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帧----- 【导读】 ★五分钟保健操养护颈椎 ★帮你护腰的几个小习惯 ★按3穴位缓解秋燥感冒 ★做好“七少”健康常在 -----第2帧----- 9月15日 星期一农历甲午年八月廿二 【明日天气】 城区:多云转阴 22℃~10℃ 东南风微风 宣化:多云转阴 22℃~9℃ 东南风微风 万全:多云转阴 22℃~10℃ 东南风微风 怀安:多云转阴 22℃~10℃ 东南风微风 阳原:多云转阴 20℃~9℃ 东南风微风 蔚县:多云转阴 20℃~7℃ 东南风微风 涿鹿:多云转阴 23℃~10℃ 东南风微风 怀来:多云转阴 22℃~9℃ 东南风微风 赤城:多云转阴 20℃~6℃ 东南风微风 崇礼:多云转阴 18℃~6℃ 东南风微风 沽源:多云转阴 18℃~7℃ 西南风3-4级 康保:阴 17℃~7℃ 西南风3-4级 张北:多云转阴 17℃~8℃ 西南风3-4级 尚义:阴 18℃~8℃ 西南风3-4级 -----第3帧----- 秋凉护胃六要素 ------------- 人秋以后,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使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这就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饮食要规律、卫生 进餐有时过早,有时过晚,可口的就吃得多,不可口的就吃得少,或任意吃冷食、零食,使胃肠的工作量紧一阵、松一阵,这就容易造成胃肠病。饮食不卫生,腐败的食物吃了容易中毒。因此,选择食物,要注意新鲜、清洁,进食有规律,是防止胃肠病的首要问题 。 △口味要清淡 要保持胃肠的冲和之气,就得常吃些素食淡饭,适当辅佐一些肉类肥甘食品。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吃生冷,并戒除烟、酒,以防刺激胃黏膜,促使溃疡恶化和复发。 △情绪要乐观 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过度的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愤怒都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要经常心情愉快,保持乐观,避免患得患失、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身体要锻炼 要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防止过度疲劳,减少发病的机会。 △用药要谨慎 临床实践证明,应禁服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的药物。如因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在饭后服用或同时加用保护胃的药物。另外,服药治疗的症状消失,也不等于胃肠病彻底治愈。慢性胃肠病多发展为器质性病变,症状虽然可以很快暂时消失,但创面还需逐渐地恢复。患者应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衣被要保暖 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导致胃病发作。 -----第4帧----- 五分钟保健操有助养护颈椎 ---------- 颈椎酸痛可能算不上大病,但时不时的折磨,还是让人苦不堪言。有此困扰的人,多用用以下小方法,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前屈后仰 双足同肩宽站立,颈部肌肉尽量放松,用手上下来回按摩颈后肌肉,眼睛保持平视,自然呼吸。然后,头部缓缓下垂,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部;缓缓仰起,眼睛看向后方,在此过程中,配合深呼吸。 ▲左右移动 姿势同上。将头部缓缓向左转,呼气,眼看向左侧;右转还原,吸气;继续右转,眼睛看向右侧,呼气;还原,吸气。 ▲左右侧屈 姿势同上。呼气时头向左侧屈,吸气时头向右侧屈。 ▲上下耸肩 双臂下垂,上下耸肩,配合深长的呼吸。站立或坐姿均可。 上班族应在伏案一小时左右,就照以上给出的方法活动一下,每次不少于5分钟。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后,最好再加上来回走动和缓慢下蹲动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做一下工间操,有助于全身健康。 -----第5帧----- 帮你护腰的几个小习惯 ---------- 腰是保养身体的重要部位,然而不少老人经历过不小心闪了腰的困扰。这主要是由于老人骨关节退化,腰部肌肉力量逐渐减弱,使腰椎不堪重负。为了避免损伤腰椎,应注意生活细节,改善护腰习惯。 △咳嗽时双手叉腰 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腰部会突然收紧,此时特别容易使腰部受伤。叉腰的动作能帮助稳定腰椎。 △做家务把案板垫高 洗漱时膝部微屈下蹲,然后再向前弯腰,可以减小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常用的灶台、洗碗池、案板的高度以操作时稍弯腰为宜。腰痛严重的朋友可对生活用品进行改装,比如使用较长的拖把或跪在地上擦地板,将案板加高等。 △走路时少拎东西 尽量减轻手袋的重量,过重的手袋会增加腰椎压力,从而增大腰痛的风险。搬重物前要先活动一下腰部,量力而行,搬时用力不要过猛,最好采用蹲姿。 △坐硬背椅子,并准备靠垫 挑选一把这样的椅子:椅背坚硬,在腰部的位置向前凸出,椅面要硬。坐板凳时尽量挺直腰部。座位的高度应以大腿与上身的角度大于90度为宜,正确坐姿应为直腰、含胸。靠背下方最好放一软垫,可使腰椎保持生理曲度。 此外,针对腰部做些活动,如转腰、弯腰。