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久坐,多练4个动作 ★晚饭后1小时再跳舞 ★按五穴给胃肠“松绑” ★滋阴西瓜不宜多吃了 -----第2帧----- 8月25日 星期一农历甲午年八月初一 【明日天气】 城区:晴转多云 30℃~14℃ 东南风微风 宣化:晴转多云 30℃~12℃ 东南风微风 万全:晴转多云 29℃~14℃ 东南风微风 怀安:晴转多云 29℃~13℃ 东南风微风 阳原:晴转多云 28℃~14℃ 东南风微风 蔚县:晴转多云 28℃~13℃ 东南风微风 涿鹿:晴转多云 31℃~16℃ 东南风微风 怀来:晴转多云 30℃~15℃ 东南风微风 赤城:晴转多云 28℃~10℃ 东南风微风 崇礼:晴转多云 25℃~9℃ 东南风微风 沽源:晴转多云 24℃~9℃ 西南风3-4级 康保:晴转多云 24℃~8℃ 西南风3-4级 张北:晴转多云 26℃~12℃ 西南风3-4级 尚义:晴转多云 24℃~10℃ 西南风3-4级 -----第3帧----- 处暑以后别贪凉 --餐桌加一“耳”一“豆” ▲衣 穿着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这时不宜急于增加较厚衣衫,“春捂秋冻”,就是让体温在秋时勿增高,以利于收敛阳气。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衫,以爱护阳气,避免寒气入体。 ▲食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助气补筋,以养脾胃。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住 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行 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和阴精。可选择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登高望远的好时机,可以开阔心胸、锻炼体魄、陶冶情操。 ◆美食链接: 初秋餐桌加一“耳”一“豆” 初秋首推养生美食是爽口清甜的银耳。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用白木耳为好。白木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之效。 初秋推荐的第二个养生美食是“黏糊糊”的纳豆。作为大豆传统的发酵食品,纳豆含有大量的纳豆菌、纳豆激酶等有益成分,对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病、抗衰老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第4帧----- 久坐,多练4个动作 ---------- 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很多人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整天。不久前,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一项针对12万人、长达14年的最新研究结果令人震惊:坐得越长、寿命越短。具体怎么做才能“唤醒”僵硬的身体?近日,美国“罗达尔新闻网”给久坐族推荐了4组伸展运动,建议大家闲暇时练习几遍,每个动作只需30秒,就能帮你舒缓僵硬的身体,放松身心。 △跪姿转体 左膝跪地,右腿放在正前方约30厘米处,两膝分别呈90°角,右臂向上伸直,左手自然下垂,保持上身挺直;然后尽量向后扭转身体,同时右手顺势放下指向脚尖,直到你左髋部有拉伸感(如图1),保持30秒;换左腿在前,右膝跪地做。 △跪地抬腿 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呈下跪弓步姿势(左膝下可垫个垫子),上身挺直,两手按住右膝;左腿向上抬起,脚尖抵着墙,脚趾尽量朝上,身体重心前移,直到感觉左大腿前侧有充分拉伸感(如图2),保持30秒;换另一侧拉伸。 △推墙拉小腿 站在离墙约60厘米远处,右腿在前屈膝,左腿在后伸直,两臂伸直,双手扶墙;用力推墙,并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腿上(如图3),保持30秒;换右腿在后做,左右腿各拉伸3遍,每天最多做3组。 △抓门扩胸 右臂弯曲90°抓住门框或墙角,肘部与肩膀齐平,右腿在前屈膝,左腿在后伸直;左肩尽量向后扭动,直到感觉胸口和右肩有拉伸感(如图4),保持30秒;换左臂抓门框做同样动作,每侧各做3遍。 -----第5帧----- 晚饭后1小时再跳舞 ---------- 很多老人喜欢晚饭后运动运动。扭扭秧歌,跳跳交际舞,或者是慢跑一下,既能帮助消化,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一些老人吃完晚饭就出门锻炼,不但运动量过大,还经常累得汗流浃背。这样超高强度的锻炼不但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还可能危害老人的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陆一帆说:“老人晚饭后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量和强度,切不可过量,否则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还会使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打乱正常的作息习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以致损害身体健康。” 陆一帆说,老人晚饭后锻炼从运动健康和运动合理性来讲都有问题。前者是指晚上锻炼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打乱正常的作息,后者是指运动量或强度不合理会损伤身体健康。而晚饭后并非最佳的锻炼时间,老人耐受力较差,晚上更不可过量运动。一般来讲,下午四五点钟,空气污染较小,最适合进行运动健身,此时还有阳光照射,可促进钙质的吸收。 此外,老人的锻炼场所很多位于交通拥挤的地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锻炼时会吸入很多有害物质,这也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陆一帆提醒,如果老人习惯晚饭后锻炼,最好在半小时至1小时之后再进行,否则可能会减少胃部的血液供应量,进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损害消化功能,不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锻炼时应该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并且要控制锻炼的时间,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每周三四次,每次半个小时左右,不要心血来潮盲目加大运动量。 