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后天(23日)就是大暑,大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中医专家提示,大暑节气在养生方面应注意。(详见第三帧)

【导读】
★白领一族防“空调病”
★按三阴交穴止肾绞痛
★夏日酷热清热多吃瓜
★警惕生气毁了性生活

-----第2帧-----

7月21日 星期一
农历甲午年六月廿五

【明日天气】
张家口:雷阵雨转多云
25℃~17℃ 东南风微风
宣化:雷阵雨转多云
24℃~16℃ 东南风微风
万全:雷阵雨转多云
24℃~16℃ 东南风微风
怀安:雷阵雨转多云
23℃~15℃ 东南风微风
阳原:雷阵雨转多云
22℃~16℃ 东南风微风
蔚县:雷阵雨转多云
22℃~16℃ 东南风微风
涿鹿:雷阵雨转多云
25℃~19℃ 东南风微风
怀来:雷阵雨转多云
24℃~17℃ 东南风微风
赤城:多云
24℃~14℃ 东南风微风
崇礼:多云
23℃~13℃ 东南风微风
沽源:多云
21℃~12℃ 西南风3-4级
康保:多云
22℃~11℃ 西南风3-4级
张北:多云
19℃~13℃ 西南风3-4级
尚义:雷阵雨转多云
20℃~11℃ 西南风3-4级

-----第3帧-----

【健康话题】
“大暑”养生需注意什么
------------
△急躁易中暑,心静自然凉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

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心理纳凉,以“心病要用心药医”的原理,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法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你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睡眠,中午应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

要注意饮食调理,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疏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防皮肤病及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坐公交车后要洗手。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防暑清补喝粥煲汤
大暑养生饮食宜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宜药粥进补。清补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等;补气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选用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健脾养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药粥有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

△养脾胃避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三伏天因天热下降,地湿上升,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主要症状不思食(纳呆)、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

三伏养脾胃可服藿香正气丸(水),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或辅以香砂养胃丸以健脾助消化。

夏天暑气比较重,舌苔容易比较厚,中医认为舌苔厚代表湿气重,肠胃中湿气重后就没胃口,严重者有胸闷,恶心,胃口不好,四肢无力,这是中医讲的湿热症,需要清理。

-----第4帧-----

【职场养生】
白领一族防“空调病”
------------
△室内外温差别过大
空调房间温度最好控制在24℃至26℃上下,这样既让人感到舒适,身体也能适应与外界的温差。空调温度不应调得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否则人体容易患感冒。

△空调房应经常换气
开启空调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外新鲜空气进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此外,使用空调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在室内吸烟。

△出汗时别对着空调吹
大汗淋漓时不宜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最好先换掉湿衣服,擦干汗水再进入,不应贪图一时痛快而站在空调出风口,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

△空调房中不应待过长
在空调房间不应待时间过长,长期在空调室工作的官兵应定时到户外活动,伸展肢体,以免身体僵硬不适。此外,多喝开水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预防“空调病”的发生。

△空调应勤清洗消毒
应及时清洗空调上的过滤器,防止病原微生物在过滤器上繁殖生长,给人体带来危害。另外,使用空调的房间最好定期进行熏蒸,如加热白醋挥发蒸汽可净化空调房间空气。

-----第5帧-----

【用药宝典】
口腔溃疡吃清暑益气丸
----------
夏天,户外的炎热常使人们汗流浃背,若不注意降温、保持体内水分,很容易使人体耗气伤津,出现发热、口渴、自汗、疲乏犯困、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等中暑兼有气虚的表现。

针对这种病症,中药有个名方-清暑益气汤。该方由黄芪、麦冬、白术、葛根、升麻、黄柏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清暑祛湿的作用。时下的中成药“清暑益气丸”多采用的就是这个方子。

清暑益气丸不单用于中暑,还能治疗口腔溃疡。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是由湿热蕴郁、循经上逆或火热上炎,发于口唇所致,热必伤阴。清暑益气丸一方面能养阴生津,另一方面能益气托疮,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第6帧-----

【神奇穴位】
按三阴交穴止肾绞痛
------------
肾绞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苦不堪言,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第7帧-----

【中医养生】
夏日酷热清热多吃瓜
------------
△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肺胃、解暑热的功用;西瓜瓤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与果胶、纤维素等物质。