转腰时以腰为轴,胯部按顺时针方向水平均匀缓慢旋转,然后按逆时针方向,各10-30次。然后弯腰,腰部前屈后展各10次左右。 -----第6帧----- 按3个穴位缓解秋燥感冒 ----------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咽口唇干燥、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此种感冒治法以祛风解表宣肺为主,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 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操作方法: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 △列缺穴 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位于鼻旁,根据本穴位置及与其他经的关系,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本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若经穴位按摩,症状仍不缓解,且有持续加重的倾向,请及时就诊。 -----第7帧----- 【中医养生】做好“七少”健康常在 ------------ ▲少欲 养身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养神。人不能没有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但这种追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勿脱离主客观条件,甚至想入非非,最终因失望而痛苦,忧思成疾而影响健康。因此,会养生的人均减少个人私欲,淡化名利。 ▲少怒 怒是七情中最强烈的一种情绪。“怒不节,气乃不固。”怒则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故善于养生的“老寿星”,无不忌怒。忌怒的主要方法是:自制。易发怒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自我克制。或者有意识地转移目标,平衡稳定自己的心境,用理智驾驭情绪,或改变一下环境,使心情冷静下来。 ▲少色 即寡欲以养精。养精就是保护好器官的生理功能。若好色纵欲,不但会引起性机能衰退,使人精疲力竭,还会造成机体的内分泌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少言 少言并非不说话,而是勿喋喋不休、不喊大叫,更不要经常激怒而吵架。若经常不断地大声说话,就会使人中气不足,影响呼吸器官的功能,不利于健康。 ▲少食 饮食不能过,如果每顿饭吃得过饱,血液长久地集中于肠胃,其他脏器相应缺血和处于抑制状态,就会产生困倦感。甚至会诱发胆囊病、糖尿病、肥胖病,导致早衰,缩短寿命。 ▲少卧 老人好卧,但需有节制。若长时间卧床休息,会损伤阳气,阳气不畅,肠胃消化力减弱,身体机体活动随之衰减,而容易得病。冬季伤寒,夏季伤暑,均为“久卧伤气”所致。 ▲少坐 “久坐伤肉”。有的老人迷恋电视、麻将,出门以车代步。久坐,脉络瘀滞,气血不畅,导致下肢萎缩、肿胀、脉管痉挛出现青紫、行走困难。这就是医学上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以,老人应尽量活动肢体,多走路,参加适度的文娱体育活动,尽量避免人未老,腿先老。 -----第8帧----- 沉默是性爱大敌 ---------- 美好的性爱需要双方默契配合,但由于对性缺乏足够了解,一些人常常会做出错误举动。近日,法国著名婚恋杂志《婚姻伴侣》调查发现,性爱时,伴侣一声不吭,保持沉默是受访者最不能接受的表现,也很容易引起性生活不和谐。 调查选取了1000名年龄在25~60岁的读者,他们都已经结婚或者有固定的伴侣。研究者让这些人对性爱中一些负面事情进行排序,结果无论男女,都将“性爱时一声不吭”放在了前面。其次是口腔有异味、不愿变换地点、前戏时间短等。 研究者表示,做 爱时一声不吭,给对方的潜台词是“我对性爱丝毫不感兴趣。”尤其对男人而言,爱人的沉默是一种莫大的“侮辱”。莎莉-劳克在《做 爱秘诀》一书中指出,在性爱时一定要发出声音,不管是女人的呻吟还是男人的赞美,都是完美性生活的“催化剂”,是对伴侣极大的鼓励。(生命时报) -----第9帧----- 警惕开玩笑伤老人 ---------- 前几天,方阿姨的儿子在家念了个笑话:有个媳妇看见老父亲拎着个大西瓜颤巍巍进了门,拉过老公说“老人家拎这么重的东西,邻居看到了会说咱不孝的”,老公问“那怎么办”,媳妇说“明儿让他专挑小的买”!说完,方阿姨的儿媳也笑着开玩笑说:“妈,您的菜篮子也挺沉的,明儿也给您换个小的!”没想到方阿姨听了很生气,站起身摔门而去。儿媳尴尬地说:“就跟妈开个玩笑……” 讲点冷笑话、互相开点涮,既能乐一乐,又能放松紧绷的神经,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殊不知,老年人因为身体老化、反应变慢,对玩笑中的“包袱”难以领悟,常“就事论事”,把玩笑当真。另外,体力等各方面能力的衰退、对自我价值的担忧和怀疑等,可能让老人变得脆弱敏感,容易从负面的角度理解事情,一笑了之的玩笑话,老人可能反复琢磨,爱钻牛角尖。 因此,和老人一起不要轻易开玩笑,特别是不要提可能让老人产生负面联想的话题。比如与年龄、办事能力相关的话,如“等您牙掉了也买个榨汁机”,会让老人觉得自己没用了;或者与感情相关的事情,比如“对面的老太太跟您挺配的,要不凑一对吧”,可能让老人觉得自己被嫌弃了。而是要通过玩笑称赞老人年轻、精神好,自己乐意和他们呆在一起等。 老人自己也要放宽心,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儿女的话,给予善意的回应。比如,前面提到的方阿姨,就可以接着说一句“我不用照顾,我力气大着呢!” -----第10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