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暑假到了,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们放长假而家长却要外出工作,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如何让孩子安全地度过暑假,是每一位家长都在操心的问题。今天小编特别制作儿童暑假意外伤害预防处理全攻略特刊,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家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家中潜在的危险有哪些 >关注儿童户外安全 -----第2帧----- 7月16日 星期三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 30℃~18℃ 西北风微风 宣化:多云 30℃~15℃ 西北风微风 万全:多云 30℃~17℃ 西北风微风 怀安:多云 29℃~15℃ 西北风微风 阳原:多云 30℃~17℃ 西北风微风 蔚县:雷阵雨转多云 28℃~16℃ 西北风微风 涿鹿:多云 31℃~18℃ 西北风微风 怀来:多云 30℃~17℃ 西北风微风 赤城:多云 27℃~12℃ 西北风微风 崇礼:多云 22℃~10℃ 西北风微风 沽源:多云 21℃~10℃ 西北风3~4级 康保:多云 21℃~10℃ 西北风3~4级 张北:多云 23℃~11℃ 西北风3~4级 尚义:多云 22℃~10℃ 西北风3~4级 -----第3帧----- 关注儿童暑期安全 ------------ 儿童在暑假期间不是在家就是在户外玩耍,今天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入手,告诉你在不同的场景下儿童会面临哪些安全隐患,面对这些隐患,又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关注儿童室内安全 一、家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1.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是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之一。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特别是当孩子睡熟之后,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外出办事,而意外往往在这个时候发生。一旦孩子醒来发现家长不在,会有一种“分离焦虑”,加上孩子对危险缺乏认知和好动好奇的天性,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稍有不慎就会从窗口跌落,这样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了。 ◆对策: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窗口做好防护栏。暑期可以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或送到托管机构。 ◆现场处置:当幼儿从高处跌落,父母一开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位有没有明显的外伤,是否有红肿或淤伤。如伤口污染不严重,可用冷开水或自来水冲洗局部。如系表皮擦伤,用盐水或白酒涂抹即可。如局部青紫肿胀,可先冰水敷后再用红花油等消肿药物涂于伤处,千万不能用针放血。早期也不可用热敷的方法。 对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应该紧急送到最近的医院,父母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是呕吐的情形发生,当发现此类不舒服的症状,家长切勿随意搬动、触摸受伤处。 -----第4帧----- 2.电伤、烫伤夏天孩子多是短衣短裤的打扮,这就大大增加了烫伤的可能性。现在很多家庭为了美观,都会给餐桌铺上桌布,而我们都有喝粥的习惯。如果不小心防范,孩子随意一扯,都可能把桌上的热汤热水倾倒在自己身上。微波炉已经成了很多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虽然方便快捷,但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意外,如烫伤、崩伤、触电等。 ◆对策:父母要告诫孩子不能使用微波炉加热带壳、带皮的食品,如鸡蛋、玉米等;微波炉启动后,不要贴近炉体观察炉内的食物,并尽量与炉体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插座上装上防电的盖子。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遭遇烫伤,立刻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处,切记不要给孩子烫伤创面进行包扎,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红药水等物,应送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一旦触电,立即关闭电开关;如果离开关较远,先用干木棍把孩子与电源分开,再将小孩移到通风的地方,解松衣服,进行人工呼吸。 3.消化道异物 消化道异物是急诊特别常见的,吞下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具有腐蚀性的电池和尖锐的针、钉子等等是最危险的。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的话一旦在消化道崩解,腐蚀性的液体可能对消化道造成烧灼腐蚀,严重的可能造成消化道的梗阻。 ◆对策: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如发卡、吊坠等等;图钉、钉子、缝衣针等尖锐的物品要收好;换下来的电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较小的纽扣电池,电动类的儿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将其中的电池拆出来吞下。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吞下的是危险性较高的异物,如上面提到的钉子、电池、缝衣针之类的物品,就应该立即送往医院,通过手术手段取出。如果是比较圆滑、危险性低的物品,如硬币、玻璃珠之类的,不用太着急,可以尝试用蔬菜混合油吞下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大便排出,如果不行再尝试胃镜手术等取出。 -----第5帧----- 1.锐器 危险指数:★★★★★ 刀具、铁丝、玻璃及其它金属等锐利尖器,孩子玩耍摆弄,会造成割伤、刺伤,甚至戳伤眼睛。 儿童手指割伤后如何处理:用力压迫伤口,在血止后用胶布式绷带包扎紧,尽量不要活动。如果伤口较小可先用冷开水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将患侧胳膊举高来止血。然后用创可贴包好。如果伤口深且大,出血量多时,应一边止血,一边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如果孩子是被脏的或者是生锈的锐器割伤,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刺。 2.插座 危险指数:★★★★★ 儿童的好奇心很强,经常会把手指插入插座,就有触电或短路的危险,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触电身亡。 儿童触电后该如何急救: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木棒等尽快使患儿脱离电源,急救者一定要注意救护的方式方法,防止自身触电。让患儿就地平躺,仔细检查身体,暂时不要让患儿起身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厨房 危险指数:★★★★ 厨房里烧开的热水壶、炉灶上的热油锅,宝宝极有可能踮脚触碰,一旦碰翻后果不堪设想。 儿童被烧、烫伤后如何处理:立即消除致伤的原因,包括脱去衣物,用冷水或冰水浸泡冲洗约10分钟,这是最有效的烫伤急救方法。