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龙龛手镜》作者释行均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四圣兽 “民以食为天”,历代统治者都视粮食安全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而大清统治者,对此更为重视。(详见第三帧) -----第2帧----- 8月21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七月十五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25℃~16℃ 西北风微风 宣化:晴 24℃~15℃ 西北风微风 万全:晴 24℃~16℃ 西北风微风 怀安:晴 24℃~16℃ 西北风微风 阳原:晴 24℃~16℃ 西北风微风 蔚县:晴 24℃~15℃ 西北风微风 涿鹿:晴 26℃~17℃ 西北风微风 怀来:晴 25℃~17℃ 西北风微风 赤城:晴 22℃~13℃ 西北风微风 崇礼:晴 21℃~12℃ 西北风微风 沽源:晴 20℃~9℃ 西南风3-4级 康保:晴 20℃~9℃ 西南风3-4级 张北:晴 21℃~10℃ 西南风3-4级 尚义:晴 21℃~10℃ 西南风3-4级 -----第3帧----- 乾隆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 乾隆田间调研 奖励“优秀农民”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尽管忙于杀伐征战,但对粮食生产、开垦屯田仍极其关心,经常带着大臣和将领们视察农耕。这为清代统治者做了榜样。 清朝定都北京后,每年春天,皇帝都会象征性地去先农坛,操作农具,演示耕作。 乾隆帝不仅经常深入田间做调研,还出台了系列政策,奖励经验丰富、勤劳致富的老农。 乾隆二年(1737年),中央政府制定了三项表彰农民的政策。这些措施,在清朝被长期执行。 确保粮食安全 漕运为重中之重 漕运制度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各项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是因为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清承明制,用漕运将粮食运往北京,以供首都粮食需求。 这既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假如粮食分量不足、霉坏,就要惩治经办、押运的官员。 荒歉年景 无息出借官粮给百姓 乾隆上台后,励精图治,颁布了新规:“若值歉收之年,所有借领仓谷,至秋后还仓时,止应完纳正谷,不应令其加息。”次年春天,乾隆再次发旨:“歉收之岁,无论常平、社仓谷石,概免加息。” 收成不好的年景,农民可以无息借官粮维持生计。减免10%的粮食利息,对歉收的贫寒百姓来说,是能救人命的。所以,此被称为善政。饥荒之年,乾隆政府还提倡各省“互帮互助”。 重视粮食储备 严厉打击舞弊者 清代对粮库的营私舞弊行为,处罚极严。乾隆年间,陕甘总督勒尔谨、甘肃布政使王dàn望虚报粮仓储备,为应付朝廷检查,在仓口深处铺上木板或搀糠土充粮,然后在上面铺上数尺厚的粮食,蒙混过朝廷派遣来的调查人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dàn望因收监粮有功、管理粮仓得法而升任浙江巡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勒尔谨、王dàn望一伙捐监冒赈、贪污粮款上千万两银子的营私舞弊案全部暴露。 涉案100多位官员。案发后,勒尔谨被令自尽,王dàn望、蒋全迪立即处斩,王廷赞被判为绞监候,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大案。(羊城晚报) -----第4帧----- 《龙龛手镜》作者释行均 ------------ 释行均,辽代蔚州金河寺僧人,俗姓于,字广济。 《龙龛手镜》是我国辽代的一部佛教字书,对佛教在辽国的传播和普及起到很大作用,又由于它保存了大量的手写体的俗体字和异体字而引起当代文字学界、音韵学界、敦煌学界、佛学界的高度重视。《龙龛手镜》的作者就是释行均。 《龙龛手镜》是一部通俗的汉字字书,据智光序称“以新音偏于龙龛,犹手持于鸾镜,形容斯鉴,妍丑是分,故目之曰《龙龛手镜》。”释行均收录当时实际读音和通用字体,并广收民间通行的俗字,所以是一部有独创性的字书。全书列部首242个,比《说文解字》中的540部节省一半以上。(刘徙) -----第5帧-----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第一次解放后的张家口充满了活力,这期间的革命文化活动十分活跃。1946年9月15日,晋察冀画报社在张垣出版了《时事增刊》,醒目地刊载了我军解放张家口、宣化、下花园等地的战争场面。图为1946年沙飞社长在在张家口元宝山主持召开晋察冀军区摄影工作会议。 -----第6帧----- “史圣”司马迁 ------------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进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7帧-----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 清代人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康熙年间,于成龙任职广西罗城知县。他在任时,约束官员,安抚百姓,革除积弊,兴办公益事业,深深地感动了罗城百姓。 于成龙在罗城为官多年,带去的随从有的死了,有的离开另谋他职。罗城百姓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更加关心于成龙的饮食起居。每天早晚,都有人专门跑去向他问安,看他需要什么东西。有时候,他们凑一些钱送给于成龙,说:“我们知道大人生活清苦,这些钱是我们自己挣来的,请大人收下,留着买些油盐酱醋维持生活吧!”每当这时候,于成龙总是笑着感谢他们说:“我一个人生活怎么用得着这么多钱呢?你们拿回去,多买些好东西孝敬你们的父母,就像送给我一样。”百姓们只好把钱拿回去。 后来,于成龙调任合州知州,离开罗城的时候,罗城百姓夹道相送,哭声震天,大家牵着他的衣襟说:“大人走了,我们就没有天了!”百姓一直送他送到百里之外,才哭着回家。(检察日报) -----第8帧----- 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四圣兽 ------------- 中国传说中的四圣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为东方之神,属木;白虎为西方之神,属金;朱雀为南方之神,属火;玄武为北方之神,属水。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所以四圣兽又是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 恶、调阴阳。《礼记-曲礼上》说:“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第9帧----- 朱自清 ------------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1948年,朱自清在《抗 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在北大医院去世。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