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是:作文大赛 > 优秀作文回顾 > 高中组

高中组

中国教育还应从“思想”抓起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9日选手:祝粒畛 四川乐山沫若中学高2011级3班
(无评论)
0人评论

昨晚,看了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特别节目,文强专栏。原重庆省司法局局长文强在其任职期间滥用权力,到处拉帮结派勾结黑势力,干出贬卖毒品、敲诈勒索、强迫妇女卖淫等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件,在整个重庆市为虎作伥,迫害老百姓。其犯下的罪恶让人看了感到匪夷所思、瞋目结舌。不知给重庆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其罪行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甚至不敢想象这几年来,重庆人民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然而,当你仔细看看文强,你才会发现。文强还是原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生。在那个年代若能考上如此的国家级重点大学绝对应该属于一等一的“人才”了。若把时光倒退推几十年,不难想象那时的文强也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是个“热血澎湃、意气风发”的小青年。整日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冥思苦想。偶尔也和同学、朋友一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他已成为“人民共讨之,天下共侏之”的对象了。这不禁要让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个高文化、高素质的人,竟也干出这等天理不容的事情,一个接受了国家一流教育的人却也无法抵御权力、金钱、美女的诱惑成为一个无恶不做,无法不违,丧尽天良的小人?”
从文强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上不应该只是从单纯的书本知识来教化学生,更应从学生的“思想”层次抓起,“思想”包括了“处世的态度、责任的理念、做人的根本。”教会学生这些,我想这才是一个教育本质上所因具有的责任。而现在,我们国内所有的大学仍是只按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来困缚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这就使得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仅仅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硬生生地按进学生的头脑,给学生贯输的理念就是“高考改变命运,社会不同情弱者”,而学生每天就得死学、硬背;再学、再背来考出优秀的分数,从而走进每个人梦想中的“大学殿堂”。这就让中国学生在学习的黄金年龄没有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了对人性的思考。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刚进高中的第一天,老师教授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都是十六、七岁的人了,是该去为前途奋斗的时候了,你们以前那些什么想当科学家、哲学家、伟人等理想都已不大现实了,还是实事求是,努力学习,三年后考个好大学,让自己跳离农门,将来生活的更好吧”。我不知道文强当年是否也听过和我同样的话,才让立下如此“宏伟的志向”从而发奋读书,完成了老师给他的教诲。
我对应试教育一直有个疑问,在这里不访说一说。我们国家自毛主席领导打江山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坚持的是“共产主义”路线。共产主义,顾名思义,是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创造。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在目前这种高考制度下,每个中学就一味地追求“高考升学率”基本上国内所有中学都在各个年级的学生中分有了“火箭班、实验班和普通班”目的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扩大了走进北大、清华的人数。但这种方式不明摆着的是要让成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更为严重”从而达到了上级下达的目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但这,是不是与我们国家坚持的路线有点发生违背呢?那么,这样的教育又能真正教育出多少“爱党、爱人民”的人才呢?
罪恶深重的文强已深深地向人民低下了头,但我不知道,在每年几百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会不会还有一个,二个甚至多个“类文强”的出现。我也不知道,中国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什么时候能结束。我只想说,教育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是关心到国家未来兴衰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教育应该从一个“热爱该民族”的思想做起,只有每个人拥有了“热爱自己祖国、社会、人民的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栋梁之才。那么,改变这一切的人,那又会是谁呢

评论

  • 暂无评论内容
  • 发表评论

    姓名:

    性别:

    来自:

    评分:

    内容:

     

    相关信息

    大赛介绍|活动流程|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2013 梦想杯 张家口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 冀ICP备13000906号-1

    主办单位:张家口市教育局 共青团张家口市委 张家口日报社

    承办单位:张家口日报社