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下班后这样走除疲劳 ★夏日防暑的最佳药物 ★助消化五步穴位按摩 ★七类体质夏季养生法 -----第2帧----- 8月4日 星期一农历甲午年七月初九 【明日天气】 张家口:多云 28℃~16℃ 西北风3-4级 宣化:多云 29℃~15℃ 西北风3-4级 万全:多云 28℃~16℃ 西北风3-4级 怀安:多云 27℃~16℃ 西北风3-4级 阳原:多云 25℃~15℃ 西北风3-4级 蔚县:多云 25℃~15℃ 西北风3-4级 涿鹿:多云 29℃~19℃ 西北风3-4级 怀来:多云 28℃~17℃ 西北风3-4级 赤城:多云 28℃~13℃ 西北风3-4级 崇礼:多云 24℃~11℃ 西北风3-4级 沽源:多云 21℃~9℃ 西北风4-5级 康保:多云 21℃~10℃ 西北风4-5级 张北:多云 21℃~10℃ 西北风4-5级 尚义:多云 22℃~9℃ 西北风4-5级 -----第3帧----- 三伏天怎样养生 ------------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第4帧-----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大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第5帧----- 下班后这样走可除疲劳 ------------ 在行走运动中,慢跑和散 步是最常见的锻炼方式。其实,进行多姿势行走运动,对祛病延年、养生健身是大有益的,下面就介绍几例。 ▲脚尖行走 提起足跟用脚尖走路,可促使脚心与小腿后侧的屈肌群紧张度增强,有利于三阴经的疏通。 ▲脚跟行走 抬起脚尖用脚跟走路,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以调节平衡。这样可加强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群,以利于疏通三阳经。 ▲内八字行走 一般人行走多为外八字或直线前进,如改为内八字行走,可消除疲劳。倒退行走:倒行时全身放松,膝关节不屈,两臂前后自 由摆动,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倒行还可防治脑萎缩,对于腰腿痛有显著疗效。 ▲两手行走 徐徐下蹲,两手着地,背与地面略成平行,手爬脚蹬,缓缓前进。可增加头部供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对颈椎病、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有疗效。 -----第6帧----- 【养身保健】夏季女性养生保健 ---------- 夏季气候炎热,昼长夜短,相对其他季节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应注意养生保健。尤其是女性在化妆、穿衣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更多。 1.不久穿长筒丝袜:若久穿长筒袜,不仅使汗孔不能舒张,影响汗液的排出,而且汗液中的皮肤代谢产,还会刺激皮肤发痒,甚至发生皮肤炎症。 2.不用生水洗会阴:生水是指未经煮沸的冷水。生水中含有许多致病菌。有关专家建议:妇女不要用生水(包括温水或沸水加冷水)清洗会阴,一定要把水煮沸后才能使用,以免引起疾病。 3.不多涂化妆品:口红用多了,口红中的油脂会渗入人体皮肤,而且有吸附空气中飞扬的尘埃、各种金属分子和病原微生物等副作用,容易引起“口唇过敏症”。眼圈重涂眼影粉,汗水会将眼影冲入眼内,如再用手揉,更易将细菌带入眼内,染上沙眼或红眼病。 4.不戴金属首饰:夏天出汗较多,金属首饰如耳环、项链、手镯中所含的镍、铬会溶于汗水中,并能渗入皮肤内,从而引起接触性皮炎。 -----第7帧----- 夏日防暑的最佳药物 ----------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夏季因天气变化、室内空调过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即是说,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脑、大黄、干姜、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叶油。用于治疗中暑所致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等征,特别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清凉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等,亦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第8帧----- 【神奇穴位】助消化五步穴位按摩 ---------- 1.用双手拇指贴于胸前,其余四指贴于两腋下,相对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松一下,同时由内向外移动,重复3遍。 2.用双手拇指从人体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的膻中穴向两侧乳中穴分推,并沿肋间继续向外平推至胸侧,然后向下移一个肋间隙,再从胸中线开始至肋间向外分推至胸侧,循序而下。 3.从腹中线向两侧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复3遍。 4.用双手拿捏腹部。从一侧腹部向对侧进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时,用双手拿起一块腹部肌肉(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轻轻提起稍停片刻,松开前移,再拿捏起一块肌肉,放松再做,重复3遍。 5.用手掌按摩腹部,先从腹中央开始,顺时针环转摩腹,并由内逐渐向外环转,做30~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环转30~50次。 每天下午1-3点这个时间段揉肚子,促进消化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肠吸收,能促进消化。另外,按摩肚子上的中脘穴(脐上4寸)可缓解胃痛、腹胀、呕吐等。 -----第9帧----- 七类体质夏季养生法 ------------ 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山楂等。 △阳虚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气虚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阴虚质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湿热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第10帧----- 性爱后做点啥性福感最强 ---------- 性爱后你们会做些什么?恐怕每对夫妻给出的答案都不太相同。刊登在英国《两性关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性爱后的那段时光一直被人们忽视,相关的研究也很少。为此,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阿尔伯特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展开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为我们揭开了性爱后,男女的真实想法。 男人不一定比女人先睡着。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性爱后,男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呼呼大睡,因此很多男人会先于女人睡着。但调查发现,男女性爱后入睡速度没有明显差别,有时女性可能比男性更早睡着。还有研究指出,早睡着的往往是性满意度更高的一方。因为性高潮能让人分泌出大量后叶催产素,更加容易入睡。 性爱后,男人更喜欢获得物质奖赏。在回答“性爱后你最希望的事情”这个选项时,男人的普遍选择是“吃块三明治”、“抽根烟”、“喝杯饮料”等。研究者分析,这些行为都与食物、享受有关,这说明男性在获取性愉悦后,更希望获得实际的奖赏和犒劳,满足他们在性以外的欲望。 性爱后,女人更注重情感表达。与男性不同,女人在性爱后,仍然会沉浸在性快乐当中,而且希望延长这种情感上的快乐,于是她们更希望“长时间的拥抱”、“躺在床上回味或发呆”,还有人想“洗个澡”。研究者说:“这与以往的认识比较一致,大部分女性从性爱中获得的满足感多于快感,这让她们变得懒洋洋,不再愿意进行其他活动。” -----第11帧----- 老年人多吃三类蔬菜 ------------ 夏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时期,俗话说,无病三分虚,尤其是抵抗能力比较弱的老年人,稍有不注意,更容易惹上疾病,所以老年人朋友一定要重视夏季的日常保养工作,这其中饮食调养是不可忽视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三种最适合老年人夏季食用的蔬菜。 △瓜类蔬菜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所有的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这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正好夏季又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老年人夏季不妨多吃吃这些蔬菜。 △凉性蔬菜 进入夏季后,暑湿之毒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严重的因素,所以老年人多吃些如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杀菌蔬菜 夏季气温高,病原菌滋生蔓延较快,是肠道疾病等传染病多发季节。老人在这个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杀菌类蔬菜具体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等。 -----第12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