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须知

(/10)

2013-03-21 16:32:40 人关注

圪渣饼传人程振军亲手制作的圪渣饼

圪渣饼

耿俊

简介:就职张家口日报社视觉中心,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是工作也是生活,怀着对张家口历史的追忆、文化的敬仰和自然生态的热爱,将镜头对准我市各行各业、人文历史、时代变迁,将看到的风景留存。

  阳原县揣骨疃镇制作的糕点“圪渣饼”,已有近五百年历史,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圪渣饼的起源年限没有确切史书记载,但在清朝咸丰年间,已是闻名遐尔、脍炙人口。

  据揣骨疃镇圪渣饼传人程振军介绍,圪渣饼制作工艺皆师徒传承。制作圪渣饼的传统工具是:生铁炉、大案、走捶、擀面棒、木锤,和面大锅等。现在除生铁炉改为现代电烤箱外,其余仍用原始工具。制作圪渣饼选料精良、工艺考究、火候适中,其配料比例有:上等面粉、绵白糖、胡麻油、当地地下水等。制作时,先用面粉、糖、油擦成酥,再以大部分面粉加水和面揉成面团,然后将面团擀薄抹上酥,反复擀制成形,最后放在吊炉的鏊子里烤制(今用烤箱)而成。其配料、和面、看炉是圪渣饼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没有多年的经验是不能制作成功的。

  制作成功的圪渣饼直径为10厘米、厚0.2厘米左右,每张25层,呈半透明圆形状,色泽金黄,有油脂性光彩,入口后有酥、脆、香、甜之感,别有风味,可口异常。阳原人称“锅巴”为“圪渣”,又因此饼如锅巴薄,似锅巴脆,故取名圪渣饼。

  圪渣饼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手工制作,不能批量生产,加之利润低,许多师傅改行。因此,圪渣饼工艺面临失传。

耿俊 摄影\文字(版权作品,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