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北魏大义灭亲的王建
★中国第一部手扶电梯
★“千金”最初是指男子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这真是怪事。

-----第2帧-----

6月5日 星期三
农历癸巳年四月廿七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转雷阵雨
28℃~17℃ 东南风3-4级
宣化:多云转雷阵雨
28℃~17℃ 东南风3-4级
万全:多云转雷阵雨
27℃~17℃ 东南风3-4级
怀安:多云转雷阵雨
28℃~17℃ 东南风3-4级
阳原:多云转雷阵雨
30℃~18℃ 东南风3-4级
蔚县:多云转雷阵雨
30℃~18℃ 东南风3-4级
涿鹿:多云转雷阵雨
30℃~17℃ 东南风3-4级
怀来:多云转雷阵雨
29℃~17℃ 东南风3-4级
赤城:多云转雷阵雨
27℃~15℃ 东南风3-4级
崇礼:多云转雷阵雨
25℃~11℃ 东南风3-4级
沽源:多云转雷阵雨
24℃~9℃ 西南风4-5级
康保:多云转雷阵雨
24℃~9℃ 西南风4-5级
张北:多云转雷阵雨
25℃~12℃ 西南风4-5级
尚义:多云转雷阵雨
26℃~12℃ 西南风4-5级

-----第3帧-----

【史海探秘】
汉末三国人物为何是单字名
------------
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 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事情暴露,王宗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历史春秋网)

-----第4帧-----

【张垣人物志】
北魏大义灭亲的王建
----------
王建,生卒年不详,北魏燕州广宁郡广宁县(今张家口涿鹿县)人。《魏书》有传。

王建的祖姑是魏道武帝的亲生母亲,他的哥哥王迥也是朝中重臣。王建从政后,曾出使燕国,辞色高亢,为国争光,回来后官拜左大夫,参与朝政。

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北魏打败后燕,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当时都城周边因连年战争和自然灾害,出现严重饥荒。朝廷给饥民发放300石赈灾粮食。王迥经办救灾工作,他伙同其子从中贪污了100石的救济粮,致使许多饥民饿死。王建得知这件事情后,十分气愤。随后,王建上殿揭发了王迥父子的贪污罪行。

道武帝起初也想袒护王迥父子,只敕命免去王迥的职务。王建不依,又犯颜直谏:“法律非陛下一人之法,决不能因为王迥是您的亲戚就袒护他。您如果要做一代明君,就应该学习古代贤君执法不避亲疏,将王迥父子判为死刑!”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王建这种秉公执法、大义灭亲的精神深深感动,齐奏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迥父子罪应伏法。”

北魏平定中山以后,封王建为濮阳公,后王建讨伐乌丸有功,升任太仆,被拜真定公,后又官加封为散骑常侍,官位最高至冀州、青州刺史。(刘徙)

-----第5帧-----

【老照片】
中国第一部手扶电梯
----------
中国第一部手扶电梯安装在上海市南京路大新公司内,上图为1936年蔡昌(前排右二)与同事们在大新百货公司电梯旁合影。

蔡昌(1877年-1953年),字均泰,1877年11月2日出生于广东珠海金鼎镇外沙村。老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的创建人。他曾先后担任香港慈善机构保良局局长、东华三院董事长、香港中山海外同乡济难总会委员等职。他热心公益,在家乡创办慈善福寿帛金会,出资在家乡外沙村兴建礼和小学,捐资救济穷困乡亲。1953年在香港病逝,享年77岁。

-----第6帧-----

【历史人物】
中国的女皇帝武则天
------------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3岁)。

武则天为唐朝功臣武士yuē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第7帧-----

【碎片】
“千金”最初是指男子
------------
现代人习惯上把有身份的未婚女子称为“千金小姐”,以示对其尊重。其实,“千金”一词最初是指男子。

“千金”一词首次出现于《南史》的记载,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谢庄有个小儿子叫谢fěi,十岁便能出口成章。一天,谢庄带着儿子陪皇帝出游姑苏(苏州)。游玩过程中,皇帝听说谢fěi很有才华,便让他当场写一篇《洞井赞》。谢fěi挥笔而就,“文不加点,援笔即成”。皇帝大为惊讶:“虽小,奇童也。”一旁的宰相王景文也给谢庄道喜:“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一番话听得谢庄心花怒放,他拍着儿子的后背说:“真吾家千金!”谢fěi长大后不仅成了文学家,还当上了尚书令。此后的数百年内,“千金”一词一直用来形容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男子。

以“千金”一词来比喻女孩始于元代。元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一句台词:“小姐也,我则是个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大户人家的女孩被普遍称为“千金”,“千金小姐”这一称谓便流传了下来。

-----第8帧-----

【野史逸闻】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
人类曾经有过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姓”字,由“女”和“生”组成,意思是,由母亲而产生的。

当人类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父系社会时,孩子的姓也由母系转变为父系。为了把剩余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后代,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产生了,姓也有了新的意义确定财产继承权。

这个时候,未婚姑娘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仲子、叔姬,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姓姜,是姜家的大女儿。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被孔子赞誉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某些农村还能找到。(沈阳晚报)

-----第9帧-----

【稗官野记】
陈圆圆
------------
陈圆圆,常州武进人,父亲为货郎,母早故,育于姨父家。18岁登台演出,明艳出众,“观者为之魂断”。田贵妃父亲田戚畹将她买下,准备献给崇祯帝,但时逢战乱,皇帝无心逸乐,田戚畹占私有。但被吴三桂相中纳妾。后被李自成手下抢走,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攻破李自成,夺回共赴云南。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