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手机报7.6健康

-----第1帧-----

伴随着连日来的持续高温,明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小暑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的盛夏时节,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本期看点】
★小暑三伏天防腹泻
★小暑如何预防疾病
★预防痱子要勤洗澡
★盛夏保养切莫疏忽

-----第2帧-----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农历甲午年五月廿一

【明日天气】
城区:雷阵雨转多云
30℃~20℃ 东南风微风
宣化:雷阵雨转多云
30℃~19℃ 东南风微风
万全:雷阵雨转多云
30℃~20℃ 东南风微风
怀安:雷阵雨转多云
30℃~19℃ 东南风微风
阳原:多云
31℃~19℃ 东南风微风
蔚县:多云
30℃~19℃ 东南风微风
涿鹿:雷阵雨转多云
31℃~21℃ 东南风微风
怀来:雷阵雨转多云
31℃~20℃ 东南风微风
赤城:雷阵雨转多云
29℃~16℃ 东南风微风
崇礼:雷阵雨转多云
27℃~14℃ 东南风微风
沽源:雷阵雨转多云
27℃~15℃ 西南风3-4级
康保:多云
28℃~15℃ 西南风3-4级
张北:雷阵雨转多云
27℃~16℃ 西南风3-4级
尚义:多云
27℃~15℃ 西南风3-4级

※张家口手机报移动用户订阅方式:发送短信“hbzjk”到106580009,资费3元/月。

-----第3帧-----

-----第4帧-----

【职场健康】
小暑三伏天防腹泻
------------
小暑时开始进入三伏天,暑热外蒸,许多人贪凉饮冷过之,引起各种胃肠疾病,民间称之为“伏天泻”,实为肠道传染病的总称。对此,绝不可等闲视之。

为何会出现伏天腹泻呢?原因有四:

一是三伏天气湿热,恰恰是细菌、病毒的有利繁殖时机。

二是苍蝇、老鼠、蟑螂等污染了食物。

三是喝生水,吃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蔬菜,食品保存不当或腐败变质,这就为细菌、病毒传入人体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是伏天饮水多,容易冲淡胃酸,降低了胃液的杀菌能力。

因此,三伏天更应严格把好饮食卫生关,尽量不吃或少吃冷饮冷食,不吃任何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第5帧-----

【非常提示】
小暑如何预防疾病
------------
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们很容易心情烦躁,疲倦乏力。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那么,在炎热的小暑节气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中,人们最应警惕的便是心力衰竭。据有关专家介绍说,心衰通常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所以说,进入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养“心”。

要想预防心力衰竭,平时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

在炎热的伏天,最易发生的季节病就是中暑。中暑主要是因为气温高,而环境通风差,使体热不能及时向外发散造成的。此时外出,应调整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外出。并且要保证睡眠的充足,并利用午睡时间,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对于冷饮不可多吃。

另外,此节气中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是不好的。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总的来说,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了,而阴气也在这时候开始生长,所以不能过于贪凉,而应当适当使身体排汗降温,这样还能排出体内的一些毒素,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温馨提示,小暑节气的多雨、高温,会使得本身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所以在这一时节,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以清淡为主。

-----第6帧-----

【健康生活】
预防痱子要勤洗澡
-------------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为白痱、红痱和脓痱3种。多长在人的脖子、胸背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

中医认为痱子是由于盛夏时节,热盛汗出,以冷水洗浴,毛孔骤闭热气都于皮腠之间亦生此病。痱子初起时是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出现成群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常成批发生,在天气转凉后数天内就会很快消退。

预防--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平时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第7帧-----

【养生保健】
长时间吹空调易感冒
------------
“还是有空调的地方舒服。”这是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的原因,空调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夏季的依赖。自然风更健康。出汗本身就是一种排毒,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一种方式,人们如果上班空调、下班空调、坐车空调,出汗排毒的机会就少。因此她主张,不要太过于依赖空调。

