址。

-----第5帧-----

【生物传奇】
大熊猫保护区发现可爱迷你蛛:身长仅1毫米
------------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两种可爱的迷你蜘蛛,长有与体型不成比例的巨臀,身长仅1毫米和0.75毫米左右,是密蛛科圆网蛛家族的两个新成员。

这两种迷你蛛是在重庆和四川的大熊猫保护区发现的,生活在落叶层和洞穴中。由于个头太小,发现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种密蛛科迷你蛛生活在森林地面上由落叶和苔藓形成的洞穴中。这些小家伙通常更喜欢潮湿的气候。科学家表示有时会用细细的玉米淀粉寻找蛛网,“玉米淀粉会粘在蛛丝上,让微小的蛛网显现出来。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下,微小的水滴有时会聚 集在蛛丝上,形成相同的效果。”据估计,它们的蛛网可能与一个乒乓球差不多。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在发现和描述新物种方面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发现的蜘蛛种群超过4.3万种。蜘蛛是地球上最具有多样性的动物之一,科学家不断发现蜘蛛新种群。

-----第6帧-----

【大千探奇】
美国打造蜂城居住5000只蜜蜂:可近距离观察
------------
大多数人遭遇蜜蜂时都希望尽管从麻烦之地逃走,但这个22英尺(约合6.6米)高的人造蜂房可使那些充满好奇的人走进去,仔细观察这些十分挑剔的动物是如何制造蜂蜜的,而且被螫几率几乎为零。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生建造了这座不锈钢塔。这座塔被称为“蜂城”,住着5000多只蜜蜂。它们在春夏两季可制造5加仑(约合19升)蜂蜜。这些小动物最远飞出5英里(约合8公里)从当地野花上收集花粉。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生在纽约州布法罗市正式废弃土地上建造这座蜂城,目的是让访客参观这些蜜蜂,了解它们在蜂房内的工作。26岁设计师考特尼-克伦南解释了为蜜蜂建造这个大家园的想法。

他说:“我们在一个为需要迁移的大蜂群设计栖息地的比赛中获胜。我们得奖的设计作品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这样既能使蜜蜂远离人类访客,又可保护它们免遭任何动物捕食者的伤害。访客最先进入蜂房时都有些胆怯,因为它的样子很像蜜蜂的螫刺。”

蜜蜂是食物链上最重要的动物之一。没有它们,其他许多物种就无法存活。

-----第7帧-----

【精彩探秘】
俄举办极具争议防腐人体展:人体内部结构精细
------------
近日在俄罗斯举办了一场极具争议性的展览,在此展示的人体艺术品都是经过特殊防腐和干燥处理的真实人类尸体和器官。在过去6年间,这一展览先后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洛杉矶,圣迭戈和其它不同的城市举行,共吸引了超过200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这种科学展示让人们得以“穿透皮肤”看到人体内部的精细结构,肌肉,血管和骨骼都变得一览无余。然而这样一场基于人体标本的展览同样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主办方无意引发争议,也无意让来访的游客感到惊吓或反感。

这是一场科学和教育的展览,向人们展示人体皮肤之下,人体的器官,骨骼和肌肉,以及人体内部的整体精美结构。

-----第8帧-----

【探索发现】
日本发明世界最小红外遥控直升机仅重11克
------------
据报道,日本BANDAI玩具公司旗下的CCP公司,决定于6月8日发售在2013年3月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小红外线遥控直升机--NANO-FALCON。

NANO-FALCON全长65厘米,仅重11克。因为使用了手机等小型精密仪器的零件,才得以完成这世界上最小的尺寸。 NANO-FALCON的机身使用了富有柔软性的材料,所以即使从空中掉下来也不会伤及机身构造。

NANO-FALCON的使用操作距离大约是5米。上升、下降、左右旋转、前进后退等高难度动作皆可轻易完成,可以尽享遥控直升机的乐趣。一次充电需要大约30分钟,可连续飞行5分钟。定价4704日元(约合人民币279.559元),预计年初销售10万台。

-----第9帧-----

【科技趣图】
乌克兰木匠打造“全木”手表 零件中仅一弹簧为金属
------------
据报道,2005年以来,乌克兰木匠瓦莱利 ·达内师雕刻制造了许多工艺精美的纯手工手表。这些走起来十分准时的手表除了一根弹簧是金属外,其他零件全都是木制的。

达内师从小就十分喜欢木匠活,并制造了许多木制品。成年后,达内师的技术愈发精湛,并开始尝试打造一些高难度的作品。2005年,达内师对雕刻制造手表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花了很长时间学习制表和选取木材。三年后,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作品。

据介绍,达内师通常用桦木作为制表的原材料,因为桦木的强度和韧度都比较大。不过,他有时也会选用刺柏和竹子,因为每种木材会使他的手表呈现出不同的外观。

达内师的手表不但外观精美,而且功能也很强大,每天的误差不会超过五分钟。

-----第10帧-----

【趣看天下】
20秒手机充好电!美18岁大学生发明神奇充电器
------------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女大学生日前凭借自己所发明的神奇充电器,吸引了科技巨头谷歌公司的注意。

据悉,现年18岁的埃沙·哈尔(Esha Khare)就读于哈佛大学纳米化学专业,她所发明的超快速充电器实际上是一个“超级电容器”,能在20秒钟之内充进与普通手机电池相当的电量。在日前举行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哈尔凭借该项发明获得了5万美元奖金(约合人民币30万元)。

哈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手机总是会因为电量不足而关机。”正是这种烦恼成为她去研究充电技术的动机,而学习纳米化学的哈尔更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了发明之中。“纳米技术能够大幅改进许多领域的技术,我所发明的超快速充电器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除了充电时间超快之外,这款充电器的充电次数也非常惊人,达到了1万次,是普通充电器的10倍。此外,哈尔还希望改进后的充电器能够被应用到手机和汽车等任何一个使用电池的设备上。目前,谷歌公司正在就哈尔所采用的技术与她进行积极接触,双方有望展开紧密合作。

-----第11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王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