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北魏著名诗人陆凯 ★东汉才女蔡文姬 ★朱元璋铁腕反腐 ★西施的生死之谜 与官方投资相比,募集和民间捐献,则一直是古代慈善机构和福利组织最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它不止可避免官方投入易受执政者好恶的限制,而且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特别是遇到大灾大疫、官府财力不足时,民间经济来源便显得特别重要。 -----第2帧----- 7月3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五月廿六 【明日天气】 张家口:雷阵雨 31℃~20℃ 东南风微风 宣化:雷阵雨 31℃~18℃ 东南风微风 万全:雷阵雨 31℃~19℃ 东南风微风 怀安:雷阵雨 31℃~19℃ 东南风微风 阳原:雷阵雨 31℃~20℃ 东南风微风 蔚县:雷阵雨 31℃~19℃ 东南风微风 涿鹿:雷阵雨 33℃~22℃ 东南风微风 怀来:雷阵雨 32℃~21℃ 东南风微风 赤城:雷阵雨 29℃~16℃ 东南风微风 崇礼:雷阵雨 27℃~14℃ 东南风微风 沽源:雷阵雨 25℃~13℃ 西南风3-4级 康保:雷阵雨 24℃~14℃ 西南风3-4级 张北:雷阵雨 26℃~16℃ 西南风3-4级 尚义:雷阵雨 26℃~14℃ 西南风3-4级 -----第3帧----- 哪个朝代慈善机制较完善 ----------- 古代官方慈善工作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宋代。宋代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相应的慈善组织,收养乞丐、残疾者和孤寡老人有“福田院”、“居养院”;病有“安济院”、“惠民药局”;死有“漏泽园”;儿童有“举子仓”、“慈幼局”……这些都是官办性质的慈善组织和福利机构。 由于官府鼓励民间参与慈善活动,所以出现了不少由私人主持的有一定规模的慈善机构。如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建宁府崇安县开耀乡创设“社仓”,备荒救灾,地方政府拨给一定的平价粮,由乡间人士负责经营管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则在苏州创设“义庄”,置良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自远祖而下,诸房宗族,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刘宰、黄震、真德秀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慈善家都是宋代人。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慈善组织进一步壮大,几乎涉及所有社会领域。当然,这与其经济来源较为充足不无关系。 捐助是明清慈善组织经济的主要来源,与唐宋时期由官方主导的慈善活动区别明显。而且,这一时期慈善经费来源的渠道丰富,特别是到了清代,捐助慈善活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参与群体广泛,当官的捐养廉银,士绅捐房产,地主捐田地。(北京晚报) -----第4帧----- 北魏著名诗人陆凯 ---------- 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魏书》有传。 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 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 花,并有诗一首: 折梅逢驿使,寄赠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 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支春”作为梅 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刘徙) -----第5帧----- 大众影剧院 ---------- 大众影剧院,由市文化局和市晋剧二团合建,1965年竣工后,以演晋剧为主,也接待外地剧团。196 4年,这里开始利用不演戏的空余时间开始演电影。于2009年拆除。 -----第6帧----- 东汉才女蔡文姬 ------------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 -----第7帧----- 朱元璋铁腕反腐 ------------ 在古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之治”的局面,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百余年。 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赐死驸马欧阳伦,便是其反腐历程中最精彩的一笔。 欧阳伦进士出身,一表人才,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将安庆公主嫁给了他。但官至驸马都尉的他,仗着权势和威望,生活开始腐化起来。在利益驱使下,欧阳伦私下里委派家奴周保,动用官府车辆和征集民间车辆,“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取暴利。并亲手暴打蓝田县河桥司巡检税吏。被打官吏气愤不过,告了他的状。 朱元璋闻讯大发雷霆,命人将欧阳伦捉拿问罪。马皇后和安庆公主闻讯,急急忙忙跑进宫来,为欧阳伦求情。 朱元璋深知处死驸马的后果--爱女安庆公主将成为孤苦伶仃的寡妇,他和马皇后也将失去女婿,皇家的脸面也将丢失。 但不杀驸马,何以服众;驸马不死,国祚怎安?于是,朱元璋毅然决然地赐死驸马欧阳伦,处死周保一干人等。此举令全国震惊,腐化贪污之风骤然遏止。 -----第8帧----- 西施的生死之谜 ------------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国第一位女间谍。而做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有人说被勾践沉江,《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这与上述记载相同。而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绝书》却如此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说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至今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第9帧----- 婚姻很重要 ------------ 有一个农民,农闲时去铁路打零工,慢慢成为一个临时养路工,他的第一次婚姻,老丈人是武汉铁路局副局长,他也从临时工跨越到副局长。他的第二次婚姻,老丈人是军区司令,他也从局长跨越到部长。第三次婚姻,他选择了一个平民的漂亮女儿,他从部长跌落到囚徒。他,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