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手机报11.7养生

-----第1帧-----

今天是立冬,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天气逐渐转凉,寒风乍起。到了初冬季节,一些疾病也进入高发期。此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整个机体也像冬天的万物,呈现萧条趋势。因此,我们需要在这时关注一下,初冬养生可不能马虎,在这换季之时,衣食住行都要有所调整。具体初冬怎么养生呢?(详见第3-7帧)

【导读】
★早睡晚起,注意保湿
★注重保护呼吸道部位
★职场人冬季保健养生
★中药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11月1日起,张家口手机报移动用户订阅方式更改为:发送短信“hbzjk”到106580009,资费3元/月。

-----第2帧-----

11月7日 星期五
农历甲午年闰九月十五

【明日天气】
城区:晴
8℃~-3℃ 西北风3-4级
宣化:晴
9℃~-6℃ 西北风3-4级
万全:晴
9℃~-4℃ 西北风3-4级
怀安:晴
8℃~-4℃ 西北风3-4级
阳原:晴
8℃~-4℃ 西北风3-4级
蔚县:晴
9℃~-5℃ 西北风3-4级
涿鹿:晴
10℃~-2℃ 西北风3-4级
怀来:晴
10℃~-3℃ 西北风3-4级
赤城:晴
8℃~-8℃ 西北风3-4级
崇礼:晴
6℃~-9℃ 西北风3-4级
沽源:晴
4℃~-12℃ 西北风4-5级
康保:晴
3℃~-13℃ 西北风4-5级
张北:晴
5℃~-9℃ 西北风4-5级
尚义:晴
5℃~-10℃ 西北风4-5级

-----第3帧-----

【今日话题】
初冬怎么养生
-------------
▲饮食
多吃清淡生津养阴食物

秋冬换季时节,首先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高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和薯类,促使体内疲劳时所存积的代谢物得以排除,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另外,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也能增强呼吸深度。

初冬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少吃冷硬食物,忌强刺激、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胃的保暖。此外,还可以多吃些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

天气越干燥,就越偏爱进食牛羊肉来御寒,但牛羊肉属于温补食材,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当归等滋补品,食用过多只会“燥上加燥”,更易造成体内“上火”。因此,在进补后的第二天通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干咳,甚至皮肤瘙痒等“火警讯号”,建议易上火人群多选用滋阴润燥的滋补品。

-----第4帧-----

▲穿衣
遵循“外厚、内薄、多层”原则

初冬时节穿衣服应该遵循“外厚、内薄、多层”的原则。

“外厚”是指最外面的外套最好穿保暖较好、防风性强的衣服,御寒效果好。“内薄”,是指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最好薄厚适中,能不热不冷,这样进入一些有空调、暖气的室内,可以把外套脱下。避免热得出汗后,出到户外被冷风一吹,引发伤风感冒。“多层”是指可以在外套里面多穿几层,比如毛衣、衬衫、短袖等多层重叠,冷的时候多穿一件,热的时候脱掉一件,避免冷热两种伤风。

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第5帧-----

▲起居
早睡晚起,注意保湿

冬天是草木凋零,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也应随着自然界的变化适当地减少活动量,以免扰动阳气,损伤阴精。尤其是对老人来说,体内阳气本来就不充沛,更应该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睡觉的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导致精神萎靡和人体困倦,影响正常的代谢功能。老人在冬天只需比其他季节早睡1~2小时,再晚起1~2小时即可。

湿度管理对于寝室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空气干燥容易导致鼻粘膜、喉粘膜干燥,导致嗓子疼和感冒等。最适合的湿度是50%-60%。如果空气湿度不够,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将湿润的衣服放在房里烘干、放置观赏植物等办法来增加房间湿度。有时候还可以将口罩湿润以后戴着入睡,可以有效保证口鼻粘膜不干燥。

另外,在睡觉时穿的衣服也很重要,并不是穿得越厚越好,只要注意将容易着凉的部位保温好即可。如果是手脚冰凉的人,可以考虑穿着袜子抱着热水袋入睡,如果是容易肚子发凉的人最好不要裸睡,或者可以通过包裹腹带的方式来保证肚子的温暖。

-----第6帧-----

▲锻炼
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运动,晨练别太早

初冬是运动的好时节,建议一周做1-2次户外运动。专家说冬季运动,应该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冬季户外运动时间以30分钟至40分钟比较合适。入冬以后,走路是中老年人最基本也是较推荐的运动,也可以打打太极拳和柔力球,天气过冷时则应避免户外运动,可以在室内快走或者原地慢跑。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二、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三、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

