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万历的孝靖皇后王氏 ★怀安明代建筑昭化寺 ★才德兼备良相房玄龄 ★清与慈禧齐名的慈安 据史载,我国夏禹时分天下为九州,有人口约1300多万。周代增加了二三百万。战国末期,共有人口2000多万。《汉书-地理》记载,西汉末年共有居民1223.3万户,5559.4万人。这是一个比较详细也是比较信得过的数字,说明了当时我国调查户口、编定户籍的制度已相当完备。(详见第三帧) -----第2帧----- 1月8日 星期三农历癸巳年十二月初八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 -6℃~-16℃ 西北风微风 宣化:晴 -7℃~-19℃ 西北风微风 万全:晴 -6℃~-17℃ 西北风微风 怀安:晴 -7℃~-17℃ 西北风微风 阳原:晴 -7℃~-18℃ 西北风微风 蔚县:晴 -7℃~-17℃ 西北风微风 涿鹿:晴 -4℃~-13℃ 西北风微风 怀来:晴 -8℃~-13℃ 西北风微风 赤城:晴 -8℃~-21℃ 西北风微风 崇礼:晴 -10℃~-23℃ 西北风微风 沽源:晴 -14℃~-25℃ 西北风3-4级 康保:晴 -14℃~-26℃ 西北风3-4级 张北:晴 -12℃~-22℃ 西北风3-4级 尚义:晴 -11℃~-25℃ 西北风3-4级 -----第3帧----- 古代户口制度始于何时 ------------ 我国是从何时开始制订调查户口、编写户籍制度的呢?一般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和户口编制制度,“十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若干乡为一县”。全国从基层到中央政 权,都通过户口制度像编席织麻一样编织起来,整齐划一地进行登记。 但是也有人认为,秦朝的户籍制度,实际上应从秦孝公就开始了,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也是清查户口、按户分田地,每户一百亩。商鞅变法的户口编制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生了小孩要登记,死亡人口要除名,官吏要经常检验户口,凡是在册人户,都得向国家缴纳赋税,充服兵役,维护地方治安,检举捉拿“奸人”。 谈到户口的整顿、编审,有人认为,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对全国进行严格的行政区和户口登记,控制了人口,增强了国力,这就比商鞅变法还早了几十年。当时的齐国京城里分为21乡,工占6乡,士占15乡;京师外,分为五属,属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设卒,卒下设邑,邑下是家。 在历朝的户口簿上,一家称户,家中人口称丁。隋文帝诏令:3岁以下为“黄”,10岁以下为“小”,17岁以下为“中”,18岁以上方才为“丁”,而60岁以上为“老”,“丁”得向国家负担各种差役、兵役,60岁以上的老人便可免除。 史学界认为,古代最完善的户口簿要数明朝的“黄册”。明朝编审天下户口,国家的户口册用黄色纸(绸、布)作封面,故名“黄册”。上面登记着全国各省、府、县每家每户的人口数、性别、年龄、婚姻、田宅、资产等情况。按十户为一甲。若干户为一里进行“里甲”编制,向国家交纳赋税和充服各种役差。 而对户口编制最为严密的是中国最末一代王朝--清朝,地方上一律实行保甲制,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每户都要挂“一家牌”,上面写着家长姓名、职业、丁男数目。每十家要挂“十家牌”,上面写着十家户主姓名、人口情况和大家共同守法的公约,牌上还写着“一家犯法,十家连坐”八个大字。 -----第4帧----- 万历的孝靖皇后王氏 ---------- 孝靖皇太后王氏(1566年-1603年),明万全都司左卫(今张家口怀安县左卫)人。《明史》有传。 王氏的父亲王天瑞是锦衣卫百户,她13岁时被选入宫,为万历皇帝朱翊钧之母李太后的仕女。三年后,被万历帝青睐临幸有孕,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皇帝。 本该母以子贵,可万历皇帝不给王氏皇后名分,仅封其为“才人”、“恭妃”,而且,将她长期打入冷宫,不能与儿子见面。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朱常洛的妃子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朱由校,就是后来的明熹宗皇帝。万历帝不得不加封王氏为皇贵妃。但王贵妃仍住在幽宫,与其儿孙虽近在咫尺,却难见一面,她的病情越来越重,危在旦夕。皇太子得知生母病重的消息后,跪请父皇恩准,看望了生身母亲。王氏被打入幽宫20年,死时年仅37岁。 万历皇帝驾崩后,皇太子朱常洛继承帝位,但由于他体质太差,登帝位不足一个月就逝世了。接着,皇太孙朱由校继帝位,就是后来的天启皇帝,他重办了其皇祖母的丧事,将王氏随万历帝葬入十三陵地宫,并正式封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刘徙) -----第5帧----- 怀安明代建筑昭化寺 ------------ 1907年,法国汉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第二次到中国北方考察。10月30日-31日,他出山西,经张家口返回北京时拍下了当时怀安县昭化寺的珍贵照片。图中的昭化寺为歇山顶砖木结构,石条基础,曲槛雕栏,修廊大厦,玉龙卧脊,兽头出飞檐,有着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筑特征。昭化寺落成后,英宗皇帝赐匾额“昭化寺”,因此得名。现存建筑基本保存了明代建筑原貌。 -----第6帧----- 才德兼备良相房玄龄 ------------ 房玄龄(579年-6 48年),名玄龄,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人,是唐朝时的开国宰相。 房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第7帧-----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美国西南海岸的洛杉矶,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19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和700多吨一氧化碳。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第8帧----- 清与慈禧齐名的慈安 ------------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一直受到忽视而实在不能忽视的角色,她就是和慈禧共同垂帘的东太后慈安。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慈安皇太后小事不在乎,原则绝不让,慈安的存在对慈禧是有着相当的震慑作用的。终年45岁慈安崩逝于钟粹宫,死因至今是谜。 -----第9帧----- 林巧稚 ------------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在福建鼓浪屿,20岁夏天赴上海参加协和医学院招考时,旁边一女同学中暑晕倒,林巧稚放下没答完的考卷,把女同学送往医院。主考老师认为她正具备医生应有的职业美德,林巧稚被破格录取,后成为了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她终生未嫁,亲自接生过5万多婴儿,称为“万婴之母”。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