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我们都知道夏季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入夏的时候,更是细菌大肆入侵的时候。那么,在这初夏的时节里我们要预防哪些疾病呢?(详见第三帧)

【导读】
★颈椎病的潜伏症状
★痤疮药最好晚上用
★刺激人中穴治休克
★阳虚体质保健有方

-----第2帧-----

5月12日 星期一
农历甲午年四月十四

【明日天气】
张家口:晴转多云
23℃~9℃ 西北风3-4级
宣化:晴转多云
24℃~9℃ 西北风3-4级
万全:晴转多云
23℃~8℃ 西北风3-4级
怀安:晴转多云
22℃~7℃ 西北风3-4级
阳原:晴转多云
24℃~8℃ 西北风3-4级
蔚县:晴转多云
23℃~8℃ 西北风3-4级
涿鹿:晴转多云
25℃~11℃ 西北风3-4级
怀来:晴转多云
26℃~10℃ 西北风3-4级
赤城:晴转多云
22℃~5℃ 西北风3-4级
崇礼:晴转多云
18℃~2℃ 西北风3-4级
沽源:晴转多云
14℃~1℃ 西北风4-5级
康保:晴转多云
15℃~0℃ 西北风4-5级
张北:晴转多云
15℃~4℃ 西北风4-5级
尚义:晴转多云
18℃~4℃ 西北风4-5级

-----第3帧-----

【今日话题】
初夏要预防得哪些病
------------
初夏的时候,气温逐渐上升。人们的新陈代谢也在加快,心脑血液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这些因素容易使人感到疲惫。天气越来越热,身体内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汗液流失掉。所以,身体素质不是特别好的人比较容易在这个时候生病。

△注意预防菌痢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初夏易发口疮和红眼病
初夏的时候气候比较干燥,我们比较容易上火。这样便会导致一些人生口疮。当然,口疮也不完全是因为天气干燥而导致,也跟维生素摄取不够有关系。应当服用维生素B2给予治疗。

此外,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此病潜伏期短,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自觉双眼剧烈疼痛,畏光流泪,有异物感。

得了红眼病,一要防止传染,二要及时治疗。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尤其在集体场所,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在高温高湿的初夏,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小心脾胃受损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入夏后人体胃口自然变差,消化功能本来就随天气受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贪凉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肠胃,使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血管骤然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情况。

△预防皮肤病
立夏过后节气为小满,这就是皮肤病高发作的节气了。原因是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雨量也会增多。闷热初夏天气加上潮湿,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所以刚过完立夏,离小满还有一段时间,要先为预防未来的皮肤病而做一些准备。

-----第4帧-----

【职场养生】
颈椎病有潜伏症状
----------
长期伏案、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在都市的高楼大厦中,我们的颈椎很容易疲劳过度,脖子酸痛的人也越来越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除了脖子疼,颈椎病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潜伏”症状,如不及时揪出它们,脆弱的颈椎会越来越受伤。

◇吞咽不畅
食管的上端和第六颈椎相邻,当第六颈椎出现增生,就会压迫和刺激食管,甚至造成食管周围炎症、水肿,在进食时产生异物感、吞咽不畅等症状。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且伴有颈肩痛的人,如果出现吞咽不畅、异物感时,要怀疑颈椎病的可能。

◇腹胀便秘
部分颈椎病人,因邻近的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和损伤,不适的感觉能上传至大脑,导致相关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使受其支配的胃肠道蠕动减慢,出现腹胀、便秘等不适。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顽固性便秘患者,要及时发现蛛丝马迹,找出病因。

◇视力障碍
有的颈椎病患者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有关。

◇经常落枕
有的人对枕头、床等睡眠环境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特别容易落枕,这往往是颈椎不稳、颈部肌肉肌力不够所致,要当心发展成颈椎病。

◇脖子弹响
总觉得脖子有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不自觉地想转脖子,并发出“嘎嘎”的响声后才感觉舒服,这是典型的颈椎失稳表现。如不注意调养修复,颈椎受损会越来越严重。

◇血压升高
有的人突然出现血压升高,吃了降压药也控制不好,此时,要注意是否有颈椎问题,特别是在年轻患者中。这是因为颈椎的错位、增生会压迫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节,导致椎动脉痉挛,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血压升高。

◇心动过速
有的患者转头、扭脖子时,会感觉心跳明显加速,甚至出现胸闷等不适。这可能是颈椎的第四神经根受到刺激产生,在颈部位置突然改变时易出现。

◇突然跌倒
颈椎如果出现退变、增生等病变,可能压迫或牵拉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大脑缺血,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在转头、改变体位时突然跌倒。

