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意林:悄悄地扔
★小小说:十元艳遇
★生活:医生的故事
★文苑:借来的男人
★人生:变瘦了的布娃娃

-----第2帧-----

10月11日 星期五
农历癸巳年九月初七

【明日天气】
张家口:阵雨转小雨
20℃~8℃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宣化:阵雨转小雨
21℃~6℃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万全:阵雨转小雨
22℃~8℃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怀安:阵雨转小雨
21℃~7℃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阳原:阵雨转小雨
22℃~8℃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蔚县:阵雨转小雨
22℃~8℃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涿鹿:阵雨转小雨
22℃~10℃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怀来:阵雨转小雨
21℃~9℃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赤城:阵雨转小雨
19℃~3℃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崇礼:阵雨转小雨
17℃~1℃
东南风微风转西北风3~4级
沽源:阵雨转小雨
17℃~1℃
西南风3~4级转西北风4~5级
康保:阵雨转小雨
15℃~0℃
西南风3~4级转西北风4~5级
张北:阵雨转小雨
17℃~1℃
西南风3~4级转西北风4~5级
尚义:阵雨转小雨
18℃~0℃
西南风3~4级转西北风4~5级

-----第3帧-----

【驿站】
握手
------------
□蔡澜

做公众人物,除了与人合影之外,还要做最基本的友善表示--握手。

握手最能看出对方的个性,有些人伸出手来,在你握住时,对方却敷衍一下拉倒。

我知道有人有这种特点,每次都很诚恳地、很够力度地把对方的手握一握。

很多时候感到对方的手是湿漉漉的、黏糊糊的、油腻腻的,感觉十分不愉快,像很多细菌爬了过来。

不过还得握,因为想起了那句老话:“记得对方是米饭班主(老板)呀!”

握完了手,就到洗手间去。

找不到纸张或干风机,走出来的时候双手还是湿的,又遇见一位要来握手的人,只有说:“对不起,还没擦干。”

发觉这是治退握手之人的好办法。

握了又洗,洗了又握,重复又重复,自怨自艾一番后,还是笑嘻嘻地照握之。

邓丽君活着时,我在“天香楼”遇到她,只见她双手戴黑手套,从手袋中拿出面纸,把碗碟擦了又擦,已是很严重的洁癖。

如果自己也和她有同一个习惯,我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神经质起来。

明知有手汗的人,为何不有自知之明地擦一擦再和别人握手?也许,这个要求是太高了呢。

很奇怪,女人的手比男人的干净,握起来也爽快得多。但是女人要是不主动伸手过来,我绝对不先打招呼。美丽女人的手,更像从来没有流过汗。

从前在国外,遇到一个彼此感觉不错的女子,她伸出手来又缩了回去:“刚洗过手,还是湿的。”

我看着自己伸出一半的手,不知该怎么办。

她笑着说:“可以握我其他地方。”

-----第4帧-----

【小小说】
十元艳遇
------------
□佚名

这天,徐大永百无聊赖,驾车缓缓在马路上行驶着。他开着车窗,用眼睛的余光扫着过往的关女们。

不知不觉,他来到一所大学门口,路边步行的美女明显多起来。他咂咂嘴,咽了一口唾沫。似乎是转瞬之间,他忽然想起有关这所大学的一个传说:只要开辆好车,停在门口,在后车窗玻璃上贴一张写有“请上车”的纸条,就会有女学生主动上车。

然后……

徐大永开的是一辆新“迈腾”,在这个小城市,也算是好车了。他从包里拿出笔记本,撕下一张纸,用漂亮的行书写下“请上车”三个字,把它贴在了靠人行道一面的后车窗玻璃上。

徐大永打开音乐,点上烟,美滋滋地等着关女上车来。一支烟抽完,他又续上一支。就这样,他等了近一个小时,车外的美女如过江之鲫,可就是没人上他的车。徐大永暗暗地笑自己:这只是人们瞎传的一个笑话,怎么能当真呢?要是让自己那帮哥们知道,还不笑死人?

徐大永发动引擎,想走。就在车被发动起来的同时,他感觉到后车门被拉开了。他从后视镜里一看,天啊,上来一个长发飘飘的大眼睛关女。一刹那间,徐大永几乎晕过去,传说竟然是真的,艳遏就要开始了。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用平静的口吻问:“咱们去哪里?”

女孩用标准的普通话说:“去贵都。”

徐大永暗自赞道:“有档次。”贵都是本市最好的四星级酒店,客房内的设施全是按五星级标准配备的。

在路上,徐大永一边暗暗从后视镜里欣赏着女孩子的美貌,一边和她搭讪:“你家是哪里的?”

“青岛的。”

“学什么专业?”