如果皮肤已出现水疱,可用消毒针刺破水疱,挤放出液体;如果水疱已破或已剥落,可用消毒的凡士林纱布暂包扎。 4.药 危险指数:★★★★ 彩色的药丸会让宝宝误以为是糖豆,如果大剂量吞食,极有可能引起药理反映。 儿童误食药物或毒药怎么办:催吐。催吐的目的在于尽量排出误入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可先给其大量的清水饮下,然后刺激咽部使其吐出来。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三四个小时,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已经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幼儿不能进行催吐,以防发生窒息。如果误服强碱药物,应立即让其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应让其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 -----第6帧----- 5.楼梯危险指数:★★★★ 家庭楼梯越来越多,宝宝在无人照看情况下,爬至高处或没有围栏处极容易滚落致伤。 头部外伤的处理:如果孩子受伤后,能够立即放声大哭,并跟家长述说事情的经过等,说明大脑内没有受到伤害,没有意识障碍,可以让患儿仰卧在床上休息,但头部要垫高。如果出血较多时,身体会特别冷,要使身体保持温暖。家长应迅速、冷静地用干净手巾或纱布压迫伤口止血,然后赶紧送医院治疗。 6.热水、热水壶 危险指数:★★★★ 烧开的热水壶、盛着热水的杯子,孩子一旦触碰,小则烫出水泡,重则易造成局部严重烫伤。 如何预防烫伤: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容易发生烫伤,许多烫伤的发生往往与父母的疏忽有关,因此有效地预防烫伤,父母职责重大。给孩子用澡盆洗澡时,一定要先倒凉水,再倒热水,以免孩子误入热水。家里的热水瓶、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粥锅、火锅等都是危险的热源,这些都应当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电熨斗用完后,及时放到安全处。教育孩子不要在厨房打闹,不能玩火、煤气灶具。 7.门 危险指数:★★★ 开门关门之间,宝宝的小手指极容易夹在门缝中,轻则造成流血破皮,重则会骨折。 儿童手指被夹伤了该怎么办:首先要安抚宝宝,如果小手出血了,可先用碘伏消毒,再用纱布包扎。如有伤口,应消毒。用冷毛巾或冰袋将受到挤压的部位冷却,可以减轻疼痛。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发生了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 8.桌角、抽屉角 危险指数:★★ 家中的抽屉角、柜角等尖角家具,极易让宝宝碰到头,桌上尽量少摆放易碎物品和热水。 颈部、头部撞伤如何急救:让患儿平躺,因为水平躺着,可使背部伸直,但不要移动头部和颈部。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的周围固定,以防止颈部移动。若必须移动时,一定要几个人同时抬起患儿,轻抬轻放,千万小心。用冷水将毛巾弄湿或用冰块敷在撞击的地方。如有伤口,可用双氧水消毒伤口;如有出血,就用干净的布块加压止血。出血较多时,幼儿身体会特别冷;所以要加盖毛毯、被子等物品,使身体保持温暖。 -----第7帧----- 一、溺水危险 暑期正是亲水的好时节,游泳馆和各种水上游乐场里人满为患。但这看似浅浅的一汪水,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威胁到孩子的安全。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会游泳就好了,况且,这些地方都有救生员。事实上,即使是有救生员的泳池也不是绝对安全:孩子从高处跳水可能造成颈骨伤害;靠近泳池排水口,头发可能会被管道过滤系统吸入而无法挣脱;孩子在泳池中吃东西,也可能呛噎。 ◆对策:家长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做法是:当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让孩子直接跳(潜)入水中,即便他已学会游泳仍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在水中不要吃东西,防止被呛。 河流、公园湖泊等地,下水后可能遭遇水草的纠缠,危险极大。而且家长带孩子“野泳”也是个坏榜样,孩子长大一些后可能独自和伙伴们去“野泳”,从而埋下隐患。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不幸溺水,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立刻开始进行急救。专家介绍,首先清除孩子口腔中的泥土、水草等异物;将孩子俯卧于大人膝部,拍打孩子背部,使口鼻中的水流出;然后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二、出行交通 (一)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强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3.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二)乘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第8帧----- 案例:海南省海口市一男孩小飞在和小朋友玩耍时,被突然蹿出的一只狗咬了小腿一口。3个月后,小飞突然出现发热、腿部疼痛等症状,随后急转直下,突发狂犬病,医治无效后死亡。 案例剖析: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潜伏期很长。夏天孩子们在外玩,请务必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些猫狗,不要和孩子招惹猫狗。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就医打疫苗。 四、滞留车内 案例:2007年5月,安徽省一名儿童被滞留校车内6小时,最终在30℃的高温下昏迷死亡;佛山市一名1岁多的孩子,被老师遗忘在幼儿园接送幼儿的车上6个小时后,窒息死亡。 案例剖析:很多把孩子”忘“在车里的家长,事后都追悔莫及。保险起见,无论何时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高温、缺氧等情况都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五、诱拐拐骗 案例:6月以来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村等地连续发生多宗儿童被拐案,犯罪分子用糖果哄骗正在玩耍的男童,并趁机将其带走,是犯罪团伙作案惯用的手段。 案例剖析:拐卖和走失儿童,是目前社会各方都极其关注的话题。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多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且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多关注这方面新闻,各地公安部门会总结预防帖子,全民普及防止拐卖事件。家长应告诉孩子遇有陌生人敲门,不要答话,不要透露是一个人在家;独自外出时遇见陌生人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对方去陌生的地方。 六、器械危险 案例:邢女士带5岁的女儿露露在社区的健身区域内玩耍。露露直接从高约1.4米的双杠上掉下,后脑勺砸在双杠下的瓷砖上面,经医院医生诊断,露露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住院观察。 案例剖析:5岁的孩子怎么能玩成人的健身设备?现在小区里的健身设备的确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家长务必清晰一个道理:孩子有孩子的游乐园,成人的设备不能和孩子混为一谈。(综合搜狐网、南方网、网易等) -----第9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孙继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