冬季晨练并非越早越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冬季晨练的时间都应该推迟到太阳升起以后,此时温度升高,风也小了,寒冷对人体的刺激减少。同时,老年人在冬季早晨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衣裤要保证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循环。

-----第7帧-----

▲防病
注重保护呼吸道部位

感冒、喉咙干痛、咳嗽、支气管哮喘……初冬时节,正是这些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要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除了生活规律,适当休息,加强锻炼,不熬夜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室内湿度。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因此要常开门窗通风换气,让室内也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让多种病毒、病菌难以滋生和繁殖。同时可以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线或者点卫生香等措施,给室内空气消毒。另有研究证明,居室空气湿度达到55%左右,较有利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地面洒水等,均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二是多饮水加强营养。多饮水有利于排尿和发汗,使体内的毒素和热量尽快排出,帮助人体预防发热。多吃含VC的水果、绿色的蔬菜和含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尽量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还要注意戒烟戒酒。

最后是重视感冒及早就诊。感冒是万病之源,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切勿忽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也不要滥用抗生素。有条件的还可以提前进行预防接种,可选择接种流感、麻疹、流脑、腮腺炎、百白破等相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第8帧-----

【职场养生】
职场人冬季保健养生
------------
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作为职场人,每日不间断的工作更加需要注意冬季养生御寒。下面为你推荐几个职场冬季养生的小诀窍,让你在寒冷的冬天提高提升严冬抵抗力,提升健康指标。

▲多“点”水
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而冬季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要严重,应留意常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出“点”汗
职场人在冬季养生要适当活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尤其是整天做电脑前面的白领。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同时,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工作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进“点”补
冬季养生要科学进补。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

▲喝“点”粥
冬季养生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尤其是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等最适宜。还可常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肠的鲫鱼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等。

-----第9帧-----

【中医养生】
中药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
中药泡脚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有效中药成分会在热水的热力作用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再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能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以及治疗疾病等目的。但一些人是不适合进行中药泡脚的:

一、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二、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三、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四、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五、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六、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七、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患者。

-----第10帧-----

【两性健康】
扼杀高潮的六种行为
----------
性高潮是一件神奇的事,它让夫妻间的感情更加牢固,性生活变得富有激情。可是生活中一些行为往往会扼杀性高潮。为此,美国男性健康网站通过对上千对夫妻进行调查,总结出了影响高潮的六种行为,并给出解决办法。

△操之过急
在没有足够的前戏之前,“直奔主题”或用力过猛都会延迟女性高潮的到来。美国纽约著名两性专家赫希曼说:“男人错误地认为跳过前戏会让女人快速高潮,但实际上花的时间会更长,效果也更差。”专家建议,放慢速度,多些语言交流和拥抱,可以帮助双方同时获得性高潮。

△总询问感受
在性爱过程中,适当询问对方感受可以帮助掌握节奏,但如果频繁的问对方“感觉如何”、“舒服吗”等,会对伴侣产生心理压力,让他(她)变得不自信。赫希曼建议,要多通过肢体动作、表情等把感受反馈给对方,例如急促的呼吸和有力的动作。

△不关电视
高潮需要一定的注意力,所以千万不能分神。性学专家说,要确保关掉房间里的电视、电脑、手机,让双方完全处于私密空间中。另外,别期待同时高潮,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快感。如果一方先达到高潮,那下一次就要多关注另一方。

△总想着模仿色情片
一些男人会观看色情片,并从中获得“启发”,认为性爱应该像色情片一样激烈、有情节、技巧高超。但赫希曼称,总想着模仿色情片,把性爱当成表演,结果会适得其反。真正开启女性高潮之门的是亲昵的语言和行为,而不是那些蹩脚的愚蠢技巧。

△突然改变频率
性学专家说,当女性接近高潮状态时,男性要保持相同的力度和节奏。如果男性突然增大力度或速度,女性积累的感觉将功亏一篑。所以当女性说“不要停”时,只需要保持频率就可以,而不是更加疯狂。

△谈及扫兴话题
性爱过程中,适当的肯定和称赞,可以增加情趣,但如果提及一些扫兴话题则可能中断性爱,影响高潮。例如突然询问对方是否刷牙,或者提起厨房有食物没放进冰箱,这都会顿时让人性趣全无。

-----第11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第12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