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威名震边陲的马芳 ★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功比张良的刘伯温 ★“一毛不拔”的金庸 1812年,当拿破仑决定对莫斯科进行远征需要土耳其鼎力相助之时,土耳其却与俄 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拿破仑同约瑟芬的离婚竟然招致土耳其皇后艾依曼如此的痛恨。(详见第三帧) -----第2帧----- 12月18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十一月十六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5℃~-14℃ 西北风3-4级 宣化:晴 -5℃~-17℃ 西北风3-4级 万全:晴 -5℃~-16℃ 西北风3-4级 怀安:晴 -4℃~-16℃ 西北风3-4级 阳原:晴 -5℃~-17℃ 西北风3-4级 蔚县:晴 -6℃~-18℃ 西北风3-4级 涿鹿:晴 -3℃~-12℃ 西北风3-4级 怀来:晴 -3℃~-13℃ 西北风3-4级 赤城:晴 -7℃~-18℃ 西北风3-4级 崇礼:晴 -9℃~-21℃ 西北风4-5级 沽源:晴 -13℃~-25℃ 西北风4-5级 康保:晴 -13℃~-25℃ 西北风4-5级 张北:晴 -11℃~-21℃ 西北风4-5级 尚义:晴 -10℃~-24℃ 西北风4-5级 -----第3帧----- 拿破仑征俄因何失败 ------------ 约瑟芬是拿破仑最珍爱的女人。然而她却没有为拿破仑生育一男半女,导致离婚。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破裂的婚姻却成了拿破仑政治历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主动追求大六岁的寡妇 拿破仑在一次沙龙活动中认识了寡妇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约瑟芬打动了拿破仑的心,他开始追求这个比自己大6岁的寡妇。 约瑟芬于1763年出生于西印度的马提尼克岛。1779年,约瑟芬同博阿尔内子爵结婚。1794年,博阿尔内被控“叛国罪”处斩。约瑟芬受牵连被监禁,后因热月党人塔里昂的干预被释放。 1796年3月9日,拿破仑和约瑟芬举行了没有宗教仪式的婚礼。约瑟芬与拿破仑没有孩子。拿破仑一心想的是称霸欧洲,并有儿子继承他的基业,1804年他被参议院敕令尊为皇帝后,这一想法更明显化了。1809年11月30日,拿破仑终于提出了要和约瑟芬离婚。 ◆离婚得罪土耳其皇后 1812年5月,拿破仑对俄 国进行远征。客观上看,饥饿和严寒威胁着法军,粮食和弹药供应不上,拿破仑被迫于10月19日从莫斯科撤退,导致远征的失败。 败退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因素:拿破仑与妻子约瑟芬的离婚。土耳其帝国真正统治者、皇后艾依曼是约瑟芬的堂姐,她一听到拿破仑和约瑟芬离婚的消息,顿时怒不可遏。为了替约瑟芬报仇,她要不惜一切代价使拿破仑的计划成为泡影。 1812年,当拿破仑决定对莫斯科进行远征需要土耳其鼎力相助之时,土耳其却与俄 国签订了停战协议。拿破仑同约瑟芬的离婚竟然招致土耳其皇后艾依曼如此的痛恨。 这次失败成了拿破仑政治生命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4帧----- 威名震边陲的马芳 ------------ 马芳(1517年-1581年),字德馨,明山西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明史》有传。 在明代镇守边陲的名将中,马芳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当时就有“勇不过马芳”之说,同时代的诗人尹耕还留下“威名万里马将军,白发丹心天下闻”的诗句。 马芳生活的时代,正是残元势力大肆侵扰明朝疆土、边陲战火频仍的时期,马芳的家乡大同宣化一带便是战争的最前沿。嘉靖十六年(1537年),马芳到大同,在大同总戎周尚文幕下当兵,从此开始了他保卫国家的军事生涯,由士兵到下级军官,由都督到宣府总兵,成为一代名将。 马芳在宣府总兵任上,为抵御俺答的侵扰,还亲自督军数千人,出塞砍柴,又与军民共同筑窑烧砖,将残破的宣府城墙修葺一新。马芳抗击俺答的胜利为后来的茶马互市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马芳为国鞠躬尽瘁,他的后代们也继承了他的英勇,儿孙皆战死疆场,可谓一门忠烈。(刘徙) -----第5帧----- 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 在我市市区,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建筑群,它体现了封建官僚衙门的威严,又具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它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清初,察哈尔由世袭察哈尔亲王管辖,康熙十四年(1675年)设置游牧察哈尔驻防都统一职,由在京蒙古都统兼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置察哈尔都统一职,驻张家口。第二年建察哈尔都统署、副都统署,职掌八旗四牧群旗民教养、训练,驻边、屯垦,管理军台署等。 察哈尔都统署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分正都统署、副都统署、演练场、蒙古营四部分,总体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副都统署和演练场、蒙古营均已不存在。现南北长133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约6650平方米。 察哈尔都统署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了,虽历经风雨,但仍然挺拔宏伟,坐落庄严,风骨犹存。图为位于桥西区明德北街57号的察哈尔都统署旧址。 -----第6帧----- 功比张良的刘伯温 ------------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 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第7帧----- 香港海员大罢工 ------------ 1922年1月12日,在第三次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在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短短一个星期内,罢工规模迅速扩大,海员纷纷从香港返回广州。从2月初起,罢工从要求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反抗帝国主 义压迫的政治斗争。3月8日,历时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宣告胜利结束。 -----第8帧----- 【历史趣闻】“一毛不拔”的金庸 ------------- 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和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转眼过了一年,到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来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一本正经对她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要求涨稿费,金庸还是不同意,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第9帧----- 简-奥斯汀 ------------ 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英国汉普郡,家境尚可。20岁时,简与一个律师相恋,因为简家希望和富贵之家联姻,因此两人再未相见(据传是达西的原型)。27岁时,21岁的富翁男子向简求婚,简接受了,但次日简即取消。36岁时,简出版了第一本小说《理智与情感》,后来又写了《傲慢与偏见》。41岁时病逝。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