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宋初勇将--高怀德 ★中华书圣--王羲之 ★哪国创造疫苗接种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李自成最后失败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个谜:占领北京时,李自成的军队浩浩荡荡一百余万,为何进京40天后部队竟然仿佛突然间失去了战斗力--遇清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而且从此一蹶不振?(详情请看第三帧) -----第2帧----- 8月7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七月初一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 31℃~18℃ 东南风微风 宣化:多云 31℃~17℃ 东南风微风 万全:多云 31℃~18℃ 东南风微风 怀安:多云 31℃~17℃ 东南风微风 阳原:多云 32℃~18℃ 东南风微风 蔚县:多云 31℃~17℃ 东南风微风 涿鹿:多云 33℃~19℃ 东南风微风 怀来:多云 32℃~18℃ 东南风微风 赤城:多云 30℃~15℃ 东南风微风 崇礼:多云 28℃~13℃ 东南风微风 沽源:多云 28℃~14℃ 西南风3-4级 康保:多云 27℃~14℃ 西南风3-4级 张北:多云 28℃~15℃ 西南风3-4级 尚义:多云 27℃~15℃ 西南风3-4级 -----第3帧----- 李自成百万大军缘何瓦解 ------------ 李自成最后失败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个谜:占领北京时,李自成的军队浩浩荡荡一百余万,为何进京40天后部队竟然仿佛突然间失去了战斗力--遇清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而且从此一蹶不振? 是这支部队的军纪涣散吗?非也。李自成治军有方,义军的组织性很强。是这支庞大的军队的物质力量跟不上吗?非也。李自成大军在北京通过肃贪追赃搞到了七千万两银子,相当于明朝的十年税收,至少可以在几年里实施“迎闯王不纳粮”而更深得民心,他有足够的财力可支撑他庞大的军队。 原来李自成并非败于清朝,而是败于当时肆虐横行的鼠疫! 李自成进京前后,北京周边地区流行鼠疫。李自成军于农历3月进抵北京,有关文献记载崇祯16年秋鼠疫已出现在北京一带,只因冬天气温低,鼠疫传播变缓,3月春暖花开,桃红杏白,跳蚤、老鼠开始趋向活跃,大规模的鼠疫自然爆发。由于鼠疫的传染死亡率很高,崇祯的御林军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毫不奇怪。李自成因此未遇大战就占领了北京。李自成大军进京后感染了鼠疫,自然战斗力也大减。 由于军人是集体生活,所以鼠疫流行对古代军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在十分肆虐的鼠疫面前,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那么,为什么清兵就没患鼠疫呢?欧洲人在研究14世纪欧洲鼠疫时从留下的壁画及文字中发现,在鼠疫大流行中只有骑兵幸免于鼠疫。于是得出结论:鼠疫经跳蚤传播,跳蚤讨厌马味,所以骑兵不被鼠疫传染!众所周知,八旗铁骑威震四方,清兵主要由骑兵组成,所以是不会传染上鼠疫的。尽管只有十几万军队,但未患鼠疫的清军战斗力自然在深受鼠疫困扰的李自成大军之上。 鼠疫是当时中国人不了解的新型烈性传染病,无人了解、无法救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明朝灭亡和李自成的失败不可避免。在汉满的军事博弈中,鼠疫帮了清朝的大忙。(历史网) -----第4帧----- 宋初勇将--高怀德 ---------- 高怀德(925年-982年),字藏用,五代、宋初妫州(今张家口怀来县)人,高行周之子。《宋史》有传。 高怀德为人忠厚倜傥,有勇武之名。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辽国 军队侵犯边境,朝廷以高行周为北面前军都部署。当时高怀德刚年满20岁,向父亲请求从军北征,得到父亲的应许。晋军到了戚城遭遇辽军,被重重包围,救援部队又迟迟不到,情势十分危急。高怀德左右射箭,纵横驰突,敌军纷纷后退,他护卫着父亲突围而出。高怀德以战功升任罗州刺史,朝廷赏赐他珍裘、宝带、名马,以表示对他的特别恩宠。在高行周转而镇守郓州的时候,高怀德改任信州刺史。 后汉时,高怀德为忠州刺史,后周时为东西班都指挥使、领任吉州刺史,后改任铁骑都指挥使。 此后他又追随宋太祖平定扬州。宋朝建隆二年(961年),改任归德军节度。开宝六年(973年)秋天,升任同平章事。 宋太宗即位,加任高怀德兼侍中,此后又加任他为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他随从太宗平定太原,改镇守曹州,被封为冀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任武胜军节度。当年七月去世。朝廷追赠他为中书令、渤海郡王,谥号武穆。(刘徙) -----第5帧----- 张家口第二次解放 ----------- 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从日军手里解放张家口。而后,1946年10月11日,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下,我军又主动撤离张家口。1948年11月24日,张家口在平津战役中迎来了再次解放,同时也奏响了平津战役胜利的序曲。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五万人马全歼于大境门之外,张家口获得第二次解放。图为解放军作战部队进入大境门。 -----第6帧----- 中华书圣--王羲之 ------------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他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精研体势,增损古法,一变汉、魏以来的书风,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今体书风。王羲之的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草书浓纤折衷,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后世人们尊称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极赞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第7帧----- 哪国创造疫苗接种 ------------ 疫苗被称为隔离病毒的“防火墙”,有了疫苗,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重大疾病。那么,是哪一个国家最早创造疫苗接种法呢?是中国。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早在4世纪初,我国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此外,中国古人还创造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当时,古代中国人以接种天花病患的脓液来预防自然发生的严重天花疾病。据记载,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人痘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俄 国、日本、朝鲜以及英国等国家。 直至18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才被引入欧洲。在欧洲疫苗研制史上值得称道的是英国医生金纳(EdwardJenner)。1796年,金纳进行了第一个预防天花人体实验的科学研究,临床研究证明预先接种牛痘病毒,再以具毒性之病毒攻击确实可以预防天花。而另一位被称为“疫苗之父”的巴斯德更是史无前例地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传代等方法有目的地来处理病原微生物,使其失去毒力或减低毒力,并用此作为疫苗给人接种而达到预防目的。 (新民晚报) -----第8帧-----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 “菜篮公”陈俊,汤埕人。唐僖宗中和辛丑(881)年生,元泰中元年甲子(1324)年卒,历经唐、五代、宋、元诸代,享寿444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第9帧----- 李嘉诚 ------------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生于广东潮州,祖籍莆田。1940年日本侵华,李嘉诚与家人逃难至香港;15岁因父亲病逝被迫辍学,在舅舅的手表公司修手表,并爱上表妹庄月明,但遭舅舅反对;19岁离开舅舅公司,20岁升任塑料厂总经理;27岁自己开办塑料厂,30岁投身地产,事业迅速崛起;35岁时终于娶了表妹庄月明。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