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想知道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当他年老、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愿意照顾他么?想到他老病的样子,你已经有点沮丧,那么,他绝不是能够跟你厮守的人。

【导读】
★小小说:混浊
★点滴:舒展灵魂
★感悟:清水洗尘
★驿站:永远的岸
★品鉴:什么叫勇气

-----第2帧-----

7月26日 星期五
农历癸巳年六月十九

【明日天气】
张家口:中雨转小雨
26℃~19℃
东南风3~4级
宣化:中雨转小雨
26℃~19℃
东南风3~4级
万全:中雨转小雨
26℃~19℃
东南风3~4级
怀安:中雨转小雨
25℃~18℃
东南风3~4级
阳原:中雨转小雨
26℃~20℃
东南风3~4级
蔚县:中雨转小雨
25℃~19℃
东南风3~4级
涿鹿:中雨转小雨
27℃~21℃
东南风3~4级
怀来:中雨转小雨
26℃~20℃
东南风3~4级
赤城:中雨转小雨
24℃~17℃
东南风3~4级
崇礼:中雨转小雨
22℃~14℃
东南风3~4级
沽源:中雨转小雨
22℃~13℃
西南风4~5级
康保:中雨转小雨
22℃~13℃
西南风4~5级
张北:中雨转小雨
23℃~14℃
西南风4~5级
尚义:中雨转小雨
23℃~13℃
西南风4~5级

-----第3帧-----

【人生】
将来的那个人
------------
□张小娴

想知道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当他年老、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愿意照顾他么?

想到他老病的样子,你已经有点沮丧,那么,他绝不是能够跟你厮守的人。

很久以前读过一篇访谈文章,被访者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男士。他说,年轻时他有过一个女朋友。一次,那个女孩子患肺病住进了医院,他去过一次之后,就没再去,因为受不了病人身上的那种味道。女孩当然也明白,出院后没有再见他。

我不知道,到底是他不够爱她,还是他不能够rěn受自己所爱的人软弱和生病。我也不知道,当他年老病倒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爱他的人愿意包涵,不介意他的味道。

爱一个健康的人毫无困难。

爱一个穷人,是一种选择。

爱一个老病的人,是命运。当健康离弃了我们所爱的那个人,我们还能够爱他么?

也许是几十年后的事了,但是,你现在就会知道他值不值得。

你到时候依然能够爱他,也还是不够的。当你同样年老、病在床上的时候,你愿意由他来照顾你么?

只要他在,你就放心了。那么,他是你寻觅的人。

你只希望他是个来探病的朋友,而不是夜里抱你上厕所的人,那么,你要找到人,也许不是他。
在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想念的那个人;还有,在那个人最软弱的时候,你会怜惜的,才是彼此将来的那个人。

-----第4帧-----

【点滴】
舒展灵魂
------------
□尹玉生 编译

英国诗人李-夏普讲述了这样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父亲让我和他一起到拉赛尔的铁匠铺去,我们将需要修理的耙子和锄头留在那里后便到集市上逛去了。等我们返回时,耙子和锄头都已经修好。拉赛尔虽然已经年迈,但他的手艺仍然精湛无比,经他修复的农具几乎和新的一模一样。父亲十分满意,爽快地掏出一枚银币递给拉赛尔。

“不用了,”老人说,“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

但我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

“即使我能活一千年,”夏普感慨道,“我也绝不会忘记老铁匠的那句回答,我敢说,那是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一句话。”

“年轻人,”老铁匠对我父亲说道,“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地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第5帧-----

【小小说】
混浊
------------
□杨东明

一条混浊的大河。灰色的堤坝在两山之间冷漠地矗立而起,截断了它那大漠狂沙般的黄色的热情。上游的水依旧是黄色的,平静得像一张摊开的饼。下游的水自然是黄色的,坝底的泄流孔和山边的隧道排沙泄流洞犹如巨兽的鼻孔,喷出漫天的黄雾。

一只小小的划艇载着一胖一瘦两个人,沿着堤坝在上游的河道里漂。瘦子坐在船头,胖子坐在船尾,因而那船便微微翘起来,颤动着,像是坠着鱼钩的浮标。

水底莫非有一只吞了钩的大鱼?那船好似被拖拽着,顺着堤坝向岸边的山崖滑去,船底那怪异的大鱼是要进洞的吧?--排沙泄流洞就在那山崖下,发出怒不可遏的狂吼,搅起黄风般的漩流。
  
坝上和崖边的人见了,禁不住声声发喊:“快回!”船上的人不呆,胖子和瘦子一起拼命打圆了桨,小船像只被粘住的苍蝇似的鼓着翅挣着腿。然而,那船依然向深幽幽的洞口滑……
  
岸上的人都看见了,胖子忽然跃起身,坚决地从船上跳进了水里;岸上的人也都看见了,瘦子忽然弯下腰,坚决地向船里一缩……
  
小船被吸进洞中。胖子拼命游了一段,终于沉了底。小船却奇迹般地穿越了几百米隧道,从下游的洞口弹射而出,将瘦子平安载回。
  
有人感叹胖子死得勇敢,他勇于跳入水中求生。躲在船上的是懦夫,而懦夫总是容易侥幸地在世上活着。
  
有人赞叹瘦子活得勇敢,他敢于留在船上,穿越那地狱般的隧道。而胖子的勇敢本身即是一种怯懦,他怯于穿越那可怕的通路。
  
人们询问瘦子,彼时他们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却沉默着,木然地望着大河。河水是混浊的,似乎永远也不会澄清。

