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三伏天养生,一定要顺应天时,做到一个“伏”字。三伏的“伏”字就是隐伏之意,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若不隐伏,就会被暑气所伤。 【导读】 ★冬病为何要夏治 ★脾气受伤危害大 ★孕晚期多吃红枣 ★暑天养生橘皮茶 -----第2帧----- 7月22日 星期一农历癸巳年六月十五 (今日大暑)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转晴 30℃~20℃ 西北风3~4级 宣化:多云转晴 31℃~18℃ 西北风3~4级 万全:多云转晴 30℃~20℃ 西北风3~4级 怀安:多云转晴 29℃~19℃ 西北风3~4级 阳原:多云转晴 31℃~20℃ 西北风3~4级 蔚县:多云转晴 30℃~19℃ 西北风3~4级 涿鹿:多云转晴 32℃~21℃ 西北风3~4级 怀来:多云转晴 32℃~20℃ 西北风3~4级 赤城:多云转晴 29℃~16℃ 西北风3~4级 崇礼:多云转晴 27℃~14℃ 西北风3~4级 沽源:多云转晴 26℃~14℃ 西北风4~5级 康保:多云转晴 26℃~14℃ 西北风4~5级 张北:多云转晴 27℃~15℃ 西北风4~5级 尚义:多云转晴 27℃~14℃ 西北风4~5级 -----第3帧----- 大暑时节话养生------------ 在中医看来,暑气最易损伤人的津气。因为夏天温度高,人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所以津液很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津液外泄的同时,气也会随着汗液流失,会出现耗气的症状,比如乏力、懒言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重度中暑。这种中暑一般称为“阳暑”,中阳暑的主要原因是“暑热”,表现有高热,汗出、烦躁、口渴多饮、饮后舒适、小便短赤等症状。 ★大暑,怎样远离阳暑? 阳暑是受热后伤津耗气所致,治疗措施应以清热、补气为主。绿豆汤是清热的佳品。能清热解暑、止渴利水,既是夏季的防暑饮品,也是治疗中暑的良药。马铃薯、红薯、香菇、山药等,经常食用,都可以起到益气的作用。 盛夏补水也是一大关键。炎炎夏日,喝些盐开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防暑。要少量多次喝,另外,多饮茶水也是个防暑的好方法。 为防治中阳暑,可在背后膀胱经及肘窝处刮痧,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沿同一方向刮,力量均匀,刮10-20次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20分钟左右或以人耐受为度。 揉掐风池穴和太阳穴也可减缓中暑。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0.5-1分钟。按摩风池穴会疏风清热,开窍镇痛。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按摩太阳穴会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怎么祛除脾胃寒气? 大暑期间的厌食症状,多与脾胃受凉有关。有的朋友会问了,大热天的,哪来的寒。就是因为热,才会常常吃冷饮、喝冰水,结果把脾胃机能弄得不正常了。所以,要改善夏天的厌食现象,首先应祛除脾胃的寒气。 驱寒暖胃最常见的食物莫过于生姜。“晨起三片姜,百病消灾殃”,姜的作用除了杀菌外,还可祛寒。所以才有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 关于姜的吃法,可姜汤,做姜粥;炒菜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也可在做馅时加点姜末。 -----第4帧----- ★冬病为何要夏治?只有夏天才能除“病根”。如慢性咳喘病,其病根是寒和痰,寒痰一日不除,咳喘一日不愈。人的阳气在冬季最弱,患者体质虚寒,加上冬天寒冰,两寒夹击,此时治寒病就像雨天晾衣难晒干。到了盛夏,人体阳气达到最高点,外界暑热,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即病根)最易被赶出。 ★早晚各花5-10分钟热敷,帮眼睛放松。如出现浮肿、干痒、疲劳等症状,可先冷敷再热敷。眼睛有急性炎症或外伤时,冷敷可缓解;热敷则更适合患有干眼症的人,用温热毛巾敷眼睑10-15分钟,就能改善。一手抻着外眼角,把眼皮拉平,一手按摩睫毛根部,也能缓解干眼症的不适。 ★脾气受伤后有两种表现,越来越胖或者越来越瘦。如果这个人因为思虑过度,起因在于心情,他的脾气虚可能表现为越来越瘦;如果不是因为心情,而是因为懒,因为久坐、不运动导致的伤脾,体内的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也就越来越胖,而且是虚胖。 -----第5帧----- ★婴儿睡觉不安多与肚子不舒服有关。4-6个月内婴儿,睡眠不安、易哭闹、排气多,可能是肠绞痛所致。肠绞痛起始生后2-3周,止于生后4-6个月的一种常见胃肠发育问题,多定时发作,可影响睡眠。西甲硅油可缓解腹部不适,一般建议每次10滴(0.3毫升),一天三次,喂奶前滴入嘴内,连服2周。 ★孕晚期多吃红枣,能减少分娩时间。怀孕第9个月里,有意识地多吃红枣的孕妇,分娩的时间比其他孕妇平均要少7小时,且分娩时用到催产素的概率更低。这是由于红枣能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 -----第6帧----- 【药神通】★每个重量只有0.003125克的六神丸,被冠为“中药抗生素”。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咽喉肿痛、带状疱疹、小儿热疥及一切无名肿毒,有非常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六神丸起效快,服用后一天半日即可发挥作用。且六神丸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比西方的青霉素还要早七十多年。 ★急救三宝,主治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都是清热开窍的代表药。三者药性不同,安宫牛黄丸最凉,其次是紫雪丹、至宝丹,“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安宫适于高烧不退、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紫雪丹适于伴惊厥烦躁、抽搐者;至宝丹对神志不清、不声响的患者更适用。 -----第7帧----- 寒致百病,勤按太溪最生暖。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的要穴之一。肾虚引起的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还有男性性功能衰退及妇女习惯性流产,都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收到明显效果。寒凉体质的人宜常灸太溪。按摩时可用对侧手拇指按揉,力量柔和,感觉酸胀为度。 -----第8帧----- ★橘皮茶是暑天养生的佳品,橘皮是香味比较浓的中药。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湿所致的脘腹胀满、饮食无味者食用。 ★一天喝3杯茶最合适。早茶宜选花茶,早饭后9-10点饮用,可提神排毒、抗疲劳,提升一天精神,是3杯茶中最重要的(失眠、过敏者不宜)。第二杯是午茶,午间1-3点饮绿茶,现泡现喝,适当浓一些,降血脂护血管。晚6-7点喝红茶,降血脂助消化,寒性体质可多喝,最好用沸水久泡。晚8点后不宜喝茶。 ★炎热夏季,要保护肺阴不受伤害,吃早饭时应“先进米以饮润肺”。肺属金,谷属土,按五行生化的规律,土能生金。因此,谷物做成的汤羹利于滋养肺阴。《黄帝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夏季饮食最好远离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以免加重损耗肺阴。 -----第9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李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