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过年贴窗花、贴福字、贴门神等,是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春节时,人们贴春联迎“福”的同时,为何还要在门上贴一对门神以防止鬼祟入门?过年贴门神的习俗是怎么来的?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详见第三帧)
【导读】
★剪纸泰斗王老赏
★赤城长春沟塔群
★香山居士白居易
★元宵灯节鱼龙舞

-----第2帧-----

1月29日 星期三
农历癸巳年十二月廿九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转多云
3℃~-7℃ 东南风微风
宣化:晴转多云
4℃~-9℃ 东南风微风
万全:晴转多云
3℃~-8℃ 东南风微风
怀安:晴转多云
3℃~-10℃ 东南风微风
阳原:晴转多云
3℃~-9℃ 东南风微风
蔚县:晴转多云
3℃~-7℃ 东南风微风
涿鹿:晴转多云
5℃~-6℃ 东南风微风
怀来:晴转多云
4℃~-7℃ 东南风微风
赤城:晴转多云
2℃~-14℃ 东南风微风
崇礼:晴转多云
1℃~-15℃ 东南风微风
沽源:晴转多云
-4℃~-16℃ 西南风3-4级
康保:晴转多云
-4℃~-18℃ 西南风3-4级
张北:晴转多云
-1℃~-11℃ 西南风3-4级
尚义:晴转多云
-1℃~-15℃ 西南风3-4级

-----第3帧-----

【史海探秘】
古代门神都有哪些人物
------------
过年贴门神源于古人的门神崇拜。古人认为,门户为全家人每天出入之要津,必须驱邪镇鬼,才能保全家人平安。早在战国时期,先民已经开始用“五木之精”的桃木刻成写有咒语的“桃符”,挂在门口镇邪。后来,随着纸的广泛应用,桃符被画有人像的纸代替。人们多在标志着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前夕贴于门上,作为门神,保佑家人全年平安。可是,用来当做门神所画的人像都有哪些人物?

关于门神信仰的出现,大致可上溯到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地理和神话传说著作中,就记载有这两位神仙。相传远古时候,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便将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凶,索性在门上画出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以达到驱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门上画的是神荼,右扇门上画的是郁垒,民间称他们为门神。但到了唐代,神荼和郁垒被两位唐代大将秦琼和尉迟恭所取而代之,成为新的门神。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尉迟恭(585年-658年),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秦琼和尉迟恭二人因骁勇异常,均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将他俩作为门神,据传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以继日做梦听见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告诉群臣后,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就全副披挂,仗剑执锏,在宫门把守了一通宵。这一夜,唐太宗睡得很好,没有梦见鬼。唐太宗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宁,但又不意思叫两位老将夜夜守在宫门侍立,就命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两边,久而久之,上行下效,两人就成了门神。

-----第4帧-----

【张垣人物志】
剪纸泰斗王老赏
------------
王老赏(18 90年-1951年),原名王青,张家口蔚县南张庄村人。

王老赏祖辈都是农民,生活拮据,只上了三年私塾,便辍学务农,他自幼酷爱剪纸艺术。1918年冬天,王老赏拜窗花艺人周瑶为师,专门学习刻染窗花。他在周瑶的指点下,刻苦学习,孜孜不倦,日有所进,逐步掌握了握刀、镂空等剪纸技巧,并学会了点染、晕染等染纸方法。

王老赏学剪纸,并不满足于艺术上的浅尝辄止与因循守旧。改进了蔚县的剪纸艺术;将刀工粗糙、人物呆板的“口袋”状戏人剪纸赋予新的艺术生命;给点色简单、搭配失调的“五大色”花卉剪纸增加美感。并根据不同剪纸内容的需要,竟创制了刀子、钮子两类刻刀100多把。剪纸时要刻、要拉、要剜、要旋,均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王老赏在剪纸艺坛奋力拼搏30余年,把240多出传统戏剧中的数以千计的人物进行了艺术修改,其中绝大多数经过重新设计,把蔚县剪纸推向了成熟阶段。

1950年冬,察哈尔省文联美术部长佟坡到蔚县采访王老赏,为他画了一张素描头像,并将他的一大批剪纸精品带到北京,受到著名作家阿英、著名戏剧艺术家周信芳、戏剧史家周贻白等人的高度评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民间窗花》中选登了大量王老赏的原作。1954年又出版了名为《王老赏的窗花艺术》的专门画册。王老赏还热心带徒,认真传技,教出的周永明等一批剪纸新秀,青出于蓝胜于蓝,把他的剪纸技艺传到了全国乃至于世界。(刘徙)

-----第5帧-----

【张垣记忆】
赤城长春沟塔群
------------
长春沟塔群位于赤城县大海陀乡,现存古塔六座。1号塔建在长春庙前的孤峰上。高高的须弥座承托着硕大的覆钵。2号塔在北长春沟的宝山寺庙址前,建筑构造为密檐楼阁式砖石结构。3-5号塔在长春庙背后的小南沟东坡上,砖石结构,属喇嘛塔,在装饰风格上很有特点。

-----第6帧-----

【历史人物】
香山居士白居易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作品影响极大。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等。

-----第7帧-----

【碎片】
元宵灯节鱼龙舞
------------
元宵、灯节和鱼龙舞,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西汉时汉明帝提倡佛教,曾下一道谕: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在元宵节悬挂灯笼,以示对佛的尊敬,故而汉时灯节尤盛。以后,元宵灯节不仅悬挂彩灯,而且杂以百戏,吹弹歌舞,已发展成狂欢节了。宋朝,灯节盛行舞龙灯,又称“鱼龙舞”,舞龙灯原先是祈雨的仪式,逐渐演变成民间游艺,在民间流传甚广。

-----第8帧-----

【历史趣闻】
好联不打折
-------------
郑板桥为清代知名的书画家,诗词能力更佳,常有绝妙辞令人叹服。一位盐商为了巴结京里来的大官,心想:“若能请知名的郑板桥才子写副六尺大对联,必定光彩异常。”因此就当面向郑板桥提及此事,郑板桥开价一千两。

盐商为了要节省开销,要郑板桥打五折。郑板桥二话不说,当场提笔就写,写出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就给了盐商。商人看了作品气势不凡,句子又好,十分高兴,连忙就问下联?郑板桥不慌不忙的说:“跟你说好是一千两,你钱只给一半,所以字也写给你一半就好!”盐商求墨宝心切,不得已只好乖乖地再奉上另外五百两。郑板桥于是继续写了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最后两方都高兴地谱下这段佳话。

-----第9帧-----

【稗官野记】
李世民
------------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生于岐州武功县,祖籍陇西。李世民4岁时,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见到李世民时对李渊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为儿子取名李世民。唐朝建立后,李世民27岁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52岁时服用天竺长生药而暴毙。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