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手机报11.24养生

-----第1帧-----

今年的供暖季已经到了,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不过,供暖给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咽干、嗓子痛、皮肤干、头晕、胸闷……种种症状被人们统称为“暖气病”!而我们又该如何远离“暖气病”呢?请看专家详解。(详见第3-5帧)

【导读】
★冬季谨防五类暖气病
★六大习惯防冬季疾病
★冬天冻疮的预防方法
★冬季预防感冒三步曲

-----第2帧-----

11月24日 星期一
农历甲午年十月初三

【明日天气】
城区:多云转小雪
6℃~-2℃ 东南风微风
宣化:多云
6℃~-7℃ 东南风微风
万全:多云转小雪
5℃~-4℃ 东南风微风
怀安:多云转小雪
5℃~-4℃ 东南风微风
阳原:多云
6℃~-4℃ 东南风微风
蔚县:多云
6℃~-3℃ 东南风微风
涿鹿:多云
6℃~-3℃ 东南风微风
怀来:多云
6℃~-3℃ 东南风微风
赤城:多云转小雪
6℃~-8℃ 东南风微风
崇礼:多云转小雪
4℃~-8℃ 东南风微风
沽源:多云
6℃~-7℃ 西南风3-4级
康保:多云
5℃~-8℃ 西南风3-4级
张北:多云
6℃~-4℃ 西北风3-4级
尚义:多云
6℃~-6℃ 西北风3-4级

★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短信“hbzjk”到106580009,每月3元。

-----第3帧-----

【今日话题】
冬季供暖小心暖气病
------------
※冬季谨防五类暖气病

▲呼吸道疾病
“供暖初期最多发的就是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是易感人群。”专家表示,供暖期后很多市民家中门窗紧闭,空气不流动,细菌极易滋生。此外,很多家庭没有清洁暖气片的习惯,供暖开始后,暖气散热片上积攒的灰尘就随着热气飘散到空气中,并附着在干燥的鼻咽粘膜上,从而增加了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

▲皮肤瘙痒症
“供暖期里,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防治皮肤瘙痒症。”专家解释,冬季人的皮肤本来就容易干燥、瘙痒,老年人由于皮肤分泌油脂的能力较差,供暖期后长时间呆在干燥高热的室内,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及皮肤瘙痒症状。此外,供暖期后,不少年轻女性会出现青春痘发的情况。冬季人们运动较少,进食却相对较多,盲目进补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痤疮。

▲眼睛干燥症
“冬季最常见的眼病就是干眼症。”专家介绍,供暖期后,长时间处于干热的室内,眼睛泪液不足,容易出现干涩、疲倦、眼痒等症状;较严重者眼睛还会红肿、充血。特别是经常对着电脑的白领、配戴隐形眼镜者、学生等在冬季更易患上干眼症。此外,眼睛干涩时,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用手揉眼睛,很容易感染细菌而诱发结膜炎。

▲泌尿系疾病
“女性在冬天最应防范泌尿系统疾病。”专家表示,冬季是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发季节。供暖后,室内外温差大,人免疫力下降,不少女性一着凉就容易感染或复发泌尿疾病。此外,长时间呆在干燥的室内,体内水分流失多,导致尿量减少,对膀胱和尿道细菌的冲刷作用降低,也会增加患泌尿系统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专家表示,冬季心绞痛、急慢性心衰患者较秋季要高出30%到50%。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特别是中老年人外出时,容易导致血压骤升及血管痉挛。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易增加脑出血、脑卒中、心梗发作的风险。此外,室内温度过高会消耗人体水分,导致体内体液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还易导致肺循环不畅,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第4帧-----

※怎样减少患“暖气病”几率

△室温不超过22摄氏度
冬天室温不宜过高,18-22摄氏度最适宜。一方面可以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也避免室内太干。冬天室温稍微低点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表明,室温在15-20摄氏度(17摄氏度最佳)时,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最高。

△多吃韭菜胡萝卜
每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量,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皮肤较干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韭菜、胡萝卜、牛奶、小白菜、茴香、菠菜、动物肝脏等。此外,冬天不宜洗澡太勤,一般每周一两次即可,而且水温不要太高,尽量不用肥皂,洗澡后应涂抹甘油、白凡士林等油脂较多的护肤品。

