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杂记
高三十班 胡翔宇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题记
五月渔郎相忆否
故乡遥,何处去?五月渔郎相依否,小楫轻舟,又是否能载动许多愁?
前日忽忆起在故乡教幼弟的情景,一字一顿,清脆洪亮。诗很简单,很熟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记得这首诗是祖父教我的,我模仿祖父的抑扬教他,只觉得一阵轻松。这本应由父母完成的启蒙,因父母的奔波而由我代劳了。幼弟跟着我,在影壁下,在校墙边,似有似无的背诵。看着山后的云,似无心似有心的遮住欲落的残阳。
这首诗,也许已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吧!可孩童懵懂地背着,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是心酸?还是苦楚?
在祖父教我时,我很轻松地背下来,而今却沉重地吟不出。渔郎问我归期,我只能在句末画一个问号,何当共剪西窗?归期,也许就如巴山夜雨的潦水,何时退去,无法料想。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心欲往而身难去。又是一年中秋时,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故园亲友,定是欢聚一堂,而我在外,如孤魂野鬼。无缘登高怀远,欲寄情思于鸿雁。鸿雁高飞,未曾会还,带走我的思念。江水长,秋草黄,歌声远,琴声颤。故乡,远在天边,却又近在眼前。
残阳如血,刺痛我的眼睛,总是在梦里夕阳下,我走在回乡路上,可惜这只能在梦中?任露水打湿再记忆上,记忆微凉;任离愁在西风中摇荡,西风透骨,直刺心底。
夜来幽梦忽还乡
夜深,无端惊梦,恍若隔世。
夜来幽梦忽还乡,梦回故乡的学堂。倚门而望,厚重的铁门阻挡我的视线。透过两门的间隙,只见绿色的信箱上落满了灰尘,残缺一角的台阶旁长满青草。风吹过,树木摇曳婆娑,树叶发出熟悉的声响,似学子欢笑,又似无言的离殇。
夜来幽梦忽还乡,梦回故乡斑驳的影壁。那影壁曾承载幼时几多幻想。渔舟,青山,老渔人,在此聚散无常;金城,瀚海,弯刀,在此轮回变换。它们幻化为一个个五彩泡沫,无端出现又转瞬即逝。在梦里,影壁前,恍恍惚惚,一如隔世。
其实恍如隔世的,有岂是一面影壁?抬头望天,能否看到幼时沉默高远的天空?俯身细察,又能否认请过往的足迹?流光岁月把人抛,梦醒不觉流年已偷换。还乡难,到找回曾经的自己,难上加难。
不信东风唤不回
谁家玉笛暗飞声?惊起杜鹃夜哀鸣。子规夜半尤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何人不起故园情?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长?乡情的路究竟有多长?我想知道,可谁又能回答?也许答案在风中,可我听不到。
喜欢这样一个传说,万事万物都有溯本归流的倾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随高千丈,落叶但归根。喜欢幼时在屋外,祖父点起祖传的香炉后,点一支烟给我讲些光怪陆离的传说。看着烟气消散,氤氲于天地之间,向往烟雾归去的地方,定是自由的所在。
一次祖父没有点烟,反而双手紧握在一起,目视远方,给我讲起了望乡台的传说。在阴森可怖的阴司有个望乡台,让人在轮回之前望望阳世的亲友,好在奈何桥边了却前世牵挂,安心喝了孟婆汤上路。我没有看祖父的眼睛,只知道那天是曾祖母的祭日。曾祖母在生前一直等祖父回来,却最终没有等到。
不信东风唤不回,离人走的再远,脚印总留在故园,无法抹去;即使潮水退去,沙滩上总留下点点痕迹;经历了千世轮回,故地重游,怎会没有亲切之感?顺着东风的呼唤,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又怎是难事?
窗外,不觉已是晨光熹微。
故园东望路漫漫,两袖龙钟泪不干。
——尾声
胡翔宇 男 130705199504300614 指导教师:郭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