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四朝元戎高行周
★怡安街北口旧景
★明代书家董其昌
★史上真实李元芳

唐高宗李治作为一代圣君李世民的儿子和千古一帝武则天的丈夫,被后世人无休止地谈论着、评说着。但除此之外,人们似乎对他知之不多。(详见第三帧)

-----第2帧-----

7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癸巳年六月廿四

【明日天气】
张家口:小雨转多云
26℃~19℃ 东南风微风
宣化:小雨转多云
26℃~17℃ 东南风微风
万全:小雨转多云
26℃~18℃ 东南风微风
怀安:小雨转多云
26℃~18℃ 东南风微风
阳原:小雨转多云
26℃~19℃ 东南风微风
蔚县:小雨转多云
26℃~18℃ 东南风微风
涿鹿:小雨转多云
27℃~20℃ 东南风微风
怀来:小雨转多云
26℃~19℃ 东南风微风
赤城:小雨转多云
24℃~15℃ 东南风微风
崇礼:小雨转多云
22℃~14℃ 东南风微风
沽源:小雨转多云
23℃~13℃ 西南风3-4级
康保:小雨转多云
23℃~13℃ 西南风3-4级
张北:小雨转多云
23℃~14℃ 西南风3-4级
尚义:小雨转多云
24℃~13℃ 西南风3-4级

-----第3帧-----

【史海探秘】
李治为何能当太子
------------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当他还是晋王的时候,有人在太原发现一块奇石,纹理天成,呈“治万吉”三字,一时传为佳话。不过,当时李世民尚未有立李治为嗣的考虑,所以并未过多关注。随着形势的发展,瑞石之兆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李世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件事蕴含的神秘意义。
  
更为走运的是,在李治登场之前,争储的双方已两败俱伤。大哥李承乾被废黜,政治生命已经结束。四哥李泰占有优势,但锋芒过露,成为众矢之的。
  
对太子的人选,李世民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他欣赏李泰的才能,却担心他容不下其他兄弟;他赞赏李治的忠厚善良,却不满意他的优柔寡断。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时,李泰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利用李治平日与刚因反叛被赐死的汉王李元昌关系密切这样一个事实去恐吓李治,希望李治主动退出储君之位的竞争。遭此恐吓,李治变得忧心忡忡,魂不守舍。李世民察觉有异,经再三询问,李治向李世民吐露了实情。这让李世民对李泰很是不满。李承乾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彻底击破了李泰的太子之梦。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再度发生,李世民只得放弃李泰改立李治为太子。不过,在最后公布自己的决定时,为了避免再发生争执,他还是动了一番心思。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百官,询问谁可立为太子,百官都认为李治仁孝,当立为嗣,于是李治在千呼万唤声中顺利地被拥立为太子。
  
也是这一天,李泰带着百余名随从前往太极宫,他似乎对形势的变化毫不知情,刚刚抵达太极宫西面的永安门就被撤去随从,带入肃章门,囚禁于北苑。后被免去一切官职,降为东莱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
  
贞观十七年(6 43)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为太子。李治之所以轻轻松松被立为太子,主要是他的两位兄长斗争到两败俱伤的结果,与他本身的才能似乎并没有多少关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偶然。(文史天地)

-----第4帧-----

【张垣人物志】
四朝元戎高行周
------------
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质,五代时妫州(今张家口怀来县)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

五代时期共53年,中原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五个朝代,做皇帝的,长的不过十几年,短的只有几年,所以,不少朝臣都是待奉过不同朝代、不同皇帝的。高行周也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

后汉高祖刘知远入主京师,加封高行周为中书令,任天平节度史,并进封他为临清王。后周太祖郭威灭汉立周之后,封高行周为齐王。高行周去世后,后周朝廷追赠他为尚书令,并追封他为秦王,谥号武懿。(刘徙)

-----第5帧-----

【老照片】
怡安街北口旧景:裕兴长据记载创立于1905年。生产加工的中式传统糕点、月饼口感酥软,品种齐全(300余种),深受到山城百姓的喜爱。多年来裕兴长以其独特品质优势,一直畅销不衰,尤其每逢节日期间,更是供不应求。

-----第6帧-----

【历史人物】
明代书家董其昌
------------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生在“二沉”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他曾自述学书经过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画禅室随笔》)由此可见,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的,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

《明史.文苑传》称他:“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他的楷书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俯。

-----第7帧-----

【碎片】
史上真实李元芳
-------------
“元芳,你怎么看?”一句《神探狄仁杰》里的台词突然就成了网络上的流行语,那历史上有没有一位李元芳呢?有,不过他不是唐朝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而正直的官员,也办过几个漂亮案子。

李元芳出生于148 9年夏天,甘肃秦安县人。大约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靠近京城,一直是高 官、外戚、宦官们肆意侵占百姓农田、欺压良民的地方。李元芳上任后,就遇到了三个棘手的案子: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故侵占民地;有人举报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东厂恶意诬陷张仲金等7人,全部定为死罪。

张延龄是国舅爷,他姐姐是皇后,官员们一向不敢惹他。但李元芳当庭判定建昌侯所占民田悉数奉还村民。对待惠安伯私藏罪犯一事,李元芳也毫不妥协,勒令他限期交出罪犯,并让他作好“自省书”。第三个案子有点棘手,因为东厂是皇帝的心腹,关进去的人很难活着出来。李元芳在朝臣的帮助下,找到东厂负责的太监,当面据理力争,连续几次后,终于免去了张仲金等人的死罪。

李元芳还请求废除让宛平民众深受其苦的七件事,还谈及世宗皇帝炼丹求仙的害处。上书之后,他便坦然等待受罚。没想到一向深居后宫、反感臣子上书的世宗竟准了他折子上所奏的七事。消息传来,百姓拍手称快。(文史天地)

-----第8帧-----

【历史趣闻】
榜下捉婿
-------------
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个叫蔡卞的中了进士,王安石让其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儿。发展到后来,人们便开始“预定”了,只要看好了某个人有可能中榜,便先定下来,只要一中便立马结婚,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就是这样被人家定下来的。

-----第9帧-----

【稗官野记】
杨绛
------------
杨绛,原名杨季康,杨荫杭之女,祖籍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21岁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研究生,认识钱钟书,结成夫妇,一同前往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巴黎大学。文 革期间她和丈夫一起划为“牛鬼蛇神”,下放农村,但两人任私密相会。后杨绛一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今年102岁。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