开空调要注意温度不要太低,由于人体热时毛孔张开,一进入到温度太低的空调房,身体不能及时适应低温,导致受凉感冒,正常室温应以26℃为宜。要不时地开窗通风,不要整晚开空调。晚间睡下时注意盖好腹部,以免受凉导致腹痛、拉肚子。

-----第8帧-----

【中医养生】
盛夏保养切莫疏忽
------------
△慎起居
夏季人体的心火旺,肺气衰,且太阳升得早,应晚睡早起;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中午最好不要外出;为了补充夜间的睡眠不足,应适当午睡。由于夏天暑热外蒸,人体皮肤的毛孔开放,出汗较多,最易感受风寒的侵袭,因此不可在露天、凉台或树下睡觉,以防因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病。

△防中暑
人体因夏天天气潮湿闷热,皮肤毛孔若宣泄不畅,会使身体出现散热困难,如果热量积蓄过多过久,就会引起中暑。因此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期工作,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可帮助散热;也要避免久处空调房,使汗出不畅,阳郁于内,寒闭于外,如此不仅夏天易感冒,秋天还会变生它病。要勤洗澡,勤换衣。热水洗澡祛暑除湿的效果要比冷水更好。

△养津液
按中医的理论,盛夏最易“大汗伤津”,伤津之后,由于“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衰。因此夏季要多饮水,出汗多时要饮淡盐水。另外,夏天可用中药五味子掏碎煎服代茶饮用,治“气虚不敛,口渴多汗”。

△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夏天是治疗秋冬病症的有效时机。一些因阳气虚弱而在秋冬季节发作的疾病,如慢性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可在伏天用中药贴敷,或用艾灸温壮阳气,以达到驱除疾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调饮食
夏季因胃纳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瓜果、豆制品等,也可适当吃一些粗粮,以补充维生素B。夏季胃肠虚弱,消化功能减低,粥类食物炖煮糜烂,易于消化,同时,熬粥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加入各种佐料,使其更能发挥中医的药性作用而达到对人体养生的效果。

-----第9帧-----

【两性生活】
怎样的性生活最完美
------------
性爱是件神秘的事,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近日,《印度时报》刊文揭示了关于性爱的事实,以消除误解,帮人们了解性爱真相。

性爱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为什么很多男性想持续整个晚上?因为他们相信,那能给女性带来更多快感。事实上,女性获得快感并不完全取决于时间长短,男性对力度和技巧的掌握,比时间更重要。

对女性而言,感受不到性高潮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大多数女性需要直接刺激其阴蒂才能感受到高潮。性爱时,如果不能对阴蒂给予足够的刺激,一些女性会难以获得性快感。

阴茎的大小对女性能否达到性高潮影响并不大。对多数女性而言,阴茎的大小并不影响性爱质量,因为多数女性性快感的关键不是来自单纯的性行为。对男性而言,无论其阴茎是大还是小,他都能从中获得高潮。(生命时报)

-----第10帧-----

【老年保健】
夏季老人避暑四个关键词
------------
△运动:
适度锻炼、间隔半小时再洗澡

中老年人夏季运动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的时间进行,场地可选择公园、湖边或树下阴凉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或八段锦都可以,适度活动四肢关节保持气血运行的畅通。”

△饮食:
瓜类蔬菜,可煲汤又可做菜

“夏季人体出汗多,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也比较薄弱,饮食方面宜进食清淡、易消化、水分多的蔬菜和水果,汤水则是每天不可少的。”专家提醒说,夏季还可适当吃些“辛味”食物,如姜、葱、芫茜、蒜、豆酱等,以升提阳气。

△作息:
晚睡早起、午睡很重要

专家表示,夏天夜晚炎热,天亮时间较早,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早些起床。另外,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补水:
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

中老年人夏季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些水,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夏季除正常三餐饮食外,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以少量多饮为主,不能等到口渴才想起饮水。”

-----第11帧-----

★手机报线上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张家口手机报
腾讯QQ群:238858195



感谢您阅读《张家口手机报》,祝您健康快乐!

★阅读后请及时删除,以免影响您接收彩信。
============
责任编辑:侯志勇

-----第12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