-----第5帧-----

【用药宝典】
痤疮药最好晚上用
----------
随着天气转暖,近段时间到皮肤科门诊看痤疮的患者多了起来。专家提醒大家注意,痤疮药最好晚上用,否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痤疮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维甲酸和抗生素类制剂。其中,维甲酸类是治疗痤疮最常用的药物,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如果白天涂抹于皮肤表面,受日光照射后,会出现烧灼感、红斑等不良反应,还容易产生色素沉着,此反应会随着药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不要在白天使用,应在每日晚上或睡前使用(如刺激过强则隔日1次)。

需要注意的是,开始用维甲酸5-12天皮肤有轻微刺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有紧绷或烧灼感,多数人可适应,并会逐渐消失。

建议从低浓度用起,每晚1次,避免光照后增加药物刺激性,症状改善后每周外用1次。另外,应注意点状涂抹在丘疹处,而非片状涂抹,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脱屑、红斑等刺激症状。

另外,一些抗生素可配合维甲酸治痤疮,多需要遵医嘱白天用。

-----第6帧-----

【神奇穴位】
刺激人中穴治休克
------------
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

-----第7帧-----

【中医养生】
阳虚体质保健有方
----------
阳虚体质者常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冷、拘急冷痛、性 欲冷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淡脉弱等证候,可选用以下一些保健配方进行自我调养。

鹿茸酒
取鹿茸4.5克,白酒500毫升。将鹿茸用白酒浸泡20日以上即可服用。本药酒具有壮元阳、益精髓、补气血、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精血不足、头晕眼花等肾阳虚者。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两次。

雪莲酒
取雪莲花15克,白酒或黄酒200毫升。将雪莲花浸泡于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本药酒具有补肾壮阳,调经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者的保健,也可用于调治肾阳不足而引起的畏寒肢冷、关节冷痛、阳痿、月经不调。每次饮用10毫升,每日两次。

双参鹿茸蜜膏
取鹿茸片20克,丹参200克,红参20克,白蜜1500克。先将鹿茸用米酒浸泡后烘干,红参慢火烘干,共研成细末;然后将丹参熬汁去渣后,倒入白蜜炼稠;再和入鹿茸红参粉,浓缩成膏。本膏方具有补益精血,延年益寿之效。适用于阳气亏虚、畏寒肢冷、气短乏力、心跳缓慢、头晕目眩者。口服,每次1匙,每日两次。

温馨提示
上述药酒和膏方只适合于阳虚体质者,服用前务必对症。凡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失眠盗汗、尿黄便干等阴虚火旺者以及感冒发热者忌用。

-----第8帧-----

【两性健康】
房事后应该注意什么
----------
◇思想上的重视
认识其中道理,了解其对于防止癌症、阻止性病传播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房事前清洗外阴
特别要注意清洁阴 茎。先用肥皂洗手,除去可能粘附其上的病毒。然后以清水洗去包 皮垢,再用肥皂擦洗阴 茎两遍,清除病毒及残存包 皮垢。洗毕即穿上干净内裤,忌穿原内裤,因为其上可能沾有性传播病菌。女方也要用肥皂冲洗手和外阴,换干净内裤,清水只能洗去小部分病菌,肥皂擦洗才能除去大部分。事后不用脏内裤擦外阴,宜用专备的干净毛巾。

◇培养便前洗手的习惯
人们只知道便后洗手,这当然重要,但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便前肥皂洗手,已显得更为重要,这是防止外部病菌进入生殖器的重要措施。

-----第9帧-----

【老年保健】
老年人头部巧保健
----------
△头发
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减少,洗头不宜过勤。对老年人来说,平时1星期洗1-2次头就可以了,也不宜用碱性过多的肥皂。另外,经常梳头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

△面部
经常用双手擦面,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抵抗力。每天早中晚各以双手擦面1次,这样持之以恒,可以减少面部的皱纹。

△眼部
为保持眼部活力,应坚持有意识的视力锻炼。最简单的就是将眼球左右、上下转动,坚持眨眼,可使视力延缓衰退。其次,在室内可在4米以内看着窗角眨眼,反复多次;在室外则可注视远处,有目的地观察某一景物。

△鼻部
每天用双手大拇指按摩鼻翼2次,每次50下左右,坚持不懈,可防感冒。

△耳部
每天用左手绕过头顶,握住右耳提拉14下,然后用右手以同样方法提拉左耳14下,早晚各一次。闲坐时则可以手按摩耳轮,用食指和拇指贴耳廓内、外层,相对揉捏,久之可补肾气,保持听力。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