△苦瓜
性寒味苦,“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可达84毫克,为瓜类蔬菜之最。

△黄瓜
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糖类,多种游离氨基酸与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特别含有抑制糖类转 化为脂肪的丙醇二酸,故被誉为名瓜佳蔬。

△冬瓜
性平味甘,有养胃生津、涤秽除烦、消痈行水之功效,对肠胃胀满、泻痢、霍乱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此外,还能解鱼、酒等中的毒素,并有减肥作用。

△丝瓜
性凉味甘,入药有除热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等功效,无论炒食及做汤,味道都比较醇正,既细嫩又鲜滑,较受人们青睐。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比较全面。

-----第8帧-----

【两性健康】
警惕生气毁了性生活
----------
人有七情六欲,每个人都可能会生气。但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经常生气、发火,不仅影响人的心脏健康,降低免疫力,还会影响性功能。

◇生气易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在人的“七情”中,怒对应的是肝,过怒的情志,是直接伤及肝脏的,诸如“怒则气上”、“怒发冲冠”等,都是对生气这种不健康情志的经典诠释。肝主筋,男人能伸能缩的阴 茎也算人体的“大筋”,所以古人用“宗筋勃起”来形容阴 茎勃起。当人经常生闷气或者发怒时,肝受损会累及“大筋”,容易出现勃起问题,导致硬度不够。美国杜克大学综合医学中心主任特雷-西德特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在40岁男性人群中,与不易生气的人相比,经常一肚子火气的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高出一倍。

◇生气会影响内分泌
生气会导致女性内分泌系统紊乱,身体合成更多的皮质醇,这种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或更年期提早到来等问题,还会引发肝气不舒、气滞血瘀,发生乳腺增生等疾病,导致女性过早衰老,进而出现阴 道干涩、性冷淡等问题。

◇生气会影响前列腺健康
临床上,多数前列腺疼痛的患者有精神刺激,如生闷气、伤心、发火等。这是因为心情也会影响前列腺的健康,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前列腺炎。一般来说,中年男性如果出现爱生闷气、郁郁寡欢的情绪,同时伴有尿无力、尿分叉、尿不尽等问题,就要警惕前列腺疾病,及时就医。

◇生气降低精 子质量
经常生气会使睾 丸生精功能发生紊乱,精 液中的分泌液,如前列腺液、精囊腺液、尿道球腺液等成分也受到影响,极不利于精 子存活,从而大大降低受孕成功的几率。中医也认为,生气时不宜同房受孕,会影响胚胎质量。

◇生气破坏夫妻亲密度
夫妻间生闷气,谁也不理谁,会严重影响夫妻关系,甚至引发冷战和离婚。“哪怕通过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比生闷气要强”,美国丹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家庭和婚姻研究中心联合主席霍华德-马克说。

最后,专家提醒,生气有时不可避免,如果因为生气影响到了性生活,一定要及时调整,可以向家人诉说,也可以通过运动等兴趣爱好来转移。

-----第9帧-----

【老年保健】
老人养生运动有两忌
----------
经常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保持良好运转的状态。但是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式。

老年人的运动有两个容易被忽视的禁忌。首先,老年人运动要避免憋气。憋气用力时,氧气吸入量和吸入频率受到影响,要求心脏的工作状态也随着变化,从而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还可能引起胸闷和心悸的反应。

尤其是有肺气肿的老人,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另外,憋气之后,回心血量骤然增加,带动血压升高,容易导致突发脑血管急症。

因此,老年人还是要注意避免锻炼有集中憋气环节的运动项目,比如举重、拔河、引体向上、硬气功等。

老年人运动还要忌长时间蹲马步。有许多锻炼项目都有蹲马步这一动作,有些老人还认为蹲马步坚持时间越长,锻炼效果越好。

其实,老年人在蹲马步的时候一定不能保持得时间太长或者太频繁。因为人在屈膝的时候,膝关节就要高度紧张起来,使膝关节磨损得非常厉害,特别是有关节炎的老人,长时间蹲马步不但不会帮助缓解病症,还会使关节炎更加厉害。

还有的老人喜欢压腿,拉伸韧带,这是一个很好的柔韧性锻炼。但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压腿的时候不能用大力,不然很容易受伤。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