每次锻炼结束后,要回家休息一会儿,喝杯白开水,之后再洗澡或者泡脚,这样可以减轻运动带来的困乏,也有助于安眠。 -----第6帧----- 按五穴给胃肠“松绑” ---------- 胃肠疾病常常困扰人们,除了及时就医,如果适当进行一些按摩,有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下面介绍五个常用穴位。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为足阳明胃经穴,都位于小腿骨外侧一中指宽的位置上,其中,足三里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三个拇指宽;上巨虚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六个拇指宽;下巨虚位于膝关节髌骨下缘向下八个拇指宽。再往上走,就是中脘,此处为任脉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四个拇指宽。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一个半拇指宽。以上几个穴位对于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法如下:取仰卧或坐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手指按压穴位,按压5秒钟左右松开,重复10到20次。按压时应该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如果只疼痛,那是按压的位置不准确,需要重新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年老体弱者,按压的力度要小一些,时间可以短一些;而年轻力壮者力度可大一些,时间长一些;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偏低,按压时用力不要过大,否则可能在肌肤上留下青紫的痕迹。同时,进行穴位按压时,患者不要过饱或空腹。 -----第7帧----- 滋阴西瓜不宜多吃了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另外,秋季里有一个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甚至还没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 △水果应多食 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少辛”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变凉了,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一咸一甜”的方法。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可减少水分流失。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推荐养生粥 百合银耳粥: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第8帧----- 房事过度的五大危害 ---------- 规律的性生活有益身体健康,但如果性爱频率太高,反而会损害健康。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有所下降,以不影响第二天生活工作为宜。如果性生活过度,可能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可逆转的危害。 △会使体质变差 中医养生强调节欲养精,如果恣情纵欲,可能导致体内的精气过多外泄,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严重者会出现腰酸腿软,严重时还会出现耳鸣、全身不适等症状。与此同时,思维能力、记忆力也会每况愈下。 △性器官“早衰” 连续的性生活会加重性器官的负担,使得性器官过早“衰老”,敏感性降低,引起性功能衰退。 △降低性爱满意度 有研究发现,在同一天的不同性爱中,第一次满意度最高,以后每一次满意度都会有所下降,甚至会引起一方反感。细水长流的性爱才让人期待。 △引起性功能障碍 男性性生活过于频繁,会延长射 精时间,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不射 精、射 精时间迟缓、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 △降低怀孕几率 性生活过频会增加不孕不育的几率,因为精 液变稀,精 子质量会下降。 -----第9帧----- 老年秋季保健五要点 ------------ △调节饮食,养肺生津 相较于年轻人来讲,老年人的五脏更加衰弱,肠胃也相对薄弱。因此,在秋季应经常提醒老年人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 在为老年人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甘平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为主。比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自然界秋风萧瑟的景色,容易引起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作为晚辈应提醒老人适当选择参加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旅游休闲等文化娱乐活动,以使老人们愉悦身心、陶冶性情。除此之外,子女还应尽可能多抽出点时间与老人聊聊天。 △注意温差,预防感冒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对秋令时节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子女们应有所了解。要注意让老人防寒保暖,有条件的可让他们每日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警惕秋季易发的疾病 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使得老年人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重点防范,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疾病。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秋天气候转凉,是进行室外运动的好时机,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