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鹫峰岭上澍鹫寺塔 ★士兵皇帝--赵匡胤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慈禧为何怕看电影 唐代诗人王湾也曾遇到了与薛道衡一样过年不能回家的情况。为了解决薛道衡、王湾这类“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难题,创造欢乐吉祥的节日气氛,古代官府也会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外出公务。(详见第三帧) -----第2帧----- 12月25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十一月廿三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5℃~-15℃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宣化:晴 -5℃~-16℃ 西北风5-6级转4-5级 万全:晴 -5℃~-16℃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安:晴 -5℃~-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阳原:晴 -5℃~-17℃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蔚县:晴 -6℃~-18℃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涿鹿:晴 -2℃~-12℃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怀来:晴 -4℃~-13℃ 西北风5-6级转4-5级 赤城:多云转晴 -8℃~-19℃ 西北风5-6级转4-5级 崇礼:多云转晴 -9℃~-22℃ 西北风5-6级转4-5级 沽源:多云转晴 -13℃~-25℃ 西北风5-6级 康保:多云转晴 -12℃~-24℃ 西北风5-6级 张北:多云转晴 -11℃~-23℃ 西北风5-6级 尚义:多云转晴 -10℃~-25℃ 西北风5-6级 -----第3帧----- 古代春运同样也是回家难 ------------ 春运期间最大的矛盾是运力不足,在古代运力问题同样存在。 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陋,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虽然史料上没有具体说明,但从当时诗人留下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诗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诗,叫《人日思归》。诗中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当时从北方来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这说明薛道衡并未能及时赶回去与家人团聚,而是在外过年的。所以诗中流露出了他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乡之情,从侧面道出了古代春运“回家难”之现象。 唐代诗人王湾也曾遇到了与薛道衡一样过年不能回家的情况。 王湾是中原洛阳人,有一年快过年时,他乘船到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的北固山脚下,眼前水阔天长,独雁哀鸣,孤帆远行,再嗅嗅越来越浓的年味,王湾一下子动了感情,写下了《次北固山下》一诗,其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成了千古名句。 为了解决薛道衡、王湾这类“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难题,创造欢乐吉祥的节日气氛,古代官府也会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外出公务。而相当于今天普通“打工仔”的外出谋生者、经商人士,则会早早动身起程上路,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 ◆链接 秦代的“高铁”--硬木轨路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是秦国的国道,从记载来看,驰道并不输于现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此驰道宽达69米。不只路宽,路旁边还栽植松树,注意绿化降噪,这在当时算是世界第一。 除了驰道,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什么路?就是当时的“高铁”。当然,轨道非铁轨,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超快。 春运“大巴”--畜力车 长途运输,特别是物流主要靠畜力车,它是中国古代的“大巴”。主要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 古代春运的主体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个轻便车,回家就很显摆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第4帧----- 弹 劾严嵩-勇士沈炼 ------------ 沈炼(1506年—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明代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史》有传。 嘉靖十七年(1538年),沈炼考中进士,先后出任溧阳、荏平、清丰县令。清廉爱民,政绩卓著。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冬,蒙古瓦剌军入侵,威逼京城。当时,北方边患十分严重,而又适逢内阁首辅严嵩擅权,瞒 报军情。沈炼眼看大明江山将要灭亡,心急如焚,他在朋友家喝酒,感伤国事,当场写下奏疏,揭发严嵩父子的十大罪状。皇帝下诏说,沈炼去年在金殿吵闹,不注意作为人臣的礼仪,现在又想通过诬告诋毁大臣来获取名声,责令对他廷杖。最后,沈炼被廷杖后贬斥到塞外的保安州(今河北涿鹿)种田。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兵部侍郎、宣大总督杨顺与蒙古族鞑靼部落交战,丢失城池40余座,杨顺却杀害一批躲避战争的无辜居民来谎报军功。沈炼访知此事,给杨顺寄去两首诗责问他,措辞十分严厉尖刻。杨顺即与巡察保安州的御史路楷商议,以白莲教的名义杀害沈炼。十月十七日,沈炼被害,时年51岁。 后来给事中吴时来上疏揭发杨顺、路楷,皇上看后大怒,下令缉捕两人,释放沈襄。严嵩父子倒台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为沈炼平反昭雪,追赠他为光禄少卿,并在保安卫(今怀来县新保安镇)西街为他建立了祠堂。熹宗天启初年(1621年),追谥号忠愍。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以《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记述了沈炼的这段悲惨故事。(刘徙) -----第5帧----- 鹫峰岭上澍鹫寺塔 ------------ 澍鹫寺塔,俗称唐塔,坐落在阳原县揣骨疃镇西南15公里的恒山支脉鹫峰岭上,是桑干河流域最著名的佛教古建筑。今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始建于唐贞元(公元785-805年)年间,清咸丰(公元1851-1861年)年间重修,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澍鹫寺毁于20世纪60年代,唯佛塔保存。澍鹫寺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体砖砌,实心,八角十三级,总高约25米。鹫峰寺塔,为高僧道远的墓塔。 鹫峰寺塔不仅精巧、美观,而且风格独特,形式异趣。其基本形状采用了汉地密檐塔的建筑手法,如平面八角形,叠涩出檐等;而在细部和局部则揉进拱形窗顶、窗罩,特别是在第七层打破层层密檐的规律,插入一层覆钵状的原印度佛塔和藏地佛塔建筑符号,使得塔体总体造型垂直分作三段,外部轮廓由直线变成曲线;第八层以上至第十三层仍为密檐式。很可能,当初的塔刹也是藏式覆钵上法 轮相叠的造形。 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不仅反映出汉地佛塔与藏地佛塔造塔艺术的融合,也显示了张家口地区汉、蒙、藏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思想和技艺。 -----第6帧----- 士兵皇帝--赵匡胤 ------------ 赵匡胤(927-976年),即宋太祖,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赵匡胤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作了一名士兵,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周世宗即位,升为殿前都点检。世宗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963年平定荆南和湖南,965年灭后蜀,971年灭南汉,975年,灭南唐,俘虏南唐后主李煜,除北汉之外,十国基本统一。 统一后,他通过“杯酒释兵权”,逼迫手下将领交出兵权,建立中央集权。 赵匡胤在位17年,死于976年,时年50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巧,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传说是其弟赵匡义加害,篡夺帝位。真是天道玄远,难以祥说。 -----第7帧-----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至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第8帧----- 【历史秘闻】慈禧为何怕看电影 ------------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值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讨好慈禧,英国公使进献电影放映机一部和影片数套,在宫内放映,为寿诞助兴。不料这次放映极不顺利,刚放映了三本影片,发电机发生意外爆炸,险些伤人。慈禧大怒,视电影为不祥之物,此后宫内再不准放映。 -----第9帧----- 毕丽娜 ------------ 毕丽娜,祖籍北京,1932年生于哈尔滨,曾在北平艺专学习绘画,1949年只身前往台湾,因普通话流利,在电台做播音员。一天,毕丽娜走在台北大街上被一驻台的美国大兵偷拍,毕丽娜很生气的瞪了这个美国大兵一眼,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后来他们相知相恋,1960年12月24日,他们的儿子出生,中文名叫做费翔。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