-----第6帧-----

【品鉴】
什么叫勇气
------------
□海柯-弗里塞尔

有一本德国出版的少儿漫画读本,书名叫《你真勇敢》,作者两名年轻的故事家罗伦茨-保利和漫画家卡琳-谢尔勒。

这本图书描绘的是:

从前有四个好朋友,它们不约而同来到池塘边。老鼠最先到达,蜗牛跟在它后面,慢慢吞吞地爬过来,青蛙了蹦蹦跳跳地来了,最后到达的是小麻雀,它探出小尖嘴,问大家来这里做什么。其实它们什么也不想做,就是觉得无聊。突然青蛙想出一个很刺激的主意:“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勇敢!”这下大家都来了精神了,每个人都想出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很难完成的任务:老鼠潜水游到了湖的对岸,青蛙吃下了一朵荷花,蜗牛离开了它的蜗牛壳,就连小麻雀也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它不愿意参加比赛。一开始其他几个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直到过了好一阵,它们才明白过来。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为自己的勇气而欢呼。

谢尔勒笔下的动物们虽然保留了其真实的色彩,但是它们的面部表情具有人的特征,这样就使年幼的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它们的各种情感:无聊、高兴委屈、紧张、同情、狡黠,还有迷惑和无助。当它们在故事结尾发现了自己的勇气时,又流露出十分满足的表情。

但还是有一些细节值得仔细品味。青蛙吞下荷花以后,恶心得直翻白眼。我们还能看到蜗牛在它的房子旁久久徘徊的痕迹,还有小麻雀思来想去,好半天才敢说出它不想参加。它们最终明白了,原来勇气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一样的。而小麻雀也让它的朋友和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能够坚持自己的决定也是一种勇气。

-----第7帧-----

【感悟】
清水洗尘
------------
□王聃


很久前的一个冬季,我在叔叔家中度假,当时他家正请民工修缮阳台。工人一老一少,老的木讷,少的黝黑。劳作过后的黄昏,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总蹲在角落里拿个本子写写画画。

日子渐长,我和年轻民工的关系也渐亲热。当我再看到他写画时,他信任地把本子递给我翻阅。那是一个很厚但显然很便宜的本子,每页纸上只有几行字,字迹歪歪斜斜,且大得出奇。如:今天好累,但想起惠芳,我就一点都不累了。又如:惠芳,你在家里还好不?我好想你啊。又如:今天我路过花市,看到了好多好看的花,今年过年时我一定买一束带回家去……

他有些羞涩地解释,惠芳是他去年刚过门的媳妇。原来,这是他空闲时写给新婚不久妻子的悄悄话,也是他写给爱人的“情书”。他家在边城山沟里,正月未过就进城揽活,年关临近再像候鸟一般飞回去。两地相隔的念想,就只能够写进这样的笔记里。

这是写给自己看的情书,除了自己,没有读者。这上面有他爱的悲欢,有他爱的思念,也有他爱的憧憬。

在这个普通得像棵草一样的小男人面前,年少的我突然有些心悸的感动。对爱情,我想自己就是从那时开始慢慢懂得的。


那是大一下学期发生的事情。

某晚夜已深,刚参加完圣诞狂欢的我们,已被折腾得筋疲力尽,都发出了均匀的鼾声。宿舍的电话突然急促响起,没人愿意起来接电话。电话固执地响了又响,不堪被扰的我们恼怒地扯掉了电话线。

三天后的凌晨,室友小李的父亲突然来到我们宿舍。还未说话,这位风尘仆仆的父亲冲上来就抱着小李哭了:“娃,听说你这儿地震了,是不?”

原来,几天前湖南刚发生了一场地震,李伯伯那天在家中电视上恰好看到该新闻。身处西部偏远省份的他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刚巧我们扯掉了电话线。李伯伯心急如焚,连夜借了400元钱,决定到长沙来看儿子。

他摸黑走了20里崎岖山路,天亮后搭坐三轮车到乡上,乘中巴到县城,再坐长途客车奔赴邻近的火车站,之后赶乘最早的一趟火车到了长沙。抵达我们学校时,天尚未破晓,李伯伯蹲在楼外直到宿舍开门。整整三天,千里旅途,除了两瓶水和自家带的几个馍,他竟什么都没吃。

小李扑在衣着有些褴褛的父亲怀里,呜咽得像个小孩。我们三个,也泣不成声。

-----第8帧-----

【驿站】
永远的岸
------------
□周国平
  
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经受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远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乡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魂牵梦萦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与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第9帧-----

【名人轶事】
“佳婿”徐志摩
------------
□余世存

徐志摩虽与张幼仪离异,张家人却一直视徐为“佳婿”。张嘉铸(张幼仪的八弟)在徐志摩再婚时,居然盛装出席;徐逝世后,他专程赶到济南奔丧,并扶灵南下;他临死时在遗嘱中吩咐:丧事不要放哀乐,要朗诵徐志摩的诗。至于张君劢(张幼仪的兄长)则更为离谱,他居然竭力反对张幼仪再嫁,生怕令张家蒙羞,他说:“女人只能出嫁一次,否则全中国的风俗都没有意义了。”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死,年仅36岁。郁达夫在一篇追悼他的文章中说他死得恰好,因为诗人如美人,老了就不值钱了,况且他的这一种死法,和拜伦、雪莱一样不凡。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