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标点符号”
宣化第四中学 初二一班 蔡昀溢 指导教师:高丽华
刚上小学不久,我们就和标点符号打上了交道,什么“、”“。”“?”“……”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是社会的变化,人们脑中思想的变化,我发现,标点符号也在变化着,陌生地变化着。
先来说说感叹号“!”吧!
走在大街上,发现到处都是“!”的影子,比如说,商店门口的宣传牌上,小贩摊前的黑板上,“!”独具一格,蓦地,一块广告牌映入我的眼帘,惨白的底色上用红笔写了五个大字:“挥泪大甩卖”,后面紧接着三个斗大的“!”。我想起,小学老师曾说过,“!”是表示强烈感叹的。那,这么大的“!”,又用了三个,可想而知减价的程度了,我怀着好奇心看了下价格:70元。再看衣服,我愕然了,这件衣服妈妈也买过,一模一样的,不是才卖58元吗?
感叹号,你怎么成了奸商的“同案犯”了呢?
再来说说问号“?”吧!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老师都会鼓励你多问问题,这样会帮助你丰富知识。然而,出了校门,进入社会,你会猛地发觉,“?”原来不那么受欢迎。
一个穿着朴素,甚至可以用“寒酸”二字来形容的老太太正在某家商店里寻问洗发露的价格,“同志,这个多少钱一瓶?”正说着,一位浓妆艳抹,涂着很浓眼影的售货员冷冷地走过来,从上到下打量了老太太一番,然后问:“要哪种?”“这……”老太太显然不知道货架上一排排包装精美的都是洗发露,迟疑半晌,问:“同志,洗发露多少钱一瓶?”售货员不耐烦了,随手拿下一瓶:“四十。”“啊?四十?太贵了!”“贵?你以为这是什么?这是‘诗芬’!”“那……”老太太还想问,“有没有那种装在红塑料瓶的?”“就是那种……”老太太继续问,售货员却将‘诗芬’从柜台上重新放回货架上,冷冷地说:“土老帽,问个没完!”径直走了。
问号,你怎么成了受气的导火索了呢?
寻找“生活中的标点符号”,寻找不一样的“社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