“音乐。”

问什么,女孩都用最简短的语言回答。徐大永越看越喜欢。

贵都大酒店很快就到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绅士风度,徐大永把车开到高高的台阶上,在自动旋转门前停下。立刻就有服务生过来,拉开后门。

女孩却不急于下车,而是盯着车上的仪表盘问:“你连个计价器都没有,肯定是黑 车,给你10块钱不少吧?”

然后,在徐大永惊愕的目光中,女孩将一张10元的人民币丢到前排座上,优雅地下了车。

-----第5帧-----

【生活】
医生的故事
------------
□柴静

吃饭的时候,遇上一位医生,又红又专还会讲故事。他当年援疆,刚去就遇上个棘手事,当地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重病,已经昏迷了,大口呼吸,肌肉痉挛。可当地什么医疗条件都没有,开胸,上呼吸机,都不可能。他两手空空,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找张报纸来。当地人以为他是个巫医,但也没别的办法了,“什么样的报纸?”他想了一下说,那就当天的机关报吧。有人飞奔着买了份崭新的来。他从里面挑出张头版,卷成一个锥筒,搁在老人脸上,罩住他的口鼻。

大家都等着,五六分钟后,老人开始正常呼吸,一小时后已经能够说话了。亲属们扑通跪在地上叫“神医”,我们一桌人也听傻了,他说病人其实是呼吸性碱中毒,因为快速呼吸,把体内酸性的二氧化碳过度呼出了,所以罩个纸锥子,相当于把呼出的二氧化碳部分回吸,就好了。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机关报?”他一笑“纸好,硬。”

医生说他一辈子没碰到过医疗纠纷,手下的科室也没有,我听着不信。他一笑,讲了一个故事,说手下有位同志,一辈子看的都是老年常见病,最年轻的患者也八十了,有一次不知道怎么,来了一个姑娘看病,两人又聊又笑,听诊器听来听去,给看了十五分钟。第二位患者是位老太,一直排在后头等着。总算到了,这位同志光顾着跟姑娘告别,没看老太一眼,老太说“给我听听”,被一脸不耐烦拿听诊器在衣服上挨了一下,就说完了,一分多钟,看病结束。老太不乐意了,喊“流氓”。他在楼上听见后,让护士把老太请上来,护士隆重介绍说“这才是我们领导,最权威的大夫”。他上前握着老太的手,一脸沉痛“太过分了,您给我说说,我开除他。”老太太不好意思了“不用、不用,给个处分就行。”

然后,他亲自给老太看病,老太太递上自己的病历,老人家每天每隔十五分钟给自己量一次血压,所以纪录大概有长篇小说那么厚。他说其实这些东西对看病没什么用,但医生一定要把这些数字都“陶醉”地看一遍,再仔细地给老太太听诊半天,最重要的是“眼神勾兑一下”。老太太出门的时候说:“病已经好了一半。”

他去陕西义诊,治过一个偏瘫患者,第二年去回访,见这人一歪一瘸走来,说治好了,千感谢万感谢。他只好说没什么,是我应该做的,这不是党中央派我来的嘛。对方又羞涩又惊喜:“总书记那么忙,还惦记着我吗?”他咳嗽了一声,“可不是吗。”

-----第6帧-----

【言论】
最狂热地维护某一科学,不能rěn受一丝一毫怀疑它的眼光的人,通常是在这一科学领域没有多少建树,而且暗暗意识到自己的缺陷的人。--利希滕贝格《格言集》

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弄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当它们破了,不会发出任何声响,却异常痛苦。--英国作家狄更斯

冬天,有多少穿多少;夏天,有多少穿多少。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想和某个人在一起的两种原因:一种是喜欢上人家,另一种是喜欢上人家。--汉语的博大精深

被炒鱿鱼就是上天告诉你:要么是你选错了工作,要么是你选错了老板。--美国作家兰卡斯特

一切婚姻中的冲突,凡是可以告诉外人的,都是删节版、遗忘版、添油加醋版。--婚姻关系妙语

时尚学不好,那就选择淳朴;不知怎么是好,就微笑;与别人握手时,不妨多握一会儿;不要把自己的过去全让人知道;不要向朋友借钱;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社交宝典

胡同被拆是令人心痛的,它们被购物商城和高楼大厦所取代,我们将来的子孙回望这段时期会责怪他们的先辈。中国可以建造青藏铁路、三峡大坝,甚至把人送上太空,但少了保护古建筑最伟大典范的意愿。--《再会,老北京》作者迈克尔·麦尔

-----第7帧-----

【文苑】
借来的男人
------------
□张小娴

女孩子问我怎样看婚外情。我认为是: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男人,借来的女人,借来的欢娱。

他已经结婚了,再怎么好,都是属于别人的。你只是把他借来用,而且还没有征求物主的同意。

她已经是人家的太太了,再怎么可爱,都是属于别人的你。只是把她借回来。借来的东西,始终不是你的。

借来的东西,终究要还给别人。借来的人,时候到了,就要回家。

你问他:“今天晚上可不可以不回去?”问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无法点头。

你问他:“我们会有将来吗?” 借来的时间,哪里会有将来?