△暖气片上放盆水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56%时,人体感到最舒适。用加湿器时,一定要保证每天换水,每周清洗一次,否则容易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感染。专家表示,要想让水迅速蒸发,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比如用拖把多拖几次地。

△每天通风半小时
专家提醒,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更要适当开窗通风。最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专家推荐防干燥的保健方法:
1.眼干眨眼
促进泪液的循环和分泌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多眨眼。工作间隙,先远眺2分钟,然后做1分钟眨眼运动,60次左右即可,最后闭目休息2分钟。

2.口干吞津
中医里有种“吞津养生法”。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有益于保持口咽部的湿润,但不要舔嘴唇,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嘴唇会越舔越干。

3.手干搓手
双手皮肤干燥的人可以两手抱拳,从虎口接合、捏紧,再转动双手,直到两手感到暖烘烘的,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第5帧-----

※六大习惯防冬季疾病

▲皮肤保湿
皮肤保湿主要注意两点:第一,适当选用健康的保湿护肤品。第二,多喝水。防止皮肤干燥平时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红枣水,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能滋润肌肤,红枣能让气色更好。中午则可以在午餐后选择普洱茶,普洱有很好的保湿、抗氧化作用。晚上一杯温开水让身体充满水分。

▲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
平时我们吃水果都是洗干净就吃,要么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属于生冷食物,脾胃虚弱、体质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水果搭配合适食材,蒸熟吃可以让营养加倍,更有养生功效。

▲清扫暖气死角
专家说:保持暖气片的清洁干净,要经常打扫,如果有灰尘沾在暖气片上,它就容易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在空气中间,引起呼吸道疾病。

▲每天别忘开窗
家里暖和了,往往就不爱开窗。尤其在供暖初期,室内温度突然变高,会让人体对冷热的调节还没适应,容易出现头晕咽喉肿痛的症状。

专家说:室内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尽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间,所以建议在供暖以后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适度加强运动
专家说,供暖开始后要加强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到4次慢跑,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或晒晒太阳,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免疫功能的正常。

▲室内注意加湿
目前,北方正逢供暖季节,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一定要注意加湿。室内取暖时,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打开盖,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或使用空气加湿器、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第6帧-----

【职场养生】
冬天冻疮的预防方法
-------------
1.想预防冻疮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保暖,出门戴上手套、防风耳套、围巾,鞋子要能够保暖。

2.出汗的可以用一些吸汗鞋垫和袜子,尽量要保持脚部的干燥。

3.用合适的鞋垫。要穿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出汗受冷。同时鞋不要系太紧,避免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4.一些女性在冬季依然喜欢穿那些尖头高跟的皮鞋,这样的鞋穿起来肯定会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所以在冬季还是少穿这样的鞋。

5.坚持体育锻炼或随时适当运动。通过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机体的抵抗力,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经常的搓手也可防止手被冻伤。

6.每天用热水泡手脚对预防冻疮也有一定的作用。

7.如果已经有冻疮的人不能直接用热水来泡或者用电暖器来烤,这样可能会加快冻疮的溃烂,冻疮需要循序渐进的来复温,可以先在温水中,如15℃水中来泡手脚,泡上5分钟左右再在比较热的水中,如45℃水中浸泡,这样还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8.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甚至洗脚或进行洗澡,也可适当冬泳等,可明显提高抗寒能力。

9.加维生素E,如果你去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增加维生素E。可以每天3次的分别口服E胶丸100毫克/次。如果已长冻疮,可用20%维生素E软膏涂擦患处,两星期为一疗程。使用维生素E后能使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增快,皮肤温度升高,对寒冷防御能力增强,故治疗冻疮疗效较佳。

10.按摩,两手合掌,反复搓摩,使其发热,然后左手紧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拉着右手紧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这样反复相互共摩擦15-20次。

11.预防,可在皮肤上涂些油脂,以减少皮肤的散热。

-----第7帧-----

【神奇穴位】
肾俞穴
------------
搓肾俞穴(第二腰椎旁5厘米,左右各一)。传统医学称“背为阳中之阳”。

方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肾俞穴用力向下搓到尾骨,然后再退回到两臂后屈尽处,此为一次,共用力搓50~100次。

搓肾俞穴有培育元气、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壮筋骨、止痛散风的作用。对防治功能性腰痛特别是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对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第8帧-----

【中医养生】
冬季预防感冒三步曲
------------
△遇冷做体式呼吸
外出活动时,有时因天气突然变化,所穿衣服不足以御寒,这时不能把身子往一块紧缩,因为越紧缩寒气越易侵入,而应立刻做体式呼吸,方法是将两手抬至腹前,做深呼吸,吸气时意想四肢吸气,并将两手臂略向外扩张,这样就可以增强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

△身冷搓后颈
如果冷气已侵入肌体,感到全身发冷,就用手掌使劲搓后头发际,每手搓100下,一般就可出汗了,出了汗就可避免感冒。

△感冒擦葱、姜、盐
如果已经有了感冒感觉,如唾液黏、浑身不自在,那就在当天晚上临睡前,将葱白、生姜各20克,盐面3克,捣烂,用纱布包好顺序擦前胸、后背、手心、肋窝、肘窝、脚心等六部位,然后盖被睡觉,夜间略出点汗第二天早起就会好的。但两天内要注意防寒,以免反复。

-----第9帧-----

【两性健康】
应如何找回性爱激情
------------
尝试不同体位,不断改进舒适度。男上女下、女下男上,你还在重复着这些死板的性爱体位吗?快换个方式吧!你们可以利用枕头、床头变换出任何你们想要的体位,只要觉得舒服,能获得快感和刺激,就完全可行。两人要经常交流不同体位的感受,以便找到更新鲜合适的方式。

幻想摆脱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如果没有性欲,不如闭上眼睛幻想一下。你可以想象某位女明星宽衣解带,也可以想象不同的性爱场景。性幻想堪比“伟哥”,很快能让男女都进入状态。幻想能让你感觉身在天堂,周围有你想要的一切。夫妻还可以相互配合,边幻想边行动,“演出”一场激情电影。

学会抑制分心、用心感受。性爱前,让自己彻底放松,不要看紧张的球赛,也不要玩激烈的电子游戏;性爱时,锁上门、关掉电视,把可能让自己分心的因素减少的最小。全心全意地投入性爱当中去,用心感受每寸肌肤的变化,爱抚对方每个敏感的地方,快感很快就能到来。

不妨“色”一些,多借助外界刺激。杂志、碟片,互联网色情,都可以刺激你的性欲望。但要记住,要避开孩子,不要造成尴尬。

使用器具,感觉振动带来的快乐。有时,振动器会对性生活很有用。当然,不要让男人感觉他没有用,让他帮忙拿着振动器,为女人做些什么,他也会性趣十足。

别把高潮当成唯一目标。如果你们两人只是想达到性高潮,那可能很难获得乐趣。不要把性高潮当成唯一的目标。要享受性爱中的感觉、香味、前戏、抚摸和言语。有人说“性爱是一段旅程,不是个目的地”,这句话非常正确。

夫妻多谈谈性,不要总是沉默。无论在性爱前后还是性爱当中,都应该多交谈,让对方知道怎样做可以让你更有快感,这样比沉默的性爱要美好得多。在性爱当中,试着大声叫出伴侣的名字,这样会让对方更加情欲高涨。

-----第10帧-----

【老年保健】
老年人冬季养生保健
----------
△重视饮食调理
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之说。因此,老年人的日常膳食要注意温补肾阳,多吃些瘦肉、禽蛋、鱼类、豆类等含高蛋白质的食品;多食用牛、羊、狗肉等温热食物和含多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以防皮肤干燥,并可滋润脏器,增进食欲,驱寒保暖。

△讲究心理卫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忧伤、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刺激,保持乐观情绪,豁达开朗,精神愉快。

△改善居室环境
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干燥、污浊,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的同时,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调节,天气晴朗时要打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进行体育锻炼
冬季不可整天呆在室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锻炼的项目、强度可因人而异,合理选择,循序渐进,尽量多进行一些全身性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做操等。

△注意保暖
由于老年人的主要脏器老化,功能减弱,适应性差,故当寒潮袭来时,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增高,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心衰。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哮喘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冬季老年人的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第11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第12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