你问他:“你会永远爱我吗?” 借来的东西,怎可以永远拥有?

借来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有期限的。无论那段日子多么快乐,多么难舍难离,时钟敲响了,就要把他还给他的家庭。你可以迟一点还,却不可以不还。借来的欢娱,总有痛苦的代价。

你唯一能够永远霸占着的,只有回忆。

-----第8帧-----

【人生】
变瘦了的布娃娃
------------
□张小平

弗兰兹-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1923年秋,卡夫卡独自走在柏林大街上,严重的肺疾令他不得不蹒跚前行。这时,他看到有个小女孩正坐在街边大哭。上前一问才知,小女孩今年还不到5岁,因丢失了心爱的布娃娃,才如此伤心。卡夫卡本想买个新的送给她,但摸遍口袋也没找到一分钱,便安慰说:“你的布娃娃出门旅行去了,很快会回来的。”小女孩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卡夫卡微笑着答:“昨天我碰巧遇见过它,它托我给你带封信,不过我把信落在家里了,明天才能给你。”

第二天,卡夫卡带着亲手写的信,一字一句地念给小女孩听。在信中,布娃娃说自己在家里呆腻了,就决定出去逛逛,还说因为留恋外面的世界,恐怕近期不会回来,但会经常来信……听到这些,小女孩开心地笑了。

那之后,卡夫卡便会经常带上信来找小女孩,以布娃娃的口吻给她讲沿途的风景,小女孩也长了不少见识。这样过了半年,卡夫卡病情恶化,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强撑着到商店买了个小号布娃娃,送给小女孩:“长时间的旅行,它的身材变瘦了许多,才是现在的样子……”小女孩惊讶地叫起来,心疼地将布娃娃揽入怀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女孩才知道那个帮助她的老人就是作家卡夫卡。一天,她拿起布娃娃时,突然发现背后的缝隙里塞了张纸条:“原谅我选择了这个变瘦了的布娃娃,其实是想告诉你,所有你爱的都会离你而去,但最终又会以另一种模样回到身边。”小女孩顿时泪如雨下,她终于明白,变瘦了的布娃娃,是卡夫卡在生命垂危之际的关爱,精心设计出的美丽“谎言”。(《环球人物》)

-----第9帧-----

【意林】
悄悄地扔
------------
□刘卫

在伦敦商业街的一家酒店“下榻”后,虽然身处异国他乡,贸易小组的老郭依然不改早上跑步的习惯。那天早上,怕跑迷了路,他硬拉上我“作陪”。

伦敦,世界著名的“雾都”果然名不虚传。凌晨,教堂的钟声悠然响起,零稀的红色双层巴士闪亮着车灯,裹着雾霭从空旷的大街上穿行而过。

突然,他停下来,指着码放在路边的一堆旧物说:“你看,这些是什么?”

抬眼望去,街边有几处带花园的别墅,窗口透出柔和的灯光,静谧而安详。弄不好,我们“误入”伦敦富人区了。路灯下,细看眼前旧货,其实并不旧。一个长条沙发上有垫子,没看出有破洞,摁了几下,弹性十足。还有酒柜,式样老气了点,但油漆依旧光亮。一台旧电脑配有鼠标和鼠标垫,上面甚至附上了一张“使用说明”。几个做工结实的纸箱里,掉了少量毛的鸡毛掸,底部微小处缺了瓷的餐盘,有少许锈痕的厨具,修整花园的小铲,等等,不计其数。稍作留意,这些小什件虽然杂,但放进去时显然进行了认真的清理。不远处,还有一堆旧物,有两人好像在挑选。他们嘀咕了一阵后,把看中的东西搬进小货车里。

对此,我们十分不解。第二天,和华商罗先生谈及此事,他微微一笑破了题。原来,伦敦殷实家庭“扔”东西也很“绅士”。被认为过时但还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在天黑后打好包,不事张扬地摆放在门前或街道边,一些经济窘迫或新来的移民趁天亮前来“扫货”。约定俗成,双方都保留了面子。挑剩的东西再由市政部门的专用车及时拖走,并清扫场地。这样,天亮后,街道依旧干净,不知这里发生过“免费馈赠”。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手机报短信互动平台:提供新闻线索、挑错或者提建议,发送至106585132。(免收信息费)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